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石膏散中加入赤芍,主要是為了清熱涼血、活血止痛。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柴胡石膏散主治陽明經熱證,症狀包括高熱、頭痛、口渴、煩躁、脈洪數等。赤芍可清熱涼血,緩解高熱,並能活血化瘀,改善因熱毒蘊結導致的疼痛。
同時,赤芍還能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增強藥效。例如,赤芍與柴胡、石膏等藥物配合,可以更有效地清熱解表,解除陽明經熱證。
柴胡石膏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表: 柴胡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退熱之功。本方以石膏清熱瀉火為主,柴胡則輔助清熱解表,使熱邪得以降散,達到清熱解表之功效。
- 疏肝解鬱: 柴胡還具疏肝解鬱之效,可緩解肝氣鬱結,避免熱邪鬱於肝經,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柴胡的加入,不僅能清熱解表,還能疏肝解鬱,使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柴胡石膏散中的前胡,主要作用在於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其一,前胡味辛性溫,善於疏散上焦風熱,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其二,前胡又能宣肺止咳,對於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前胡加入柴胡石膏散,可以更全面地發揮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石膏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該方以柴胡疏肝解鬱,石膏清熱瀉火,二者相輔相成,針對肝膽鬱熱、熱擾心神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心煩、胸悶脅痛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
- 解表透邪: 石膏還能解表透邪,幫助人體排出外邪。柴胡石膏散中柴胡疏肝解鬱、昇陽解表,石膏清熱瀉火、解表透邪,二者協同作用,能有效治療外感風熱、內有鬱熱所致的表熱證。
柴胡石膏散中包含葛根,主要是因為葛根具有解肌退熱與生津止渴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柴胡石膏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證,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口渴、咽痛等。葛根能疏散風邪,清熱解表,並能生津止渴,緩解口渴症狀。同時,葛根還能緩解肌肉痠痛,對於風熱引起的肌肉痠痛也有一定的幫助。因此,葛根的加入可以加強柴胡石膏散的解表退熱功效,並緩解患者的相關症狀。
柴胡石膏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透邪外出: 柴胡石膏散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咽痛、口渴等。升麻性味辛涼,善於升散風熱,能將蘊於肌表之邪氣透發出去,配合柴胡疏肝解鬱,石膏清熱瀉火,共同達到解表清熱之效。
- 升陽舉陷,提振正氣: 升麻入肺經,具有升陽舉陷之功,能扶助陽氣,提振正氣,幫助機體抵禦外邪侵襲。對於風熱邪氣造成的氣虛乏力,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之,升麻在柴胡石膏散中起到疏散風熱、升陽舉陷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解表清熱之目的。
柴胡石膏散中加入黃芩,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柴胡石膏散主治陽明經熱證,症狀包括高熱、口渴、便祕等。黃芩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之效,可與柴胡、石膏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退熱止渴的效果。
- 涼血止血: 黃芩亦有涼血止血之功,可緩解陽明經熱證導致的出血症狀,例如鼻衄、咯血等。在柴胡石膏散中,黃芩可與石膏、知母等藥物配合,達到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效果。
柴胡石膏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表,宣肺止咳: 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柴胡石膏散所治療的感冒風熱,桑白皮可以幫助清熱解表,宣散風邪,並可緩解肺熱咳嗽,使藥效更全面。
- 利水消腫,疏風散熱: 桑白皮亦可利水消腫,疏風散熱,有助於解除風熱引起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並可減少水腫,緩解患者不適。
柴胡石膏散組成中包含荊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表: 柴胡石膏散以柴胡、石膏為主,清熱解表,而荊芥辛散,能疏散風熱,與柴胡、石膏相輔相成,加強清熱解表之力,共奏疏風散熱之效。
- 透疹止癢: 荊芥具有透疹止癢之功效,對於因風熱侵襲而引起的疹子、發癢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更能達到清熱解毒、透疹止癢之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柴胡石膏散」的主要成分包括:赤芍、柴胡、前胡、石膏、葛根、升麻、黃芩、桑白皮、荊芥等。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散風熱、透疹、止咳化痰等功效。
赤芍:性微寒,味苦,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葛根:性微寒,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黃芩:性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前胡:性微寒,味苦,歸肺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桑白皮:性微寒,味苦,歸肺、腎經。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柴胡石膏散」的主治功效包括:
外感風熱:患者因感冒而出現發熱、怕風、頭痛、身體疼痛、鼻塞、喉嚨乾燥、口渴、心煩、咳嗽出汗等症狀。脈搏浮快。
少陽陽明合病:患者同時出現少陽陽明兩經的病症,表現為壯熱怕風、頭痛身痛、鼻塞咽乾、口渴心煩、咳嗽出汗等。脈搏浮緩。
時行瘟疫:流行性瘟疫,患者會出現胸悶、心悸、寒熱往來、痰液粘稠、咳嗽、涕唾稠粘等症狀。
傷風:感冒引起的疾病,患者會出現陽氣鬱結、元氣下陷等症狀。
春夏感冒:春季或夏季感冒,患者會出現聲音沙啞、痰液壅積、氣喘、咳嗽、咽喉乾燥、自汗等症狀。
「柴胡石膏散」的主要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等功效。因此,該方劑可有效治療外感風熱、少陽陽明合病、時行瘟疫、傷風、春夏感冒等疾病。患者在服用「柴胡石膏散」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服用期間應避免飲酒。
服用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
如果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服用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赤芍藥50兩,柴胡(去苗)50兩,前胡(去苗)50兩,石膏(煅)50兩,乾葛50兩,升麻25兩,黃芩37兩,桑白皮37兩,荊芥穗(去土)37兩。
上為粉末。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豉10余粒,同煎7分,去滓,稍熱服。小兒分作3服,不拘時候。
柴胡升麻湯(原書同卷寶慶新增方)、柴胡石膏湯(《奇效良方》卷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柴胡石膏散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石膏散, 出處:《局方》卷二。 組成:赤芍藥50兩,柴胡(去苗)50兩,前胡(去苗)50兩,石膏(煅)50兩,乾葛50兩,升麻25兩,黃芩37兩,桑白皮37兩,荊芥穗(去土)37兩。 主治:外感風熱、少陽、陽明合病,壯熱惡風,頭痛身疼,鼻塞咽乾,口渴心煩,咳嗽自汗,脈浮緩。時行瘟疫,心胸如滿,寒熱往來,痰實咳嗽,涕唾稠粘。傷風,及陽氣鬱遏,元氣下陷。春夏感冒,聲重聲啞,甚至痰壅氣喘,咳嗽咽乾,自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