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補陰湯

HE XUE BU Y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四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20%
心經 18%
腎經 12%
肺經 10%
胃經 6%
膽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和血補陰湯」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滋陰: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其能補益血虛,滋潤陰液,對於氣血不足、陰虛火旺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調理血虛: 和血補陰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兼有陰虛的症狀,而熟地黃作為補血滋陰的藥材,能有效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並同時滋補陰液,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之效。和血補陰湯旨在滋陰補血,而肝鬱氣滯會影響氣血運行,白芍能疏肝解鬱,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達到補血效果。
  2. 斂陰止痛: 白芍亦具斂陰止痛之功。和血補陰湯多用於治療陰虛血燥、肝腎不足導致的症狀,白芍能收斂陰液,緩解陰虛所致的疼痛,如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進一步增強補陰止痛的效果。

「和血補陰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性溫和,能補血養血,活血化瘀,適用於氣血不足、血虛萎黃、經期不調等症狀。
  2. 補陰潤燥: 當歸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陰虛燥熱症狀,例如口乾舌燥、便祕等。

因此,當歸在「和血補陰湯」中起著補血活血、滋陰潤燥的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氣血不足、陰虛燥熱等症狀。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益氣: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和血補陰湯常用於治療血虛陰虧、心悸失眠等症,而脾虛濕盛會加重血虛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改善血虛症狀。
  2. 滋陰降火,安神定志:茯苓還具有滋陰降火、安神定志的功效,能幫助緩解陰虛火旺、心煩失眠等症狀。和血補陰湯中加入茯苓,能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滋陰補血、安神定志的療效。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方中加入川芎,可疏通經絡,改善血瘀,緩解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例如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痛經、腹痛等。
  2. 升陽舉陷: 川芎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能使氣血上行,改善氣虛下陷導致的頭暈目眩、乏力等症狀,提升整體氣血循環,增強藥效。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咳的功效。和血補陰湯常用於治療血虛陰虧、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生薑可溫補脾胃,助藥力吸收,提升藥效。
  2. 調和藥性: 和血補陰湯中可能含有較寒涼的藥材,生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之性,避免寒涼藥性過重,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性更加平和。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溫陽補火,助陽氣運行:肉桂性熱,入心、腎經,能溫補心腎陽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陰血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
  2. 溫通血脈,活血化瘀:肉桂具有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流通,緩解陰血不足所致的疼痛、瘀血等症狀。

因此,在「和血補陰湯」中加入肉桂,可以起到溫陽補火、活血化瘀的功效,進一步增強補陰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澤蘭性微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症狀,澤蘭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澤蘭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在和血補陰湯中,可與其他清熱涼血藥物協同作用,清解體內熱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陰虛血燥的症狀。

總之,澤蘭在和血補陰湯中,發揮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補陰活血、調經止痛的效果。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疼痛、脘腹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和血補陰湯旨在補血養陰、活血化瘀,延胡索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疏通血脈,改善血液循環,更能緩解因氣滯血瘀所導致的疼痛,進一步提升療效。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秦艽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和血補陰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陰虧、風濕痹痛等症,秦艽可以配合其他藥物,起到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的作用。
  2. 清熱解毒:秦艽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促進機體恢復。

總之,秦艽在和血補陰湯中,既能祛風濕止痛,又能清熱解毒,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和血補陰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疏散風邪,止痛止癢:羌活性溫,善於疏散風邪,並能止痛止癢。本方以滋陰補血為主,但若患者兼有風寒濕邪,則會影響藥效。羌活可祛除風寒濕邪,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滋補作用,同時亦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瘙癢等症狀。

二、調和藥性,促進藥效:羌活入肝經,可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協同作用,更好地發揮補血、滋陰、祛風、止痛的功效。例如,羌活可與當歸、生地黃等藥物共同作用,提高補血功效,並防止滋陰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陽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血補陰湯」,主要成分有熟地黃、白芍、當歸、茯苓、川芎、生薑、肉桂、澤蘭、延胡索、秦艽、羌活等。

生薑性溫,具有散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祛風、化瘀等功效。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具有平肝、息風、養血、斂陰、止痛等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等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安神等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等功效。

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濕、解表、止痛等功效。

秦艽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祛濕、活絡等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熟地黃味甘、苦,性微寒,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等功效。

延胡索味辛、溫,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等功效。

澤蘭味甘、寒,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等功效。

和血補陰湯主治肝臟受損,導致脈搏緩慢、全身冰冷、皮膚麻木腫脹,如被繩索捆綁,捏皮膚也不感覺疼痛。有些人四肢僵硬,有些人全身肋骨疼痛,有些人胸悶,有些人嘔吐白色泡沫,有些人嘔吐酸水,有些人大便不通暢,有時會腹瀉,有些人小便不通暢,因此小腹疼痛。

傳統服藥法


熟地1錢5分,白芍1錢5分,全歸1錢5分,茯苓1錢5分,川芎1錢,薑炭1錢,肉桂(去皮)1錢,澤蘭葉1錢,玄胡1錢,秦艽1錢,羌活1錢。
生薑為引。臨服時,入黃酒半杯兌服,先服和血表邪湯,後服此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血補陰湯具有和血補陰、溫經散寒的功效,但是陰虛火旺、肝陽上亢、小便不利者慎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尿道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前列腺增生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膽結石肋間神經疼痛腹瀉多痰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和血補陰湯, 出處:《點點經》卷四。 組成:熟地1錢5分,白芍1錢5分,全歸1錢5分,茯苓1錢5分,川芎1錢,薑炭1錢,肉桂(去皮)1錢,澤蘭葉1錢,玄胡1錢,秦艽1錢,羌活1錢。 主治:酒傷肝,病發六脈遲緩,遍身冰冷,皮膚木脹如麻繩捆縛,捏不知痛,或四肢拘急,或遍體肋痛,或胸膈脹滿,或吐白沫,或吐酸水,或大便不利,時而自瀉,或小便不通,小腹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