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散痛湯
HE XUE SAN T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綱目》卷十二引李東垣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是考量其 祛風濕 和 止痛 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 散寒解表、祛風濕、止痛 的作用。方中以羌活搭配其他藥材,能有效 疏通經絡,散寒止痛,適用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例如風寒濕痹、肩臂疼痛、腰腿痠痛等。
此外,羌活還可 活血化瘀,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能 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散瘀止痛的效果。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熱,止痛止癢: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痛止癢之效。對於由風熱所致的疼痛、瘙癢等症狀,升麻能有效清熱解毒,達到止痛止癢的效果。
- 升舉陽氣,通絡止痛: 升麻具有升舉陽氣、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的疼痛,升麻能促進氣血流通,疏通經絡,達到止痛的效果。
總之,升麻在和血散痛湯中的加入,是為了發揮其疏散風熱、止痛止癢和升舉陽氣、通絡止痛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和血散痛湯」方中加入「麻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原因:
一、宣肺通竅: 麻黃性溫,入肺經,具有宣肺通竅、散寒解表之效。此方用於治療瘀血阻絡、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而麻黃可宣通肺氣,暢達經絡,幫助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二、引藥入血: 麻黃能引藥入血,促進藥效發揮。和血散痛湯中多用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藥,麻黃的引導作用可使藥物更容易滲透到病竈部位,提高藥效。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方劑中,桃仁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同時,桃仁也能行氣止痛,疏通經絡,解除疼痛。
因此,和血散痛湯中加入桃仁,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的效果。
和血散痛湯中包含柴胡,主要考量其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
方中柴胡用於疏解肝鬱,肝鬱氣滯則血脈不通,易致疼痛。柴胡疏肝解鬱,可使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此外,柴胡亦能升陽舉陷,對於氣虛陷下導致的疼痛,柴胡可扶正祛邪,提升陽氣,使氣血運行正常,緩解疼痛症狀。
因此,柴胡在和血散痛湯中發揮着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止痛的效果。
和血散痛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因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狀。其中,紅花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療效。紅花,又名紅花掌,是一種擁有鮮豔花色的植物,主要成分為藏紅花精和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其藥理作用包括活血化瘀、解散血塊及消腫止痛,使其對於血瘀型疼痛患者尤為有效。
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從而有效解除因血液不暢所引起的疼痛。此外,紅花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品質。對於女性來說,紅花還具有調經的功效,能幫助緩解經痛及相關症狀。綜合以上原因,紅花的加入使和血散痛湯成為針對血瘀引發的疼痛問題的一個理想選擇,體現了中醫藥在治療方法上的獨特性和有效性。
和血散痛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和血散痛湯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補血養血: 當歸同時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後出現氣血虧虛、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等症狀,當歸的補血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祛風止痛: 防風性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作用。該方症屬寒邪客於經絡,痺痛拘急,防風可散寒止痛,緩解病症。
二、疏通經絡: 防風能疏散經絡,解除寒邪阻滯,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疼痛。同時,防風還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止痛效果。
總之,防風在和血散痛湯中發揮祛風止痛、疏通經絡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寒痺疼痛症狀。
「和血散痛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的作用。和其他藥材搭配,能使藥效更加協調,發揮最佳效果。
- 補脾益氣: 甘草能補脾益氣,增強人體的正氣,提高抵抗力。在散痛止痛的同時,也能幫助人體恢復元氣,避免藥物過度消耗體力。
甘草在「和血散痛湯」中起到重要的調節和輔助作用,使藥方更加安全有效。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除濕止痛: 獨活性溫,善於疏散風寒濕邪,並能止痛。方中因有風寒濕邪瘀阻經絡,導致疼痛,而獨活能有效驅散這些病邪,達到止痛的目的。
- 活血通絡: 獨活入肝經,能活血化瘀,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獨活在和血散痛湯中,既能祛風除濕止痛,又能活血通絡,有效解決因風寒濕邪瘀阻所致的疼痛問題。
和血散痛湯中包含豬苓,主要是因為其利水滲濕的功效。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因患者血瘀不通,疼痛難忍,同時也伴隨濕熱阻滯,導致水液代謝失常。豬苓利水滲濕,能將體內積聚的濕熱排出,改善水液代謝,從而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同時,豬苓還能輔助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黃柏味苦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瘀不通所致的疼痛,黃柏能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緩解疼痛。
- 抑制炎症,促進癒合: 黃柏中的黃柏素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損傷,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伴有炎症反應的疼痛,黃柏能有效控制炎症,加速康復。
總而言之,黃柏在和血散痛湯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抑制炎症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不通所致的疼痛。
「和血散痛湯」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 防己味苦寒,入膀胱經,擅長祛風濕止痛。該方主要針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防己可以疏通經絡,散瘀止痛,減輕疼痛。
- 利水消腫: 防己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體內積液排出,減輕腫脹。跌打損傷常常伴隨局部腫脹,防己的利水消腫作用,可以輔助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防己在「和血散痛湯」中起到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療效。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 知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方中因血熱瘀阻所致疼痛,知母可清熱涼血,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滋陰潤燥: 知母能滋陰潤燥,可以緩解血熱所致的燥熱症狀,例如口渴、便祕等。同時,知母還可促進血液生成,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總而言之,知母在和血散痛湯中發揮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熱瘀阻所致的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和血散痛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因熱毒蘊結而引發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和血散痛湯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而外傷往往伴隨著熱毒,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涼血止血: 黃連同時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抑制熱毒引起的出血。和血散痛湯在治療跌打損傷時,常伴隨著瘀血、出血,而黃連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血散痛湯」組成多種藥材,各有不同藥效,主治十個手指,一個手指疼了,其它手指也跟著疼,疼痛後又腫脹,骨頭裡疼痛,膝蓋疼痛,左膝疼痛了右膝也疼痛,發作時多的時候5天,少的時候3天,白天疼痛較輕,晚上疼痛加重,疼痛時感覺發熱,行走時疼痛減輕,腫脹卻加重。使用中藥方劑時應諮詢合格的中醫師,切勿自行使用。
- 麻黃:性辛溫,具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羌活身1錢半,升麻1錢半,麻黃(去節)1錢半,桃仁10個,柴胡2錢,紅花1分,歸身1分,防風1錢,甘草(炙)2分,獨活5分,豬苓5分,黃柏1錢,防己6分,知母(酒)1錢,黃連(酒)6分。和血止痛。
上(口父)咀。分作4服,每服水1大盞,煎至一半,去滓,空心熱服。
(《證治寶鑒》卷十二);方中黃連用量原缺,據《赤水玄珠》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血散痛湯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和血散痛湯, 出處:《醫學綱目》卷十二引李東垣方。 組成:羌活身1錢半,升麻1錢半,麻黃(去節)1錢半,桃仁10個,柴胡2錢,紅花1分,歸身1分,防風1錢,甘草(炙)2分,獨活5分,豬苓5分,黃柏1錢,防己6分,知母(酒)1錢,黃連(酒)6分。 主治:和血止痛。主治:兩手十指,一指疼了一指疼,疼後又腫,骨頭裏痛,膝痛,左膝痛了右膝痛,發時多則5日,少則3日,晝輕夜重,痛時覺熱,行則痛輕,腫卻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