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真湯

GU Z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肺經 21%
胃經 13%
心經 10%
大腸經 10%
三焦經 5%
腎經 5%
肝經 5%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固真湯

整體功效:益脾胃,固表止瀉。

主治: 小兒痘瘡,虛瀉

固真湯是一張補益脾胃、固表止瀉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痘瘡、虛瀉等症。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固真湯,治小兒痘瘡,虛瀉,或痘後虛瀉。痘瘡初起,宜用此方以固表,痘後虛瀉,亦宜用此方以補脾胃。」
  • 中醫方劑學》:「固真湯,具有補益脾胃、固表止瀉的功效,主治小兒痘瘡、虛瀉等症。」

傳統服藥法


綿黃耆2兩(蜜炙),酸棗仁4兩,人參、白芍、當歸、生地黃、茯苓、甘草、陳皮。
斂汗補肝。
上(口父)咀。生薑煎服。
方中人參、白芍、當歸、生地黃、茯苓、甘草、陳皮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黃耆、人參、甘草、陳皮、白朮、木香、白芍、茯苓、訶子、肉荳蔻等十味中藥組成。黃耆、人參、甘草補益脾胃;陳皮、白朮健脾燥濕;木香行氣止瀉;白芍、茯苓養陰和中;訶子、肉荳蔻收斂固澀。諸藥合用,共奏補益脾胃、固表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囟門下陷痤瘡癲癇白帶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男性勃起障礙(陽痿)嘔吐手腳冰冷怕冷汗出(身體易出汗)尾椎疼痛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四肢痿軟無力經常疲勞想睡陰囊濕冷大量汗出(病危時)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固真湯, 出處:《醫宗說約》卷三。 組成:蓮蕊、石蓮、芡實、棗仁、遠志、茯神、天冬、麥冬、桔梗、車前、龍骨各等分,甘草減半。 主治:無夢而遺之滑精。

固真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四。 組成:黃耆、人參、甘草(炙)、陳皮、白朮、木香、白芍(炒)、白茯苓、訶子(煨,去核)、肉豆蔻(面裹煨,紙包捶去油)各等分。 主治:小兒痘瘡,虛瀉。

固真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人參5分,黃柏(炒)1錢,黃芩(炒)1錢,白葵花1錢,乾薑3分,甘草(炙)3分,鬱李仁8分,柴胡7分,陳皮5分。 主治:婦人氣滯白帶,臨行時臍下痛甚。

固真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炒)、白芍(炒)、陳皮、甘草、歸身、丹皮、五味子少許、山萸肉、補骨脂少許(鹽水炒)。 主治:小兒痢疾日久,面白作渴,津液枯乾,肢體瘦弱,糞門不收,兼無股肉。

固真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升麻1錢,羌活1錢,柴胡1錢,炙甘草1錢5分,草龍膽1錢5分,澤瀉1錢5分,黃柏2錢,知母2錢。 主治:兩丸冷,前陰痿弱,陰汗如水,小便後有餘滴,尻臀並前陰冷,惡寒而喜熱,膝下亦冷。

固真湯,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人參(去蘆)2錢半,附子(湯浸,炮裂去皮)2錢半,白茯苓(去皮)2錢半,白朮2錢半,山藥(去黑皮)3錢,黃耆(蜜泡塗,炙)3錢,肉桂(去粗皮)3錢,甘草(濕紙裹,煨透)3錢。 主治:小兒慢脾風,四肢厥冷者。小兒吐瀉痢後,胃虛脾慢,四肢口鼻寒冷,沉困不省人事。小兒陰癇。身無燒熱,手足青冷,口噤驚啼,吐舌搖頭,面色黯晦,或從夜發,病在五臟骨髓者。閉目,面唇青黯,額汗昏睡,舌短聲啞,頻嘔清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