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理中湯

BAI ZHU LI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18%
心經 18%
肺經 18%
腎經 12%
肝經 6%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理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白朮理中湯以健脾胃為主,茯苓的加入,有助於健脾胃、利水濕,協同白朮、甘草等藥材增強補脾益氣之效。
  2. 和中化濕: 茯苓還能和胃化濕,與白朮、蒼朮等藥材配合,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困阻引起的腹脹、納呆、泄瀉等症狀。

白朮理中湯以白朮為君藥,原因主要有二:

一、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之功效。方中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白朮能補脾益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燥濕止瀉:白朮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虛濕困所致的腹痛、腹瀉、食少便溏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方中以白朮配伍其他藥物,如茯苓、甘草等,共同發揮燥濕止瀉的作用。

白朮理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調和藥性:白朮理中湯以健脾益氣為主,白朮性燥,甘草性甘,味平和,能緩解白朮的燥性,使藥性更溫和,避免燥性過盛傷陰。

二、 增強藥效:甘草味甘,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加入甘草,可增強白朮健脾益氣之效,使藥效更顯著,更能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白朮理中湯中加入乾薑,是為了溫中散寒,助脾運化。

白朮性溫,健脾燥濕,但偏於燥性,易傷津液。乾薑性溫,辛散溫中,能溫脾胃,助消化,驅寒濕,且其辛溫之性可緩解白朮的燥性,避免傷及脾胃津液。

二者合用,既能溫中散寒,又能健脾燥濕,協調陰陽,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白朮理中湯:溫運脾胃、扶正祛邪

中藥方劑「白朮理中湯」,主要成分為茯苓、白朮、甘草、乾薑,具有溫運脾胃、扶正祛邪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因臟腑積累過多寒氣而導致的腹瀉、小腹疼痛等症狀。

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朮: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3. 茯苓:性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4. 乾薑: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白朮理中湯」具有溫運脾胃、扶正祛邪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因臟腑積累過多寒氣而導致的腹瀉、小腹疼痛等症狀。具體如下:

  1. 腹瀉:本方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健脾止瀉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寒性腹瀉。

  2. 小腹疼痛:本方具有溫經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寒氣導致的小腹疼痛。

  3. 其他症狀:本方還可治療其他與寒氣相關的症狀,如嘔吐、腹痛、手足冰冷、畏寒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寒、泄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 本方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的人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白朮理中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一。 組成:茯苓、白朮、甘草(炙)、乾薑各等分。 主治:臟中積冷,立夏後泄瀉時作,或小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