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坤丸

PEI KU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4%
肝經 14%
胃經 7%
大腸經 4%
膽經 3%
三焦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培坤丸方劑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培坤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氣陷、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症,如久瀉不止、脫肛、子宮下垂等。黃耆補氣固表,可以改善脾胃虛弱,提升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協調藥性:培坤丸方劑中包含多種藥材,如黨參、白朮、茯苓等。黃耆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黃耆可以增強黨參補氣的效果,並與茯苓共同利水消腫。

培坤丸中添加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培坤丸以補腎填精、培補元氣為主,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不足,難以滋養腎精。白朮健脾益氣,能提高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腎精的生成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增強補腎填精的效果。
  2. 固本培元:白朮性溫,可溫陽補氣,固本培元。培坤丸用於治療腎虛虧損,氣虛乏力等症。白朮溫陽補氣,可以改善腎陽不足,提高腎臟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使補腎效果更加持久有效。

培坤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理氣解鬱,健脾消食。對於脾胃虛弱,氣滯食積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陳皮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燥濕化痰: 陳皮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幫助脾胃排除濕氣,改善痰多、咳嗽等症狀。

總而言之,陳皮在培坤丸中起到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氣滯食積、痰濕阻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培坤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養血,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培坤丸主要針對女性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當歸正好可以改善氣血不足,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經期疼痛。
  2. 滋陰潤燥,潤腸通便: 當歸還具滋陰潤燥、潤腸通便的作用。培坤丸中常加入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如生地黃、熟地黃等,當歸可協同這些藥材,共同改善陰虛體質,緩解便祕等症狀。

培坤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培坤丸主治腎虛血瘀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昏目眩等症狀,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瘀,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川芎還具有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的作用。腎虛常伴隨肝氣鬱結,川芎可疏肝理氣,使氣血運行通暢,進而改善腎虛症狀。

培坤丸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養血,柔肝止痛: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能滋陰養血,柔肝止痛。培坤丸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白芍的滋陰養血功效,可改善因肝腎不足而導致的症狀。
  2. 緩解瘀血,調節血循: 白芍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疼痛。培坤丸中常加入白芍,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血瘀引起的症狀。

培坤丸中加入砂仁,主要是為了其 溫脾胃、助消化、行氣止痛 的功效。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化濕消食,行氣止痛。培坤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砂仁加入其中,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腹痛,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培坤丸中包含沙參,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潤肺:沙參味甘性涼,入肺經,具有養陰潤肺之效。培坤丸主要用於治療肺虛咳嗽、津液不足等症狀,沙參有助於滋養肺陰,緩解肺燥咳嗽,並促進津液生成,改善口乾舌燥等問題。
  2. 補脾益氣:沙參亦可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之效。培坤丸也常用於脾虛氣弱、食慾不振等症狀,沙參可以補益脾胃,促進食慾,提高機體抵抗力。

綜上所述,沙參在培坤丸中起到滋陰潤肺、補脾益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肺虛、脾虛等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培坤丸中含有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腎,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培坤丸旨在滋補腎氣,固腎止遺,而茯苓可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腎氣的恢復,並防止濕邪困脾,影響腎氣運化。
  2. 益氣養心,安神定志:茯苓亦有益氣養心,安神定志的作用。培坤丸針對腎虛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茯苓的安神作用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緩解心神不寧。

培坤丸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寧心安神: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酸棗仁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更有效地改善心脾虧虛所致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2. 滋陰養血: 酸棗仁還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緩解因心血不足導致的虛煩不寐、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症狀。對於培坤丸所針對的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等病症,酸棗仁可起到滋陰補血、緩解症狀的作用。

培坤丸方劑中含有麥門冬,主要是因為麥門冬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滋養肺陰,潤燥止咳。培坤丸主治肺虛燥咳、津液不足、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等症。麥門冬在方中能起到滋養肺陰,緩解肺燥,生津止渴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滋陰潤肺、培補心脾的功效。

培坤丸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腎固精: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其能補益腎氣,固精止遺,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遺精滑精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改善腰膝痠軟:杜仲能補益肝腎,強健筋骨,對於腰膝痠軟、腿腳乏力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培坤丸中加入杜仲,有助於增強藥效,改善患者腰膝痠軟的症狀。

培坤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環:桃仁具有破血行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運行,有助於消除瘀血,改善因血瘀導致的症狀。
  2. 潤腸通便,緩解便祕:桃仁亦有潤腸通便之效,能緩解因血瘀導致的便祕,促進排便,改善腸道功能,進一步改善氣血運行。

因此,在培坤丸方劑中加入桃仁,能起到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於因血瘀導致的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培坤丸中加入艾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宮散寒:艾葉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因寒邪入侵導致的宮寒、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艾葉能溫暖子宮,驅散寒氣,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
  2. 活血化瘀:艾葉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痛經、經量少等問題。

因此,培坤丸中加入艾葉,旨在溫宮散寒、活血化瘀,以達到治療女性婦科疾病的效果。

培坤丸中包含山藥,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脾益腎: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潤燥的功效。培坤丸旨在滋補腎氣,固攝精血,而山藥能補益脾腎,為藥方提供基礎的滋補作用。
  2. 健脾固精: 脾主運化,腎主生殖,脾腎虛弱會導致精氣不足,而山藥能健脾益氣,固腎精,有助於提升腎臟的功能,從而達到固攝精血的目的,與培坤丸的功效相輔相成。

培坤丸中加入遠志,主要是因其具有安神解鬱的功效。

遠志味甘苦,性溫,歸心、肺經,能疏肝解鬱、安神定志。方中以其疏解肝鬱,通暢心氣,並能安撫心神,改善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培補心氣,安神定志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症。

培坤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補腎:熟地黃性溫,味甘、微苦,歸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培坤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精虧、腰膝酸軟、耳鳴目眩等症,熟地黃能補腎陰,填精髓,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二、制約藥性:培坤丸中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性熱燥烈,容易引發燥熱,而熟地黃性偏涼,能夠制約這些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培坤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固腎斂精:五味子味酸收斂,性溫,入肺、腎經,能補腎固精,收斂元氣。培坤丸主治腎虛精虧,故以五味子固攝精氣,防止腎氣外泄。
  2. 益氣生津:五味子具有益氣生津之效,可改善腎虛所致的氣虛乏力、口乾舌燥等症狀。配合培坤丸其他藥材,能增強補腎效果,提高患者體質。

總之,五味子在培坤丸中發揮固腎斂精、益氣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精虧的症狀,增強治療效果。

培坤丸方劑中含有「酥」,指的是「酥炙」處理過的藥材,例如熟地黃、山藥、茯苓等。

「酥」指的是將藥材以文火慢炒至微黃焦脆,達到「酥脆」的狀態。此處理方式可以有效減低藥材的寒性,增加其燥性,同時也能使藥材更容易消化吸收,提高藥效。

以熟地黃為例,酥炙後其滋陰補血的功效更顯著,同時也能減緩其滋膩的副作用。因此,培坤丸方劑中加入酥炙過的藥材,可以有效地改善藥效,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培坤丸」介紹

「培坤丸」中藥方劑是以黃耆、白朮、陳皮、當歸、川芎、白芍、砂仁、沙參、茯苓、酸棗仁、麥門冬、杜仲、桃仁、艾葉、山藥、遠志、熟地黃、五味子、酥組成,主治功效是:婦女月經不調,白帶或紅帶下,子宮發炎,身體睏倦、四肢無力,腹痛、四肢冰冷等症狀。

組成藥材介紹

**艾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沙參:**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酸棗仁:**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總結

中藥方劑「培坤丸」以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調理月經、活血化瘀、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等功效,對於婦女月經不調,白帶或紅帶下,子宮發炎,身體睏倦、四肢無力,腹痛、四肢冰冷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在使用「培坤丸」之前,應先諮詢中醫師,以確定是否適合服用。

傳統服藥法


炙黃耆3斤,白朮3斤,炙草8兩,廣陳皮2斤,當歸5斤,川芎1斤,杭芍1斤,揀砂仁9兩,北沙參1斤,雲茯苓2斤,棗仁2斤,寸冬2斤,杜仲(炒)2斤,核桃仁1斤4兩,蘆巴子2斤8兩,醋炒艾葉1斤,元肉2斤,山藥2斤,遠志肉4兩,熟地黃4斤,五味子8兩,酥油4兩。
上藥各為細末,以酥油溶拌微炒,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次3錢,黃酒或白開水送下。
中熱肝鬱者不宜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白帶腹痛月經不調陰道炎胰臟炎子宮發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培坤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 組成:炙黃耆3斤,白朮3斤,炙草8兩,廣陳皮2斤,當歸5斤,川芎1斤,杭芍1斤,揀砂仁9兩,北沙參1斤,雲茯苓2斤,棗仁2斤,寸冬2斤,杜仲(炒)2斤,核桃仁1斤4兩,蘆巴子2斤8兩,醋炒艾葉1斤,元肉2斤,山藥2斤,遠志肉4兩,熟地黃4斤,五味子8兩,酥油4兩。 主治:婦人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子宮炎,身困肢懶,腹痛肢冷各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