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甲湯

TUO JIA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四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5%
心經 12%
脾經 12%
肝經 12%
腎經 7%
膀胱經 7%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鼉甲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鼉甲性寒涼,甘草性甘溫,兩者配伍可中和藥性,使藥力溫和,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
  2. 解毒增效: 甘草有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可減輕其他藥材的毒性,並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因此,甘草在鼉甲湯中起到重要的調和、解毒、增效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鼉甲湯中加入白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白薇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鼉甲湯主治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白薇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止血的效果。
  2. 滋陰潤燥,養血生津: 白薇還具有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的功效。鼉甲湯中加入白薇,可以滋陰潤燥,減少熱毒對津液的損耗,並養血生津,促進血液的生成,有助於改善出血症狀。

總而言之,白薇在鼉甲湯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的效果。

鼉甲湯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鼉甲湯多用於治療熱痰阻肺、咳嗽氣喘等症,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液,緩解呼吸道炎症。
  2. 宣肺利氣: 川貝母具有宣肺利氣之效,能使肺氣通暢,有利於痰液排出,改善呼吸困難症狀。

綜上,川貝母在鼉甲湯中發揮清熱化痰、宣肺利氣之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鼉甲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的功能。鼉甲湯多用於治療溼熱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症候,例如溼疹、瘡瘍、血熱出血等。黃芩在此方劑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緩解病症。

鼉甲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癢止痛的功效。鼉甲湯主治麻風,症狀多表現為皮膚瘙癢、麻木、疼痛等,防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2. 調和藥性: 鼉甲湯中其他藥材如皁角、蒼耳子等,多性寒或苦寒,容易損傷脾胃。防風性溫,加入後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鼉甲湯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功,可宣散風寒,通暢氣道。鼉甲湯主治寒濕阻滯,肺氣不宣之症,麻黃可助其宣肺解表,通暢氣機,改善呼吸道症狀。
  2. 溫經散寒: 鼉甲湯中常配伍溫陽散寒藥物,如附子、乾薑等,麻黃加入其中可增強溫經散寒之力,有助於驅散體內寒邪,溫煦陽氣,改善寒濕所致的肢體疼痛、畏寒等症狀。

鼉甲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血瘀止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能緩解因血瘀所致的疼痛,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當歸等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作用。
  2. 滋陰養血,調和藥性: 鼉甲湯中部分藥材偏於溫燥,白芍的滋陰作用能有效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也能滋養血液,促進傷口癒合,提升藥效。

鼉甲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鼉甲湯本身為滋陰補腎之方,但脾胃乃後天之本,需健脾益氣方能更好地吸收藥物,提高療效。白朮的加入,可以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藥力吸收,提高療效。
  2. 扶正祛邪,增強療效:鼉甲湯主治腎虛、脾虛、水腫等病症,而白朮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利水滲濕,可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療效。白朮的加入,可以增強扶正祛邪之力,使藥效更全面、更持久。

鼉甲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功效。鼉甲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所致的腰膝冷痛、四肢麻木、小便不利等症狀,桂枝的溫陽散寒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寒凝症狀。
  2. 助藥力: 鼉甲湯中其他藥材如烏龜甲、當歸等多屬寒涼藥性,桂枝的溫性可以起到調節藥性、平衡寒涼的作用,使藥力更加平和,更易於發揮藥效。

鼉甲湯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心、腎三經。其利水滲濕之功,能化解體內濕濁,有助於改善因濕氣困阻所致的浮腫、痰多、腹脹等症狀;而健脾寧心之效,則能益氣養心,安神定志,緩解因濕氣鬱阻心脾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

總而言之,茯苓在鼉甲湯中發揮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鼉甲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基於其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1. 滋陰降火:知母性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對於因熱邪熾盛所導致的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潤燥生津:知母具有滋陰潤燥之功,可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

鼉甲湯本身具有清熱解毒、利溼止痛的功效,加入知母可以更好地起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從而提高方劑的療效。

鼉甲湯方劑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之效。鼉甲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內陷心包之症,石膏可清熱解毒,以解其毒熱。
  2. 滋陰潤燥: 石膏雖寒涼,但亦有滋陰潤燥之功。鼉甲湯中,若患者出現口渴咽乾、皮膚乾燥等陰虛表現,石膏可滋陰潤燥,緩解其症狀。

綜上所述,石膏在鼉甲湯中既可清熱解毒,亦可滋陰潤燥,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主治功效


鼉甲湯:清熱瀉火、化痰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

組成: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薇: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主治:

  • 邪氣:指由外部侵入人體的病邪,如風、寒、暑、濕、燥、火等。
  • 夢寐寤時涕位:指人在睡夢中或醒來後,鼻涕不斷流淌。
  • 不欲聞人聲:指不想聽到人說話的聲音,對聲音特別敏感。
  • 體中酸削:指身體內部感到痠痛,肌肉痠痛。
  • 乍寒乍熱:指忽冷忽熱,體溫不穩定。
  • 腰脊強痛:指腰部和脊椎疼痛,僵硬不適。
  • 腹中拘急:指腹部疼痛,伴有絞痛或痙攣。
  • 不欲飲食:指不想吃東西,食慾不振。
  • 或因疾病之後:指因疾病後身體虛弱。
  • 勞動疲極:指因勞累過度,身體疲憊不堪。
  • 或觸犯忌諱眾諸不節:指觸犯禁忌,不注意飲食起居,生活不規律。
  • 婦人産生之後:指婦女生產後。
  • 月經不利:指月經不調,經期不準或經量過多、過少。
  • 時下青赤白:指小便中出現青色、紅色或白色的分泌物。
  • 肌體不生肉虛羸瘦:指肌肉消瘦,體重減輕。
  • 小便不利:指小便困難或小便量少。
  • 或頭身發熱:指頭部或全身發熱。
  • 旋覆解散:指頭暈目眩,四肢無力,昏沉欲睡。
  • 或一度交接:指一次性交。
  • 彌日困極:指整天疲憊不堪,精神不振。

總結:

鼉甲湯是一劑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化痰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它主要用於治療由邪氣引起的各種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同時,它還可以治療因疾病後身體虛弱、勞累過度、或因觸犯禁忌引起的各種疾病。另外,它還可以治療因婦人生產後、月經不調、小便不利等引起的各種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因此,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肺結核腹瀉無尿及少尿身體消瘦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鼍甲湯, 出處:《千金》卷十四。 組成:鼍甲7個,甘草2兩,白薇2兩,貝母2兩,黃芩2兩,防風3兩,麻黃2兩半,芍藥2兩半,白朮2兩半,凝水石4兩,桂心4兩,茯苓4兩,知母4兩,石膏6兩。 主治:邪氣、夢寐寤時涕位、不欲聞人聲、體中酸削、乍寒乍熱、腰脊強痛、腹中拘急,不欲飲食。或因疾病之後,勞動疲極,或觸犯忌諱眾諸不節,婦人産生之後,月經不利,時下青赤白,肌體不生肉虛羸瘦,小便不利;或頭身發熱,旋覆解散;或一度交接、彌日困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