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臟內托散
QING ZANG NEI TU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清臟內託散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固本,增強體質: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益氣補脾,扶助正氣,提升患者的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避免病邪纏綿不愈。
- 緩解藥物毒性: 清臟內託散以清熱解毒為主,但部分藥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人參能緩解藥物的副作用,保護患者的臟腑,防止藥物過於峻猛而傷正氣。
綜上所述,人參的加入,既能增強體質,又能緩解藥物毒性,在清臟內託散中起到平衡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清臟內託散中包含黃耆,主要源於其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功效。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清臟內託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氣陷、清熱解毒、託毒生肌,而黃耆的補氣昇陽功效可以增強脾胃功能,固表止汗則可防止毒邪外泄,從而促進機體恢復。同時,黃耆還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緩解毒素淤積帶來的腫脹。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清臟內託散主要針對臟腑積熱、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病症,當歸能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積熱、化解瘀滯,達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效。
- 引藥入血,增強療效:當歸味甘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引藥入血的作用。清臟內託散中其他藥物大多偏於清熱解毒,而當歸可將藥力引導至血分,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療效。
清臟內託散中包含川芎,主要是由於川芎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並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清臟內託散多用於治療腸胃積滯、腹痛等症狀,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緩解腹痛。
- 升清降濁,解毒消腫: 川芎能升提清陽之氣,下降濁陰之氣,並具有解毒消腫之效。清臟內託散旨在清除腸胃積滯,改善氣血運行,川芎的升清降濁作用有助於促進體內氣血流通,減輕腸胃負擔。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理氣燥濕: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的功效。清臟內託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胃不和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陳皮可理氣燥濕,健脾化濕,有助於緩解濕熱內蘊,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腹痛、泄瀉等症狀。
- 調和藥性:清臟內託散中可能含有寒涼性質的藥物,陳皮加入後,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寒涼過度,損傷脾胃陽氣,更利於藥效發揮。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其「調和諸藥」與「緩和藥性」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功效。在清臟內託散中,甘草能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烈,以免損傷脾胃,並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物的功效。
此外,甘草還能緩解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因此,甘草在清臟內託散中扮演著重要的協調和保護作用。
清臟內託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清臟內託散旨在清熱解毒,瀉火燥濕,而黃連正是達到此目的的重要藥材。
- 抑制細菌,促進癒合: 黃連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繁殖,同時促進傷口癒合。清臟內託散治療的病症多與細菌感染或炎症有關,黃連的抗菌功效能有效控制病情,促進康復。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其能清解臟腑實熱,涼血止血,並滋陰潤燥,改善因熱盛傷陰引起的內熱、口渴、便祕等症狀。
- 滋陰補血: 生地黃入心、肝、腎經,能滋陰補血,緩解因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故清臟內託散中加入生地黃,可起到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雙重作用,有效改善因熱盛傷陰、血虛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清臟內託散方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涼血止痛:赤芍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之效。方中使用赤芍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因熱毒內蘊而導致的腹痛、血便等症狀。
- 活血化瘀:赤芍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加入赤芍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清除積聚在腸道中的毒素和瘀血,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白朮,是基於其健脾燥濕、固腸止瀉的功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固腸止瀉,並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清臟內託散主治脾虛濕盛、內蘊濕熱,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白朮的加入,既能健脾燥濕,去除脾胃濕邪,又能固腸止瀉,緩解腹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清臟內託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清臟內託散主治濕熱蘊積、脾胃不和,黃芩可清熱瀉火,燥濕止瀉,有效控制病邪的發展。
- 解毒止痢: 黃芩還具有解毒止痢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狀。清臟內託散中加入黃芩,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止痢止瀉的功效,幫助患者更快康復。
清臟內託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獨活性溫,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清臟內託散主治濕熱阻滯、氣血瘀阻所致的腸胃、肝膽等臟腑病症,獨活可有效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清熱除濕、止痛的效果。
- 配伍增效:獨活與清臟內託散其他藥材如蒼朮、厚朴等配伍,可協同增強其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枳殼,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積、寬胸散結的功效,達到以下目的:
- 促進腸胃蠕動: 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食積滯,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 疏肝理氣: 枳殼又具疏肝理氣作用,可解除肝氣鬱結,緩解胸悶、脅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全面調治臟腑氣機失調。
因此,枳殼在清臟內託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肝氣鬱結等問題,促進其身體恢復健康。
清臟內託散方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清臟內託散治療的是內風濕邪引起的諸痛,而白芷可幫助祛除風寒,打通經絡,緩解疼痛。
- 燥濕止癢:白芷亦有燥濕止癢之功,可有效改善因濕邪入侵而導致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清臟內託散的組成中包含多種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藥物,白芷的加入可增強整體療效。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風解表,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作用。清臟內託散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血瘀內阻等病症,而風邪常常為病之先導,或伴隨病程出現,防風可協助祛除外邪,防止病情加重。
- 調和藥性: 清臟內託散多以苦寒藥物為主,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防風性溫,可緩解藥物寒性,避免過於寒涼,達到藥性協調的作用,使藥物療效更佳。
清臟內託散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效。方劑中加入牡丹皮,可針對因熱毒壅滯而導致的內熱、發熱、口渴、咽痛、便祕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
-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牡丹皮還具有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牡丹皮,可緩解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胸悶、脅痛、心煩易怒等症狀,促進氣血流通,使整體狀態趨於平和。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血:槐花性涼,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效。其能抑制腸道出血,並促進腸道黏膜修復,減輕內熱及腸道炎症。
- 瀉火解毒:槐花亦能清熱瀉火,解毒利濕,對於因內熱引起的腸道積熱、腹痛、便血等症狀,具有較好療效。
綜上所述,槐花在清臟內託散中起着涼血止血、瀉火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更好地達到清熱解毒、止血止瀉之功效。
清臟內託散方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疏散風熱,升舉陽氣: 升麻性微寒,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解表之功。清臟內託散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濕熱所致的邪熱內蘊,升麻可疏散外邪,並將鬱積於內的熱邪向上引導,使之透發於外,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 升提中氣,止瀉止痢: 升麻能升提中氣,固護脾胃,對於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清臟內託散中加入升麻,有助於固護脾胃,防止邪熱下陷,進一步提升療效。
清臟內託散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行氣止痛:烏藥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疏通氣滯,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清臟內託散主治腸胃濕熱、積滯內阻所致的腹痛、腹瀉、噁心等,烏藥可幫助理氣消積,緩解腸胃不適。
二、 溫陽散寒:烏藥還具有一定的溫陽散寒作用,可溫暖脾胃,改善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清臟內託散中可能加入烏藥以協同其他藥物,溫陽散寒,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臟內托散」
清臟內托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治療臟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其組成藥物包括:
- 人參:補氣、益氣、生津止渴、增強免疫力。
- 黃耆:補氣、固表、利水消腫、增強免疫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美容養顏。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止痛。
- 陳皮:理氣、行氣、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止咳平喘、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斂瘡、止瀉。
-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退熱、瀉火。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降低血壓、活血化瘀。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槐花: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清臟內托散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臟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熱毒、血瘀、風寒濕痹等。
清臟內托散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或遵醫囑服用。
清臟內托散的禁忌症: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臟內托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陳皮、甘草、黃連、生地、赤芍、白朮、黃芩、獨活、枳殼、白芷、防風、牡丹皮、槐花、升麻、烏藥。 主治:臟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