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理中湯

JIAN PI LI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19%
胃經 19%
心經 11%
肝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健脾理中湯:溫補臟腑,健脾益氣,治療臟寒泄瀉

臟寒泄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症狀包括大便稀薄、腹痛、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等。中醫認為,臟寒泄瀉的根源在於臟腑虛寒,陽氣不足,不能溫暖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穀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就會出現大便稀溏,完谷不化的症狀。

治療臟寒泄瀉,需要溫補臟腑,扶助陽氣,健脾益氣。可以服用一些溫補脾腎的藥物,如附子、肉桂、乾薑、黨參、白朮、茯苓等。此外,還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多吃溫熱的食物,少吃生冷寒涼的食物。

中藥方劑「健脾理中湯」具有溫補脾胃,健運中氣,止瀉的功效。主治臟寒泄瀉,完谷不化。方中組成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白芍、陳皮、蒼朮、乾薑、升麻、甘草、肉荳蔻、訶子。

  1.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增強免疫力。

  2.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尿,健脾固表。

  3.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鎮靜安神。

  4. 白芍:養血和營、柔肝止痛,和緩肝脾。

  5.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芳香醒脾。

  6.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溫胃散寒。

  7.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溫補脾陽。

  8.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透疹透邪。

  9.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調和藥性。

  10.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中止瀉。

  11. 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降氣除煩。

「健脾理中湯」諸藥合用,共奏溫中補虛、健脾益氣、固表止瀉之功。適用於臟寒泄瀉,完谷不化,大便稀溏,腹痛畏寒,手足冰涼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白苓、白芍(酒炒)、陳皮、蒼朮、炮薑、升麻、甘草、肉蔻(煨)、訶子(煨,去核)。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健脾理中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白芍、陳皮、蒼朮、乾薑、升麻、甘草、肉荳蔻、訶子等中藥組成。其中,人參、白朮、茯苓、白芍、陳皮、蒼朮、乾薑、升麻、甘草等均具有健脾益氣、溫中散寒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失常的症狀。肉荳蔻、訶子具有行氣止瀉的功效,可緩解大便稀溏、完谷不化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健脾理中湯具有健脾益氣、溫中散寒的功效,適合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失常所致的腹瀉、便溏、完谷不化等症狀。但脾胃虛寒、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健脾理中湯,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 組成:人參、白朮、白苓、白芍(酒炒)、陳皮、蒼朮、炮薑、升麻、甘草、肉蔻(煨)、訶子(煨,去核)。 主治:臟寒泄瀉,完谷不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