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陳皮(湯浸,去白,曬,面炒黃)。上為末,麝香研。
每服2錢,酒調下。
(《直指》卷二十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橘皮散」。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白朮、陳皮、茯苓、甘草、附子、乾薑組成。白朮、陳皮、茯苓、甘草健脾利濕,附子、乾薑溫中散寒。三焦氣滿,皮膚堅脹,是指三焦氣機不通,水濕停聚,皮膚腫脹的病症。本方以白朮、陳皮、茯苓、甘草健脾利濕,附子、乾薑溫中散寒,以達到行氣消脹、溫中散寒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橘香散, 出處:《袖珍》卷四引《聖惠》。 組成:陳皮(湯浸,去白,曬,面炒黃)。 主治:小兒吹乳致乳癰,痛極不可忍者,未結即散,已結即潰。
橘香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白朮4兩(米泔浸1宿,洗淨),陳皮2兩(去白),茯苓2兩(去皮),甘草2兩(炙),附子1兩(炮),乾薑半兩(炮)。 主治:調順三焦,平和胃氣,順氣。主治:三焦氣滿,皮膚堅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