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功效。川貝母味甘微苦,性涼,入肺經,能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對燥熱傷肺、痰多咳嗽等症有較好療效。
此外,川貝母亦能宣肺降氣,利咽開音,對因肺氣鬱結所致的聲音嘶啞、咽喉腫痛等症也有輔助作用。因此,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川貝母,有助於改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達到理肺止咳的效果。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化痰: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參蘇理肺糖漿主治咳嗽痰多,而桔梗可以幫助宣暢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 利氣降逆:桔梗還具有利氣降逆的功效,可以緩解咳嗽時氣逆上衝的症狀。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桔梗,可以更好地配合其他藥材,綜合作用於肺部,達到理肺止咳的效果。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潤肺止咳:沙參性味甘涼,入肺經,具有養陰潤肺、清熱止咳的功效。其能滋陰生津,潤燥止咳,對於燥咳、乾咳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達到更好的止咳效果。
- 增強藥效:沙參與其他藥材,如蘇子、百合等,共同作用,可以相輔相成,增強藥效。其清熱潤肺,可與蘇子的祛痰止咳、百合的清心安神等功效相得益彰,共同達到理肺止咳的功效。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厚朴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參蘇理肺糖漿主要針對肺氣不宣、痰濕阻肺的症狀,厚朴能有效化解痰濕,使肺氣通暢,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降逆止嘔:厚朴還具有降逆止嘔之功效。若患者同時伴有氣逆上衝、噁心嘔吐等症狀,厚朴可降逆氣,止嘔吐,改善患者整體狀況。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前胡味辛、微苦,性微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之效。對於因風寒襲肺引起的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症狀,前胡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化痰: 前衚衕時也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對於因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痰黃、口乾舌燥等症狀,前胡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前胡,可以更好地發揮其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達到治療肺系疾病的目的。
參蘇理肺糖漿中添加黃芩,主要是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經,能清肺熱,對於因肺熱引起的咳嗽、痰黃、口渴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黃芩也能清解濕熱,對於濕熱蘊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亦有幫助。
因此,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黃芩,可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咳的作用,幫助緩解肺熱咳嗽、痰多等症狀。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葛根,主要是利用其 解肌發表、生津止渴 的特性。
葛根具有 疏散風熱 的功效,能幫助緩解因風熱侵襲所導致的咳嗽、咽痛、口乾舌燥等症狀。同時,葛根還具備 清熱解毒 的作用,能幫助消除肺熱,改善因肺熱引起的痰稠、呼吸困難等不適。
此外,葛根亦有助於 利水消腫,能緩解因肺熱引起的胸悶、氣短等症狀,使呼吸更加順暢。因此,在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葛根,有助於 綜合治療 風熱咳嗽、肺熱咳嗽等症狀,提高藥物的療效。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利咽止咳: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咳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肺,導致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天花粉能起到清熱解毒,利咽止咳的作用,與參蘇理肺糖漿中其他清熱化痰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 利水消腫,生津止渴: 天花粉還具利水消腫,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肺導致的口渴、痰液粘稠等症狀,天花粉能起到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緩解燥熱之症,使痰液易於咳出。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其燥濕化痰的功效。半夏味辛、微溫,入肺、脾經,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適用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
參蘇理肺糖漿的組成多以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為主,加入半夏可以針對痰濕阻肺的情況,起到化解痰液、通暢呼吸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此外,半夏還有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因咳嗽引起的嘔吐。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宣肺止咳: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宣散風寒、解表散寒之效。其揮發油中的紫蘇醛等成分,可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緩解呼吸道炎症,達到止咳化痰之效,對於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2. 溫肺止痛: 紫蘇葉可溫肺止痛,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胸痛、咳嗽等症狀,具有溫肺散寒、止痛化痰的作用。
參蘇理肺糖漿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化痰的功效。其所含的苦杏仁苷在體內可水解產生氫氰酸,具有止咳作用;同時,杏仁也能緩解肺燥,減少痰液黏稠度,利於咳出。
- 宣肺解表:參蘇理肺糖漿通常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杏仁的宣肺解表作用,能幫助散寒解表,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咳嗽症狀。
因此,杏仁作為參蘇理肺糖漿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發揮潤肺止咳、宣肺解表的作用,提升藥方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參蘇理肺糖漿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四時感冒,風寒咳嗽」,其證候特點為:
- 外感風寒:頭痛無汗、畏風惡寒、鼻塞流清涕,反映風寒束表、肺氣不宣。
- 痰濕內阻:咳嗽聲重、四肢無力,提示肺失宣降,痰濕停滯。
- 兼雜鬱熱:雖以寒邪為主,但用黃芩、天花粉等藥,暗示可能寒包熱或久鬱化熱之傾向。
此方融合「解表散寒」與「化痰止咳」,適用於外寒內濕兼輕微鬱熱之證,尤重調理肺氣。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分類與配伍
解表散寒:
- 紫蘇葉:辛溫發散,解表散寒,兼行氣寬中。
- 葛根:升散解肌,助蘇葉透邪,兼生津舒筋。
宣肺化痰:
- 前胡、杏仁:一降一宣,前胡降氣化痰,杏仁宣肺止咳,共調肺氣。
- 生半夏:燥濕化痰,配生薑減毒性,增溫中止嘔之效。
- 桔紅、厚朴:理氣化痰,厚朴鹽制兼入腎,防肺病及腎。
清熱潤燥:
- 黃芩:清肺熱,防寒邪鬱而化火。
- 天花粉、北沙參:潤肺生津,制風藥之燥。
止咳散結:
- 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針對痰熱互結之咳嗽。
- 桔梗:宣肺利咽,載藥上行,開提肺氣。
(二)組方思路
- 表裡同治:
- 紫蘇葉、葛根解表,生半夏、厚朴治裡,解表化痰並行。
- 升降相因:
- 桔梗升提,前胡、杏仁降氣,恢復肺之宣降機能。
- 寒溫調和:
- 紫蘇葉、半夏性溫,黃芩、天花粉性寒,防過燥或過涼。
(三)治療原理
- 散風寒:紫蘇葉、葛根開腠理,祛邪外出。
- 暢肺氣:桔梗、杏仁宣降肺氣,前胡、半夏化痰止咳。
- 兼顧痰熱:浙貝母、黃芩清化熱痰,沙參、天花粉潤肺防傷陰。
此方結構嚴謹,解表不傷正,化痰不助熱,適合風寒挾痰濕之輕中度咳嗽,體現「標本兼顧」之傳統思路。
傳統服藥法
浙貝母8公斤,桔梗4公斤,北沙參8公斤,桔紅16公斤,厚朴(鹽制)4公斤,前胡16公斤,黃芩8公斤,葛根8公斤,天花粉8公斤,生半夏16公斤,紫蘇葉16公斤,杏仁8公斤。
散風解熱,止咳化痰。
浙貝母、桔梗、北沙參、桔紅、前胡、厚朴、黃芩、葛根、天花粉、按浸漬法提出浸液。生半夏用水泡透心,加入生薑同煎。紫蘇葉提取揮發油,殘餘藥渣略加濃縮。杏仁先加熱榨油,然後水解蒸餾,得杏仁水24升,將第三次滓液及第二次回收液放在容器中,加入杏仁水,再加沙參等浸液,最後兌入蘇葉油,再加入單糖漿攪拌均勻,靜置七天即得。
每服2毫升(1-2湯匙)日2次,蘇葉每公斤折合蘇葉油1.6毫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參蘇理肺糖漿, 出處:《天津市中成藥規範》(附本)。 組成:浙貝母8公斤,桔梗4公斤,北沙參8公斤,桔紅16公斤,厚朴(鹽制)4公斤,前胡16公斤,黃芩8公斤,葛根8公斤,天花粉8公斤,生半夏16公斤,紫蘇葉16公斤,杏仁8公斤。 主治:散風解熱,止咳化痰。主治:四時感冒,風寒咳嗽,頭痛無汗,鼻塞聲重,畏風惡寒,鼻流清涕,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