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飲

SHENG MA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4%
胃經 14%
脾經 13%
大腸經 13%
肺經 9%
心經 7%
三焦經 7%
膽經 7%
腎經 6%
小腸經 5%
膀胱經 0%
心包經 0%
肝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升麻飲: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升麻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升麻、黃芩、葛根、柴胡、梔子、荊芥、牡丹皮、黑牽牛、黃連、芒硝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高燒煩躁、口渴不止等症狀。

升麻飲的成分介紹:

  1. 升麻:味辛、苦、微寒,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2. 黃芩:味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3. 葛根:味甘、微辛,性涼,入脾、胃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4. 柴胡:味苦、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5. 梔子:味苦、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6. 荊芥:味辛、微溫,入肺、肝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7. 牡丹皮:味苦、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8. 黑牽牛:味苦、寒,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通便、消腫止痛等功效。

  9.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滋陰、解毒殺蟲等功效。

  10. 芒硝:味鹹、苦,性寒,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升麻飲的功效與作用:

升麻飲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高燒煩躁、口渴不止等症狀。此外,升麻飲還具有以下功效:

  1. 發汗解表:升麻、柴胡、荊芥等藥材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以幫助機體祛除風邪熱邪,緩解感冒發燒的症狀。

  2. 清熱瀉火:黃芩、黃連、梔子等藥材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幫助機體祛除熱毒,緩解高燒煩躁、口渴不止等症狀。

  3. 生津止渴:葛根、麥冬等藥材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幫助機體補充津液,緩解口渴的症狀。

升麻飲的用法與用量:

升麻飲的用法與用量如下:

  1. 口服:將升麻飲製成湯劑,每日1劑,分2次服用。

  2. 外用:將升麻飲製成洗劑或藥膏,外敷患處,每日1次。

升麻飲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升麻飲的禁忌與注意事項如下: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2. 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升麻飲。

  3. 服用升麻飲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總結:

升麻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升麻、黃芩、葛根、柴胡、梔子、荊芥、牡丹皮、黑牽牛、黃連、芒硝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高燒煩躁、口渴不止等症狀。升麻飲的用法與用量應遵照醫生指示,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傳統服藥法


升麻1兩,寒水石(碎)1兩,蛇蛻皮5寸(細切,微炒),龍膽1兩,鈎藤1兩(銼),蚱蟬(炙,去翅足)3枚,鐵粉(研)3分,黃芩(去黑心)3分。
上為粗末。
3-4歲兒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放溫,1日3-5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黃芩、葛根、柴胡、梔子、荊芥、牡丹皮、黑牽牛、黃連、芒硝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傷寒煩躁、大渴飲水不休等症狀。其中,升麻具有升清降火、解表透暑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荊芥具有疏散風熱、透疹解毒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黑牽牛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便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芒硝具有清熱利水、通便瀉下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相關疾病


癲癇口乾口渴心情煩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嘴唇紅腫

相同名稱方劑


升麻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二。 組成:升麻1兩,桂(去粗皮)3分,木通(銼)2兩,防風(去叉)1兩半。 主治:傷寒失音不語,神志昏冒。

升麻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八。 組成:升麻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犀角(鎊)半兩,龍膽1分,青竹皮1分,葛根(銼)1分,薏苡仁半兩,甘草(炙,銼)半兩。 主治:脾胃有熱,風冷相乘,唇腫生核疼痛。

升麻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一。 組成:升麻1兩,寒水石(碎)1兩,蛇蛻皮5寸(細切,微炒),龍膽1兩,鉤藤1兩(銼),蚱蟬(炙,去翅足)3枚,鐵粉(研)3分,黃芩(去黑心)3分。 主治:小兒風熱發癇。

升麻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升麻(銼)1分,黃芩(去黑心)1分,葛根(銼)1分,柴胡(去苗)1分,山梔子仁1分,荊芥穗1分,牡丹皮1分,黑牽牛1分,黃連(去須)1錢,消石(研)1錢。 主治:傷寒煩躁,大渴飲水不休。

升麻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七。 組成:升麻半兩,黃連(去須)半兩,羚羊角(鎊)半兩,玄參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葛根(銼)半兩,大黃(銼)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甘菊花半兩,人參3分,甘草(炙,銼)1分,知母1分。 主治:口內生瘡,齒跟肉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