加減三氣飲

JIA JIAN SAN Q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腎經 21%
脾經 20%
心經 17%
肺經 10%
膀胱經 1%
胃經 1%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三氣飲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血活血: 當歸為補血活血要藥,能改善氣血不足,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氣血虛弱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有改善作用。加減三氣飲中常加入當歸,旨在補益氣血,促進三氣調和。
  2. 調和藥性: 加減三氣飲中其他藥物可能偏於寒涼或溫燥,加入當歸能起到調和藥性,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及療效。

加減三氣飲中包含枸杞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效。加減三氣飲主治肺腎陰虛,症見燥咳、盜汗、虛熱、腰膝酸軟等,枸杞子能滋補肝腎陰虛,改善症狀。
  2. 緩解藥性寒涼:加減三氣飲中包含一些寒涼藥物,如麥冬、沙參等,枸杞子性甘平,加入方中可以緩解藥性寒涼,避免傷及脾胃。

總而言之,枸杞子在加減三氣飲中發揮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以及緩解藥性寒涼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陰虛症狀,使藥效更平和。

加減三氣飲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本: 杜仲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加減三氣飲常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胎動不安等症狀,杜仲的補腎作用能加強藥效,穩定胎兒。
  2. 降壓安神: 杜仲還具有降血壓、安神的作用。加減三氣飲常用於治療肝陽上亢、心煩易怒等症狀,杜仲能輔助降壓安神,緩解患者不適。

總之,杜仲的補腎固本、降壓安神等功效,與加減三氣飲的治療目的相契合,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之一。

「加減三氣飲」中包含「熟地黃」的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歸腎、肝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方中加入熟地黃,可補腎陰、益精血,改善因腎陰虛導致的頭暈目眩、腰膝痠軟、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2. 配伍協調: 加減三氣飲以三氣分層論治,針對不同氣虛證型進行加減。熟地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補益效果,同時也能滋陰降火,避免單純補腎陽而致上火或燥熱。

「加減三氣飲」方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健脾: 木瓜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消食積、健脾胃之功效。三氣飲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食積不化之證,而木瓜的消食健脾作用能增強方劑的療效,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2. 補氣潤肺: 木瓜亦具補氣潤肺的功效,能緩解脾胃氣虛所致的氣短乏力、咳嗽等症狀。三氣飲中常加入補氣藥材,如人參、黃芪等,而木瓜的補氣潤肺作用能協同這些藥材,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加減三氣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的相符。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該方劑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痰多咳嗽、水腫等症,而茯苓則可透過利水滲濕,消除水腫、改善痰多;健脾寧心,緩解心悸失眠。

此外,茯苓還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改善濕氣鬱結,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因此,茯苓的加入,可謂相得益彰,有助於提升「加減三氣飲」的治療效果。

加減三氣飲方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味苦甘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三氣飲主治氣鬱化火,肝脾不和之證,白芍可緩解肝鬱氣滯,疏肝理氣,並滋陰養血,協調肝脾功能。
  2. 調和藥性,減少寒涼之弊: 三氣飲以清熱瀉火為主,方中含有寒涼藥物,易傷脾胃。白芍性微寒,但其甘酸之性可調和藥性,防止過寒傷脾,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加減三氣飲」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陽化氣: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溫通經絡的功效。對於寒邪入體,陽氣不足,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肢體冰冷、腹痛泄瀉等症狀,肉桂可以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症狀。
  2. 溫腎助陽,固澀止遺: 肉桂入腎經,能溫腎助陽,固澀止遺。對於腎陽虛寒,導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狀,肉桂可以溫腎壯陽,固澀精氣,改善腎虛遺精的狀況。

總而言之,肉桂在「加減三氣飲」中起著溫陽散寒、助陽化氣、溫腎助陽、固澀止遺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加減三氣飲」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之效。方劑中以獨活配伍羌活、防風等藥物,共同發揮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症。
  2. 配合其他藥物: 獨活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與川芎、當歸配伍,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進一步緩解疼痛。

總之,獨活在「加減三氣飲」中,起著祛風濕止痛的重要作用,並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改善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病症。

加減三氣飲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白芷,可以幫助疏散風寒之邪,通利鼻竅,緩解鼻塞、頭疼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因風寒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肢體疼痛。
  2. 輔助解表,增強療效: 加減三氣飲以解表散寒為主,白芷的加入可以輔助解表,增強方劑的散寒止痛之效。同時,白芷還能起到引藥上行,使藥力直達鼻竅,提高療效的作用。

「加減三氣飲」方中加入附子,主要是為了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脾胃、止痛之功效。方中加入附子,旨在溫暖脾腎陽氣,驅散寒邪,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引起的脾胃虛寒、肢冷畏寒、腹痛等症狀。同時,附子也能溫通經絡,緩解因寒邪阻滯而引起的疼痛。

因此,附子在「加減三氣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溫陽散寒,提升機體的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減三氣飲」

加減三氣飲,是中醫臨牀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補氣益血的功效。主治風、寒、濕三種邪氣引起的痹證(關節疼痛),日積月累,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正氣和氣血漸漸消耗,形成虛實夾雜的證候。

加減三氣飲組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枸杞子: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加減三氣飲方證:

  • 症狀: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畏寒怕冷,肢體麻木,脈浮緊。
  • 舌苔:薄白或白膩。
  • 脈象:浮緊或沉遲。

加減三氣飲用法:

  • 口服,水煎服,每日 1 劑,分 2 次服用。

加減三氣飲注意事項:

  • 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服用加減三氣飲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用加減三氣飲期間,不宜大量飲酒。
  • 服用加減三氣飲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加減三氣飲的功效與作用:

  • 溫經散寒:加減三氣飲中的肉桂、附子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以溫暖經絡,驅除寒邪,緩解關節疼痛。
  • 祛風除濕:加減三氣飲中的獨活、白芷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祛除風寒濕邪,緩解關節腫脹、僵硬。
  • 活血通絡:加減三氣飲中的當歸、白芍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緩解關節疼痛。
  • 補氣益血:加減三氣飲中的熟地黃、枸杞子具有補氣益血的功效,可以補益氣血,增強正氣,增強抗病能力。

總結:

加減三氣飲是一種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補氣益血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三種邪氣引起的痹證,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身5錢(炒),枸杞2錢(炒),杜仲2錢(炒),熟地3錢,木瓜3錢,茯苓1錢,白芍1錢(酒炒),肉桂1錢,獨活1錢,白芷1錢,炙草1錢,附片1錢。
生薑3片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活血作用,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全身酸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三氣飲, 出處:《醫門八法》卷三。 組成:當歸身5錢(炒),枸杞2錢(炒),杜仲2錢(炒),熟地3錢,木瓜3錢,茯苓1錢,白芍1錢(酒炒),肉桂1錢,獨活1錢,白芷1錢,炙草1錢,附片1錢。 主治:風寒濕痹身痛,日久失治,氣血消耗,虛實相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