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蒿散乃古方,以「青蒿」為君藥,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清熱解暑,截瘧止痢:青蒿性寒,味苦,入肝、脾、膽經,善於清熱解暑,尤其針對暑熱引起的瘧疾,具有截瘧止痢之效。古人以青蒿為君藥,正是看中其對瘧疾的顯著療效。
二、配合其他藥材,增效減毒:青蒿散中,青蒿與其他藥材配伍,如柴胡、黃芩、知母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利濕退黃之效。青蒿既是君藥,又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它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相輔相成,使得藥效更顯著。
在中藥方劑[青蒿散]中,鱉甲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潛陽的功效。鱉甲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對於治療高熱、虛熱盜汗等問題有效。此外,鱉甲還能幫助滋養肝腎,改善腰膝酸軟。
青蒿散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健脾益氣,助藥力達病所: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青蒿散主要用於治療瘧疾,而瘧疾發作時,患者多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並有助於青蒿散的藥力到達病所,更有效地治療瘧疾。
二、配伍青蒿,協調藥性: 青蒿性寒,單用易傷脾胃。白朮性溫,能中和青蒿的寒性,避免其過寒傷脾,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使青蒿散的藥效更加穏定,不易產生副作用。
青蒿散中加入地骨皮,是因其清熱涼血、退虛熱的功效,與青蒿散整體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相輔相成。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經,能清肺熱、退虛熱,且能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症,均有良好療效。
青蒿散主要用於治療暑熱傷津、熱毒熾盛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腹痛、痢疾等症。地骨皮的加入,一方面可以加強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緩解熱毒對人體的損傷,避免病情加重。
青蒿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青蒿散主要用於治療瘧疾,而瘧疾常伴隨脾胃濕困,茯苓能健脾利濕,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療效。
- 協調藥性: 青蒿散中青蒿性寒,可清熱解毒,但長期服用易傷脾胃。茯苓性平,可以中和青蒿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損害,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青蒿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青蒿性寒,甘草性甘溫,兩者配伍能起到「甘草調和」的作用,緩解青蒿的寒性,避免藥性過於偏寒,對脾胃造成負擔,並使藥效更平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的功效。與青蒿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各種皮膚病。
青蒿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利濕止渴: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渴之效。青蒿散本身主治暑熱傷津、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天花粉的加入可增強藥方清熱解毒、利濕止渴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 解表散熱,疏風止癢:天花粉亦有解表散熱、疏風止癢之效。青蒿散中含有青蒿、柴胡等解表散熱藥物,天花粉的加入可協同解表散熱,並有助於緩解因暑熱所致的皮膚瘙癢等症狀,使藥方功效更為全面。
青蒿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之功效。青蒿散旨在清熱解暑,而暑邪易傷少陽,導致肝氣鬱結,柴胡可解鬱疏肝,使氣機暢達,有利於清熱解暑之效。
- 配合青蒿,增強療效: 青蒿性寒,味苦,擅長清熱解暑,而柴胡則能疏肝解鬱,二者相配,可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暑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青蒿散方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青蒿散主治外感風熱,肺氣鬱熱,症見發熱、咳嗽、咽痛等,而桑白皮有助於清熱解毒,宣通肺氣,緩解咳嗽,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 利水消腫,潤燥止咳:桑白皮還兼具利水消腫、潤燥止咳的功效。若患者同時伴有水腫、口乾等症狀,桑白皮則可發揮其利水消腫、潤燥止咳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青蒿散」,主要成分是:青蒿、鱉甲、白朮、地骨皮、茯苓、甘草、天花粉、柴胡、桑白皮。
主治功效是:男人女人骨骼氣血蒸騰、勞累疲憊,怕冷又發高燒。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青蒿」**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青蒿2兩,龍膽3分半(去蘆頭),梔子仁3分,知母3分,黃連1兩(去須),鱉甲2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黃耆1兩(銼),桑根白皮1兩(銼),地骨皮半兩,白朮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1兩半(去苗)。
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男子婦人骨蒸勞,憎寒壯熱。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蒿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一引《鮑氏方》。 組成:青蒿、石膏各等分。 主治:時氣疫癧。
青蒿散, 出處:《袖珍小兒》卷四。 組成:青蒿3錢,甘草1錢,烏梅1個,小麥50粒。 主治:小兒肌瘦潮熱。
青蒿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九。 組成:青蒿1握,甘草2寸,童便3大盞,東南桃枝1握,杏仁3枚(去皮尖,捶碎),檳榔3枚(爲末)。 主治:熱勞久不癒,寒熱羸瘦。
青蒿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五引《靈苑方》。 組成:青蒿(8-9月間成實時採,去枝梗,以蒿用童便浸3日,曬乾)。 主治:男子婦人肢體倦疼,虛勞寒熱。陰陽二毒傷寒。
青蒿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天仙藤1兩,鱉甲(醋炙)1兩,香附子(炒,去毛)1兩,桔梗(去蘆頭)1兩,柴胡(去苗)1兩,秦艽1兩,青蒿1兩,烏藥半兩,甘草(炙)1兩半,川芎2錢半。 主治:虛勞骨蒸,咳嗽胸滿,皮毛乾枯,四肢懈惰,骨節疼痛,心中驚悸,咽燥唇焦,頰赤煩躁,涕唾腥臭,困倦少力,夜多盜汗,肌體潮熱,飲食減少,日漸瘦弱。
青蒿散, 出處:《得效》卷九。 組成:青蒿(春、夏用葉,秋、冬用子,用于不用葉,用根不用莖,四者相用而反以爲痼疾,必用童便浸過,使有功無毒)1握,大鱉甲(炙黃,醋淬5-7次,去腥)半兩,白朮(濕紙裹,煨熟)半兩,地骨皮半兩,白茯苓半兩,粉草(炙)半兩,揀參(去頭)半兩,栝樓根半兩,北柴胡(去蘆)半兩,桑白皮(蜜炙)半兩。 主治:男子婦人骨蒸勞,憎寒壯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