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童酒
Huantongjiu | 更多圖表
此方劑「還童酒」中,熱性藥物包含:熟地黃、當歸、肉桂、茴香、烏藥、五加皮。這些藥物多有溫補陽氣、活血散寒之效。其中,熟地黃滋陰補血,但經炮製後性偏溫,當歸補血活血,性溫,肉桂大熱,溫陽散寒,茴香溫中散寒,烏藥辛溫,行氣散寒,五加皮則可祛風濕、壯筋骨,性溫。
寒性藥物則有:生地黃、萆薢、羌活、獨活、川牛膝、秦艽、蒼朮、陳皮、續斷、麥門冬、枸杞子、牡丹皮、木瓜。這些藥物多有清熱、滋陰、祛濕、舒筋之效。其中,生地黃清熱涼血,萆薢祛風濕,羌活、獨活可祛風止痛,川牛膝活血通經,秦艽祛風濕,蒼朮燥濕健脾,陳皮理氣燥濕,續斷補肝腎,麥門冬滋陰潤燥,枸杞子滋補肝腎,牡丹皮清熱涼血,木瓜舒筋活絡。
從整體來看,此方劑熱性藥物佔據較明顯的優勢,其「熱性指數」為17,而「寒性指數」為10。雖然方中包含不少寒性藥材,然而,熱性藥物的數量與作用強度均較強,因此,整體而言,此方劑的藥性偏溫熱。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3%
肺經 10%
膀胱經 9%
心經 8%
膽經 2%
根據還童酒的經絡歸屬與比例,從經絡辨證角度分析如下:
此方劑主要針對肝經、腎經、脾經、胃經、肺經、膀胱經、心經等經絡的異常進行調理。其中,肝經的影響最為顯著(比例0.22),顯示此方劑對於肝經相關的病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能是肝經的虛證或實證,如肝氣鬱結、肝陰不足、肝血虛等。
其次是腎經(比例0.165)及脾經(比例0.16),這表示此方劑也同時關注腎的陰陽氣血失調,以及脾的運化功能。腎經相關的病症如腎陰虛、腎陽虛等,脾經相關的病症如脾氣虛、脾陽虛等,都可能是此方劑的治療範圍。
胃經(比例0.134)的影響也不小,說明此方劑也考量到胃的受納功能及氣機運行。胃經失調可能表現為胃痛、消化不良等。
肺經(比例0.108)、膀胱經(比例0.098)與心經(比例0.089)也有一定的比例,意味著此方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顧肺氣的宣發、肅降功能,膀胱的氣化功能及心主血脈、神志的功能。
膽經的比例(0.026)相對較低,表示此方劑對膽經的影響較小,可能不是主要的治療方向。
綜上所述,還童酒主要適用於肝、腎、脾、胃、肺、膀胱、心等經絡的氣血陰陽失調,但其中以肝經、腎經、脾經的影響最為顯著。具體病症還需結合臨床表現進行辨證分析。
主治功效
- 補益肝腎:熟地和生地可以滋陰補血,促進肝腎功能,適合於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
- 強筋骨:牛膝、斷續等配方能夠增強骨骼強度,特別適合年長者或運動愛好者。
- 活血化瘀:當歸、丹皮等中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瘀的情況,有助於經血不調或產後恢復。
- 滋陰補血:枸杞、麥冬等可潤肺生津,適合氣血兩虛者,改善疲勞感。
- 驅風活經絡:羌活、獨活可緩解風寒,舒筋活絡,對於風寒引起的疼痛療效明顯。
傳統服藥法
熟地3兩,生地4兩,全當歸4兩,川萆薢2兩,羌活1兩,獨活1兩,淮牛膝2兩,秦艽3兩,蒼朮2兩,塊廣皮2兩,川斷2兩,麥冬3兩,枸杞2兩,川桂皮5錢,小茴香1兩,烏藥1兩,丹皮2兩,宣木瓜2兩,五加皮4兩。
如加蘄蛇、虎骨更妙。
久飲能添精補髓,強壯筋骨,驅風活經絡,大補氣血。
上絹袋盛貯,用陳酒五十斤,好燒酒亦可,湯煮三炷香,埋土中七日。
早、晚飲3-5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禁忌人羣:
-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患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或有酒精過敏史者應避免使用。
適量為宜:
- 中藥酒雖有多種益處,但不宜過量飲用。建議按照建議的用量進行飲用,以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藥酒存放:
- 製作的藥酒應存放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以保持其藥效。
顧及個體差異:
-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中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
- 在使用其他藥物或進行治療時,應告知醫生使用藥酒的情況,避免藥物間的相互影響。
相同名稱方劑
還童酒, 出處:《回生集》卷上。 組成: 還童酒(《回生集》卷上。)出處:《回生集》卷上。組成:熟地3兩,生地4兩,全當歸4兩,川萆薢2兩,羌活1兩,獨活1兩,淮牛膝2兩,秦艽3兩,蒼朮2兩,塊廣皮2兩,川斷2兩,麥冬3兩,枸杞2兩,川桂皮5錢,小茴香1兩,烏藥1兩,丹皮2兩,宣木瓜2兩,五加皮4兩。主治:久飲能添精補髓,強壯筋骨,驅風活經絡,大補氣血。 。 主治:久飲能添精補髓,強壯筋骨,驅風活經絡,大補氣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