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寄生湯
AN TAI JI SH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三十三注文引《小品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6.3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寄生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的功效。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胎兒不穩。白朮能補脾益氣,增強體質,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胎兒生長發育,進而安胎。
- 利水滲濕,防止水腫: 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胎兒發育。白朮能利水滲濕,消除水腫,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胎兒生長發育,進而達到安胎的效果。
安胎寄生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攝胎氣: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妊娠期間,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易導致胎氣不固,胎動不安。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使氣血充沛,更好地滋養胎兒,穩定胎氣,預防流產。
- 利水滲濕,改善孕婦水腫: 妊娠期間,體內水分代謝容易受阻,導致水腫。茯苓能利水滲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孕婦水腫,減輕妊娠反應,使孕婦更加舒適,有利於胎兒發育。
安胎寄生湯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峻猛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對胎兒造成刺激或傷害。
- 增強藥效:甘草能補脾益氣,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有助於改善孕婦體質,增強胎兒的生長發育,並能緩解孕期常見的疲乏、腹痛等症狀,提高安胎效果。
總之,甘草在安胎寄生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調節藥性,又能增強藥效,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胎寄生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安胎寄生湯」為一經典的安胎方劑,其組成雖簡,僅由桑寄生、白朮、茯苓、甘草四味藥物組成,但歷代醫家皆以此方治療妊娠期間的常見病症,且屢見奇效。綜合古籍記載,其主要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功效:
安胎寄生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妊娠期的病症:
- 妊娠下血: 亦即孕期出血,包括先兆流產或胎漏。此為本方最主要的主治病症,歷代醫書如《小品方》、《證治準繩‧女科》、《婦人大全良方》等均明確指出其「療血流下」、「治妊娠下血」之效。
- 胎不安: 指胎動不安、胎氣不穩,表現為孕婦自覺胎動頻繁或異常、胎兒狀態不佳。
- 腰腹作痛: 指妊娠期間的腰部或腹部疼痛,可能與胎氣不穩、氣血不足等因素有關。
治療原理分析:
安胎寄生湯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固腎安胎:
- 桑寄生:本方之君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之效,能補益腎氣,使胎元穩固。《婦人規》謂本方治「妊娠下血,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亦可印證其固腎安胎之功。
- 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 白朮: 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能增強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以養胎元,同時可利水濕,防止水濕內停,亦可收固胎之效。
- 茯苓: 能健脾和胃、利水滲濕,與白朮合用,則健脾利水之功更著。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胎元自然安穩。
- 調和諸藥,補中益氣:
- 甘草: 具有調和諸藥、補中益氣之功,能協調方中各藥,增強療效,同時亦可補益脾氣。
綜合分析:
安胎寄生湯的配伍精巧,四藥合用,具有補腎、健脾、益氣、利水、固胎等多重功效,從多方面調整孕婦的身體狀態,以達到安胎的目的。其中,桑寄生以固腎安胎為核心,白朮、茯苓以健脾利水為輔助,而甘草則調和諸藥,增強整體療效。因此,本方不僅適用於孕期出血、胎動不安等常見問題,更能從根本上改善孕婦體質,促進胎兒健康發育。
在古籍的記載中,有提到可以根據孕婦的體質及情況,對本方進行加減:若體質強壯者,可酌加芍藥以柔肝緩急;若胎不安、腹痛明顯者,可加乾薑以溫中散寒止痛。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靈活應用,方能取得最佳療效。
總體而言,「安胎寄生湯」是一首具有顯著安胎功效的經典方劑,其治療原理基於補腎、健脾、益氣、固胎等多方面,可廣泛應用於治療妊娠期的多種常見病症,是中醫安胎學的代表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桑上寄生5分,白朮5分,茯苓4分,甘草10分(炙)。
若人壯者,可加芍藥8分;若胎動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見,加乾薑4分。
上切。
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雀肉。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寄生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三注文引《小品方》。 組成:桑上寄生5分,白朮5分,茯苓4分,甘草10分(炙)。 主治:妊娠流下,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