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白朮湯

FU LING BAI Z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五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脾經 19%
肺經 19%
腎經 14%
胃經 14%
肝經 9%
膀胱經 4%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茯苓白朮湯

  • 桂枝:辛溫,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活絡止痛。
  • 甘草:甘平,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
  • 白朮:甘溫,健脾胃、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
  • 茯苓:甘淡,利水消腫、清熱利尿、健脾胃、安神。
  • 乾薑:辛溫,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

組成

茯苓白朮湯由茯苓、乾薑、甘草、白朮、桂枝組成。

功效

茯苓白朮湯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除濕、安神益智的功效。

主治

茯苓白朮湯主治脾虛濕盛、水腫、泄瀉、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用法用量

茯苓白朮湯的用法用量為,將茯苓、乾薑、甘草、白朮、桂枝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禁忌

茯苓白朮湯禁止用於陰虛火旺、氣虛血虧的患者。

總結

茯苓白朮湯是中醫臨牀常用方劑之一,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除濕、安神益智的功效。茯苓白朮湯主治脾虛濕盛、水腫、泄瀉、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茯苓白朮湯的用法用量為,將茯苓、乾薑、甘草、白朮、桂枝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茯苓白朮湯禁止用於陰虛火旺、氣虛血虧的患者。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白朮健脾利水,滲濕化痰;桂枝、乾薑發汗解表,溫經散寒;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解表除濕、健脾利水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白朮湯, 出處:《醫方集解》。 組成:茯苓、白朮各等分。 主治:心下支飲,常苦眩冒。

茯苓白朮湯, 出處:《直指》卷三。 組成:茯苓、乾薑(炮)、甘草(炙)、白朮、辣桂、蒼朮(炒)各等分。 主治:中濕,身體痛重。

茯苓白朮湯, 出處:《易簡方》。 組成:白朮1兩,附子1兩,甘草半兩,茯苓半兩,官桂半兩。 主治:冒雨濕著於肌膚,或因汗出浸漬,或因澡浴得病,腰重腳弱,身體煩痛,頭眩。

茯苓白朮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組成:赤茯苓(去黑皮)1兩,白朮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銼)半兩,芎藭1兩。 主治:傷寒吐後,心下逆滿,松悸不定,起即頭眩。

茯苓白朮湯, 出處:《三因》卷五。 組成:茯苓1兩,乾薑(炮)1兩,甘草(炙)1兩,白朮1兩,桂心1兩。 主治:冒暑毒,加以著濕,或汗未乾即浴,皆成暑濕。濕溫寒熱,頭目疼痛,胸滿妄言,多汗,兩脛逆冷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