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中和氣救逆湯

WEN ZHONG HE QI JIU N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19%
腎經 13%
肺經 13%
肝經 12%
心經 10%
大腸經 1%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使用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而導致的胃寒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生薑可溫暖胃腸,驅散寒氣,緩解不適。
  2. 解毒止痛,助藥力:生薑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止痛作用,可輔助其他藥材,增強藥效。在溫中和氣救逆湯中,生薑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更好地發揮其救逆止嘔、溫中和氣的功效。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嘔逆:吳茱萸性溫,味辛,入肝、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逆,對於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呃逆、腹痛、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理氣止痛,和胃降逆:吳茱萸還具有理氣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能疏肝理氣,解除胃部氣滯,緩解疼痛,並能降逆止嘔。

因此,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吳茱萸,可以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和胃降逆,有效治療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肉桂味辛甘,性熱,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對於寒邪犯胃、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嘔吐、腹痛、面色蒼白等症狀,肉桂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起到緩解救逆的作用。
  2. 引藥入脾:肉桂性燥,能引藥入脾,有助於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溫中和氣的作用。同時,肉桂還能通陽化氣,促進氣血流通,進一步加強救逆的效果。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可溫暖脾胃,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嘔吐、腹痛、腹脹等症狀。
  2. 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紫蘇葉能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對於寒邪客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紫蘇葉,可以起到溫中和氣、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綜合作用,對於寒邪入侵、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腹痛、咳嗽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溫中和胃: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溫中和胃之功效。救逆湯主治中氣虛寒,寒邪客胃,嘔吐、腹痛、脘腹冷痛等症狀,白朮可補益脾胃之氣,溫暖中焦,改善脾胃功能,從而緩解嘔吐、腹痛等症狀。
  2. 燥濕化痰: 白朮亦具燥濕化痰之效。寒邪客胃,常伴隨痰濕內阻,白朮可燥濕化痰,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溫中和氣、化痰止嘔的效果。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嘔逆:高良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逆的作用。對於寒邪犯胃、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高良薑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達到止嘔逆的效果。
  2. 調和氣機,助藥力:高良薑入脾胃經,能調和氣機,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溫中和氣救逆湯以溫中和氣、救逆止嘔為目的,高良薑的加入能促進藥物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作用,增強方劑整體療效。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寒凝氣滯,和中止痛: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功效。此方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寒嘔逆,白芍可緩解寒凝之邪,使氣機舒暢,並止痛止瀉,配合其他藥物溫中和氣,協同作用,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
  2. 滋陰養血,緩解肝氣鬱結: 白芍能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對於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胃部不適、嘔吐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同時,白芍還能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起到滋陰養血、和中止痛的效果。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砂仁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導致嘔吐、腹痛、腹脹等症狀,砂仁可以起到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作用。
  2. 助藥力,增強療效:砂仁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在溫中和氣救逆湯中,砂仁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發揮藥物治療作用,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回陽救逆: 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對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胃寒嘔逆、脘腹冷痛等症,乾薑可溫中散寒,驅散寒邪,恢復陽氣,緩解嘔吐、腹痛等症狀。
  2. 和胃降逆,止嘔止瀉: 乾薑還能和胃降逆,止嘔止瀉。對於脾胃虛寒,氣機逆亂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乾薑可溫暖脾胃,調和氣機,達到止嘔止瀉的目的。

綜上,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乾薑,旨在通過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和胃降逆等作用,達到治療寒邪客於中焦,導致的嘔逆、腹痛、腹瀉等症狀。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化氣止痛: 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溫腎壯陽之功效。對於寒邪客胃,導致胃氣上逆、嘔吐腹痛的症狀,丁香可以溫中散寒,化解寒氣,使氣機順暢,從而止痛止嘔。

2. 芳香闢穢,醒脾開胃: 丁香氣味芳香,具有醒脾開胃、化濁止瀉之功效。對於胃氣虛弱,消化不良,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丁香可以醒脾開胃,促進消化,改善食慾。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和胃,消食化積: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和胃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胃氣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木瓜能溫中散寒、和胃止痛,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2. 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木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氣滯血瘀。對於寒凝氣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胸悶氣短、心腹疼痛等症狀,木瓜能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改善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木瓜,能有效地溫中和胃、理氣止痛,改善寒邪客胃、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不適,提高治療效果。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降逆:半夏味辛、性微溫,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半夏,可幫助緩解因寒邪內阻、脾胃不和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呃逆等症狀,起到和胃降逆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半夏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生薑、附子等協同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例如,半夏與生薑配合,可以增強降逆止嘔的效果;與附子配合,則可增強溫中散寒的作用。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基於其溫陽救逆、回陽固脫的功效。

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腎、散寒止痛的功效。在救逆湯中,附子與乾薑、肉桂等藥材共同作用,溫補心陽,回陽救逆,可用於治療陽氣虛衰、寒邪內侵所致的亡陽證,如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

此外,附子亦可溫脾腎之陽,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從而達到溫中和氣的目的。

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溫中和氣救逆湯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調節藥性,避免藥物互相衝突,使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發揮治療效果。
  2. 緩解副作用: 甘草能緩解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某些藥材可能導致胃腸不適,甘草可以保護胃腸黏膜,減輕不適。此外,甘草還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減輕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毒性。

主治功效


溫中和氣救逆湯

組成

甘草、生薑、中藥白芍、白朮、半夏、丁香、附子、乾薑、中藥的傳統代功效、木瓜、肉桂、砂仁、吳茱萸、紫蘇葉。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至紅棕色粉末,味辛微苦,氣香。

功能主治

溫中和氣,益氣健脾,止嘔止瀉。主治瘟疫霍亂,劇烈嘔吐腹瀉,四肢冰涼、逆冷,冷汗直流,舌苔白而不渴,渴了就喝熱水,喝幾口就不渴了,臉色蒼白,腹痛絞痛,脈搏細弱沉伏,或散亂,或伏匿。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禁忌

孕婦、陰虛火旺者禁用。

藥理作用

  1. 抗菌作用:本品對多種細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
  2. 止瀉作用:本品能抑制胃腸蠕動,減少腸液分泌,從而起到止瀉作用。
  3. 止嘔作用:本品能抑制嘔吐中樞,減少嘔吐次數。
  4. 溫中散寒作用:本品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從而起到溫中和氣的作用。

臨牀應用

本品主要用於治療瘟疫霍亂,劇烈嘔吐腹瀉,四肢冰涼、逆冷,冷汗直流,舌苔白而不渴,渴了就喝熱水,喝幾口就不渴了,臉色蒼白,腹痛絞痛,脈搏細弱沉伏,或散亂,或伏匿。

注意事項

  1. 本品不宜久服,以免傷陰。
  2. 服用本品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服用本品後,如有皮膚瘙癢、皮疹等過敏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溫中和氣救逆湯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溫中和氣,益氣健脾,止嘔止瀉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瘟疫霍亂,劇烈嘔吐腹瀉,四肢冰涼、逆冷,冷汗直流,舌苔白而不渴,渴了就喝熱水,喝幾口就不渴了,臉色蒼白,腹痛絞痛,脈搏細弱沉伏,或散亂,或伏匿。

傳統服藥法


生潞黨3兩(淡薑汁炒),泡吳萸8錢,嫩桂尖1兩2錢,紫蘇葉8錢,漂於朮2兩4錢(陳灶心土炒近黑勿枯),高良薑1兩2錢,杭白芍1兩6錢,西砂仁8錢,白乾薑1兩6錢(炒近黑),公丁香6錢,宣木瓜1兩6錢,法半夏1兩2錢,明附片3兩,炙甘草1兩2錢。
回陽救急,起死回生。
上選道地藥料,照制足戥,另用灶心土1斤打碎,將河水6大碗先煮半小時,澄清去滓,又取樟樹二層皮6兩,投入煮灶心土水中煎汁,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烘乾,瓷瓶收貯,勿泄氣。
大人每服3-4錢,開水送服,不愈再服;小兒1-2歲酌與之。如嘔吐太甚,百藥不能納者,速用陳藕節7枚,煎水1碗,再送吞此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辛散的性質,孕婦、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中含有附子,有毒,用量不宜過大。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口苦、咽喉乾燥等症狀,可適當多喝水緩解。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霍亂心肌梗塞低血壓細菌性食物中毒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手腳冰冷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溫中和氣救逆湯, 出處:《夀世新編》卷上。 組成:生潞黨3兩(淡薑汁炒),泡吳萸8錢,嫩桂尖1兩2錢,紫蘇葉8錢,漂于朮2兩4錢(陳竈心土炒近黑勿枯),高良薑1兩2錢,杭白芍1兩6錢,西砂仁8錢,白乾薑1兩6錢(炒近黑),公丁香6錢,宣木瓜1兩6錢,法半夏1兩2錢,明附片3兩,炙甘草1兩2錢。 主治:回陽救急,起死回生。主治:時疫霍亂,大吐大瀉,四肢厥逆,冷汗直出,舌白不渴,渴則飲熱,數口而止,面唇(白光)白,腹痛轉筋,脈沉細,或散亂,或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