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理中湯

BAI ZHU LI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腎經 6%
肝經 6%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3

主治功效


白朮理中

整體功效

溫中健脾燥濕化痰

主治

臟中積冷,立夏後泄瀉時作,或小腹疼痛。

臟中積冷,指的是脾胃虛寒,導致消化功能不良,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立夏後泄瀉時作,指的是夏季氣溫升高,人體陽氣生發,而脾胃虛寒的人群,由於陽氣不足,不能很好地運化水濕,就會出現泄瀉的症狀。小腹疼痛,是脾胃虛寒導致的腸道功能紊亂,出現腸道痙攣,引起的腹痛。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 健脾益氣:茯苓、白朮
  • 燥濕利水:茯苓、白朮
  • 溫中散寒:乾薑
  • 燥濕止痛:乾薑

文獻參考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理中湯由茯苓、白朮、甘草、乾薑組成。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痛的功效。本方以茯苓、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為主,輔以甘草、乾薑溫中散寒、燥濕止痛,共奏溫中健脾、燥濕化痰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寒、泄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 本方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的人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白朮理中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一。 組成:茯苓、白朮、甘草(炙)、乾薑各等分。 主治:臟中積冷,立夏後泄瀉時作,或小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腎著湯

相似度 100%

理中化毒湯

相似度 88%

理中茯苓湯

相似度 88%

五君子煎

相似度 88%

溫中散

相似度 88%

茯苓白朮湯

相似度 88%

白朮茯苓湯

相似度 85%

安胎寄生湯

相似度 85%

橘香散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