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榮湯

和榮湯

HE R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肝經 23%
心經 14%
肺經 14%
胃經 9%
腎經 9%
膀胱經 4%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和榮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活血之要藥,能補益心脾、養血調經,對於因血虛而導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和榮湯主治血虛證,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2. 潤燥通便:當歸性潤,能滋陰潤燥,對於腸燥便祕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和榮湯中其他藥物如生地、麥冬等也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與當歸合用,能更有效地潤腸通便,改善患者的腸道功能。

和榮湯是一款具備調和作用的中藥方劑,其中白芍作為主要成分之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白芍,性味甘、微酸,具有養血柔肝、緩和肌肉的功效。運用於和榮湯中,白芍能夠滋養陰血,緩解因血虧而引起的症狀,如心悸、失眠及情緒不穩等問題。此外,白芍還能夠配合其他中藥材,協助調和全方,增強整體療效。它的酸味特點有助於舒展肝氣,抵消一些藥材可能帶來的過度熱燥或剛烈之感,從而達到平衡的效果。透過這種協同作用,和榮湯能夠全方位地提升臟腑功能,改善身體狀況。綜觀來看,白芍在和榮湯中的運用,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療效,還展示了中醫藥理論中陰陽平衡的哲學思想。這使得和榮湯在臨牀應用中,特別適合於血虛或氣滯型的患者。

和榮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 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和榮湯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桂枝可溫陽散寒,緩解寒凝血瘀,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調和營衛: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之功,能促進氣血運行,使營衛之氣流通,有利於改善氣血循環,改善月經不調等症狀。

和榮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滋陰補血: 阿膠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渴的功效。和榮湯常用於治療血虛、血燥、津虧所致的口渴、脣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阿膠能滋養陰血,改善血虛症狀,緩解口渴、脣乾等問題。
  2. 止血安胎: 阿膠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便血等。對於懷孕期間的婦女,阿膠也有安胎的功效,能防止胎兒滑脫。

和榮湯中加入蓮房,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蓮房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利濕、止血生肌之效。和榮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導致的各種病症,例如濕疹、瘡瘍等,而蓮房可以有效地清熱利濕,使濕熱之邪得以宣洩,達到治療目的。
  2. 止血生肌:蓮房亦具有一定的止血生肌功效,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破損、出血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這與和榮湯所針對的病症相輔相成,能夠增強療效。

和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減輕副作用,使藥效更為和緩。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的功效,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因此,和榮湯中加入甘草,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和榮湯中包含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氣血: 大棗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和榮湯多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大棗的補益作用能增強藥效,起到扶正固本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大棗味甘,性平和,能調和藥性,緩解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和榮湯中可能含有其他性質偏燥的藥物,大棗的加入能起到中和作用,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負擔。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和榮湯》主治「胎動不安」,此症多因孕婦氣血不足、肝腎虧虛,或情志不調、勞累過度,導致衝任不固,胎元失養。古代醫家認為,胎孕賴氣血以養,肝腎以繫,若氣血虛弱、肝腎失調,則胎動不安,甚至滑胎。此方旨在調和氣血、補益肝腎,以安胎元。


組成與藥理邏輯分析

1. 補氣養血,固本安胎

  • 人參:大補元氣,助氣血生化,為安胎要藥。
  • 當歸白芍:養血和血,柔肝緩急,當歸兼能活血調經,配伍白芍則動靜相宜,避免過於溫燥。
  • 麥門冬天門冬:滋陰潤燥,清虛熱,防陰血耗傷。

2. 補肝腎,強腰膝

  • 杜仲:甘溫入腎,補肝腎、強筋骨,為安胎聖藥,尤擅治腎虛胎動。
  • 牛膝:引血下行,補肝腎,但傳統認為其性下行,恐礙胎氣,此方用量輕(1錢),或取其補腎之功,或配合他藥制約其性。
  • 黃柏:清下焦虛熱,防肝腎陰虛生熱擾胎。

3. 理氣調滯,降氣安沖

  • 烏藥沉香:辛散溫通,行氣止痛,疏解氣滯,防補藥壅滯;沉香兼能降氣,調和衝任之氣機。
  • 青鹽:鹹寒入腎,傳統用其引藥下行,兼清虛火,助黃柏瀉相火而固胎元。

治療原理綜論

此方以「和榮」(調和營血)為名,核心在於:

  1. 氣血雙補:通過人參、當歸、白芍等,補益氣血以養胎。
  2. 肝腎同調:杜仲、牛膝、二冬等補肝腎之陰,黃柏、青鹽清虛熱,標本兼顧。
  3. 氣機暢達:烏藥、沉香理氣降逆,使補而不滯,氣順則胎安。

全方補瀉兼施,既補氣血肝腎之虛,又調暢氣機、清瀉虛火,契合「胎動不安」因虛夾滯、因熱擾動的病機。然牛膝之用略有爭議,可能取其補益之性,或需臨證加減,配伍得當則無虞。

傳統服藥法


牛膝1錢,杜仲1錢,天門冬1錢,麥門冬1錢,黃柏1錢,人參1錢,烏藥8分,當歸8分,白芍8分,沈香8分,青鹽8分。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榮湯具有安胎的功效,但是孕婦在服用和榮湯之前,最好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貧血半身不遂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暈眩感冒多痰胎動不安

相同名稱方劑


和榮湯, 出處:《産科發蒙》卷二。 組成:當歸、芍藥、桂枝、阿膠、蓮房(炙黑)、甘草、大棗。 主治:胎動不安。

和榮湯,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人參2錢,當歸2錢,白朮2錢,生地2錢,天門冬2錢,麥門冬2錢,五味子2錢。 主治:氣血兩虛頭眩。

和榮湯,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牛膝1錢,杜仲1錢,天門冬1錢,麥門冬1錢,黃柏1錢,人參1錢,烏藥8分,當歸8分,白芍8分,沉香8分,青鹽8分。 主治:兩股上連腰胯疼痛。

和榮湯, 出處:《法律》卷三。 組成:白朮1錢半,川芎1錢半,南星1錢,半夏1錢,芍藥1錢,茯苓1錢,天麻1錢,川歸8分,生地黃8分,熟地黃8分,牛膝8分,酸棗仁8分,黃芩8分,橘紅8分,羌活6分,防風6分,官桂6分,紅花4分,甘草(炙)4分,黃柏3分。 主治:補血活血,健脾燥濕消痰,清熱疏風,開經絡,通腠理。主治:血虛血熱,挾痰挾火,經絡肌表之間,先已有其病根,後因感冒風寒,或過嗜陳酒膏粱而助痰火,或惱怒而逆肝氣,遂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頭目眩暈,痰火熾盛,筋骨時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