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溫中湯

FU ZI WE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1%
心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5%
腎經 10%
肝經 6%
大腸經 2%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乾薑,乃取其辛溫燥之性,以助附子溫陽散寒之效。

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回陽救逆之功效。其辛散之性,可助附子溫陽散寒之力,使寒邪得以驅散,陽氣得以恢復。

此外,乾薑還可燥濕化痰,對於寒濕凝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亦有較好的療效。故附子溫中湯中加入乾薑,可謂相得益彰,共同發揮溫陽散寒、化濕止瀉之功效。

附子溫中湯中使用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之功效。對於寒邪侵襲所致的脾胃虛寒、心陽不振、四肢厥冷等症狀,附子可起到溫陽散寒、振奮心陽的作用,提升機體抗寒能力。
  2. 扶正祛邪:附子能補腎陽,溫補脾陽,有助於扶正氣,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同時,附子也能驅散寒邪,使邪氣外泄,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附子溫中湯中包含人參,主要是為了補氣回陽

附子性熱,溫陽補火,但容易耗氣傷陰。人參性溫,補氣益血,可緩解附子的燥熱之性,防止溫陽過度而傷陰

此外,人參還有固護脾胃的作用,可以幫助附子溫陽補火,更好地調理脾胃,促進陽氣生髮,恢復中焦的運化功能

因此,附子溫中湯加入人參,不僅能有效地溫補陽氣,還能起到平衡陰陽、協調臟腑的作用,提高療效。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附子性熱,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可以緩解附子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燥傷津液。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與附子合用,可以增強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此外,甘草還有調和諸藥、解毒的作用,可以使藥物更為協調,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不良反應。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附子溫熱之性: 附子性溫熱,擅長溫陽散寒,但容易燥烈傷陰。白芍性微寒,能緩解附子的燥烈之性,使溫陽之力更加平和,不致於傷及津液。
  2. 調和營血,改善血虛: 附子溫中湯主治寒凝血瘀、脾胃虛寒等症,而白芍具有養血柔肝、調經止痛之功效,能改善因脾胃虛寒導致的氣血不足,協同附子溫陽散寒,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燥濕: 附子溫中湯主要用於治療脾陽虛寒,導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燥濕的功效,可協助附子溫陽化寒,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2. 配伍協調,增強藥效: 附子溫中湯以附子溫陽為君藥,但附子性熱,容易燥烈傷陰。茯苓可中和附子之燥熱,使藥性更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更好地發揮溫陽化寒之效。

因此,茯苓的加入,不僅利於改善脾胃功能,更能與附子相輔相成,協調藥性,提高藥效。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為附子溫中湯補充氣血,提高藥效。
  2. 佐助附子: 附子辛熱,性峻,易耗氣傷津,而白朮能健脾和胃,補氣生津,有助於緩解附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提高藥物安全性。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草荳蔻,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闢穢止嘔: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闢穢止嘔的功效。附子溫中湯以溫補脾腎為主,而草荳蔻的加入,可以加強溫中散寒的力量,尤其對於寒邪犯胃,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2. 理氣和胃,行氣止痛:草荳蔻還有理氣和胃、行氣止痛的功效。附子溫中湯中的附子、乾薑等藥物,溫補之力較強,而草荳蔻則能起到調節氣機、緩解疼痛的作用,使藥物更協調,療效更佳。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厚朴,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燥濕化痰:厚朴性燥,能燥濕化痰,有助於消除體內濕濁之氣,配合附子等溫陽藥物,更能溫中散寒,達到溫中祛寒、化痰止咳的效果。

二、行氣消痞:厚朴具有行氣消痞之功,可解除脾胃氣機阻滯,促進消化吸收,進而增強機體抵抗力,與附子溫陽作用相輔相成,使藥效更顯著。

附子溫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和胃,降逆止嘔: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散結、燥濕化痰之性,能解附子之毒性,緩解溫中藥物對胃部的刺激,並能降逆止嘔,防止藥物上逆,達到溫中而不傷胃的效果。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附子溫中湯以溫陽散寒為主,加入陳皮可使藥性更加和緩,避免燥熱傷陰,並能促進藥物滲透吸收,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附子溫中湯 」介紹

組成: 乾薑、附子、人參、甘草、白芍、茯苓、白朮、草荳蔻、厚朴、陳皮。

主治功效:

  1. 中寒腹痛自利:因受寒引起的腹痛,表現為腹痛自發腹瀉。
  2. 米穀不化:米飯雜糧不能消化。
  3. 脾胃虛弱:脾胃功能虛弱。
  4. 不喜飲食:不喜歡吃東西。
  5. 懶言言語:懶得說話。
  6. 睏倦嗜臥:昏昏欲睡,喜歡臥牀不起。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2. 白芍:

  • 性味:苦、酸、微寒
  • 歸經:肝、脾經
  • 功效: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

3. 白朮:

  • 性味:甘、微苦、溫
  • 歸經:脾、胃經
  • 功效: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

4. 草荳蔻: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胃經
  • 功效: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益氣、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

5. 陳皮:

  • 性味:苦、辛、溫
  • 歸經:脾、肺經
  •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

6. 茯苓:

  • 性味:甘、淡、平
  • 歸經:脾、胃、心經
  • 功效: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

7. 附子:

  • 性味:辛、甘、大熱,有毒
  • 歸經:肺、腎經
  • 功效: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

8. 乾薑:

  • 性味:溫、辛
  • 歸經:肺、脾、胃經
  • 功效: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

9. 厚朴:

  • 性味:溫、辛、苦、燥
  • 歸經:肺、脾、胃經
  • 功效: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

10. 人參:

  • 性味:甘、微溫
  • 歸經:脾、肺經
  • 功效: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總結:

中藥方劑「 附子溫中湯 」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健脾胃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中寒腹痛自利、米穀不化、脾胃虛弱、不喜飲食、懶言言語、睏倦嗜臥等症狀。方中各藥配伍,共同發揮效用,達到溫中散寒、健脾益氣、止瀉止痛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熱助陽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附子溫中湯, 出處:《衛生寶鑑》卷二十三。 組成:乾薑(炮)7錢,黑附子(炮,去皮臍)7錢,人參(去蘆)5錢,甘草(炙)5錢,白芍藥5錢,白茯苓(去皮)5錢,白朮5錢,草豆蔻(面裹煨,去皮)3錢,厚朴(薑制)3錢,陳皮3錢。 主治:中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脾胃虛弱,不喜飲食,懶言語,困倦嗜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