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僻巽錠子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組成之一是天南星。天南星以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首先,天南星具有很強的祛風化痰作用,對於治療咳嗽、痰多等症狀尤為有效。其次,天南星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體內經絡不通所引發的疼痛。這些特性使得天南星在僻巽錠子的方劑中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能夠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此外,天南星還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對於由外邪引起的各種不適都有良好的調理效果。綜合來看,天南星的加入使得僻巽錠子的療效更加全面,既能對抗外在的風邪,又能調理體內的痰濁,從而實現更佳的治療效果。
僻巽錠子方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溫,性微寒,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之效。僻巽錠子治療的症狀多與風寒有關,例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皮膚風疹瘙癢等。防風可以幫助驅散風寒,緩解這些症狀。
-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可能偏寒或偏燥,防風則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為溫和,避免副作用。
總之,防風在僻巽錠子方中發揮著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以及調和藥性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僻巽錠子方劑中含有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的功效。僻巽錠子可能針對寒邪凝滯、脾胃虛寒所致的症狀,如腹痛、嘔吐、泄瀉等,乾薑可溫中散寒,改善脾胃功能。
- 助藥力:乾薑具有引藥入經的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療效。僻巽錠子中可能存在其他寒性藥物,乾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性,促進藥效的發揮。
僻巽錠子方劑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白附子性溫,味辛,入肺、脾、腎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白附子可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 消痰定喘: 白附子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肺氣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白附子可起到化痰定喘的功效。
因此,僻巽錠子方劑中加入白附子,可以發揮祛風止痛、消痰定喘的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僻巽錠子方中包含牛黃,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牛黃為牛膽囊結石,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可瀉火解毒,尤其針對熱毒壅盛、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同時,牛黃亦能開竅醒神,對昏迷不醒、神志不清、言語含糊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在僻巽錠子方中加入牛黃,可發揮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病症。
僻巽錠子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烏頭。烏頭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烈的藥性,主要用於驅風散寒和止痛。其性味辛熱,能夠有效地改善由寒冷引起的筋骨疼痛及風濕症狀。在僻巽錠子的配方中,烏頭的使用是為了增強方劑的暖身效果,特別適合於那些體質虛寒或受寒邪侵擾的人羣。
然而,烏頭的毒性不容忽視,使用時必須謹慎。因此,方劑的調配需考量劑量及搭配其他藥材,以減少其毒性並提高療效。通常,烏頭會與一些可以中和其毒性的藥物一同使用,以達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效果。僻巽錠子的整體組合顯示了中醫在處方中的智慧,展現了藥材選取的講究,以達到治療風濕病、關節痛等症狀的目的。
僻巽錠子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僻巽錠子主治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齦腫痛等症,白芷可有效疏散頭面部的風寒之邪,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生肌斂瘡: 白芷亦具有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僻巽錠子中,白芷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消散炎症,促進組織修復的效果。
總而言之,白芷在僻巽錠子方劑中,發揮着疏風通竅、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風寒頭痛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僻巽錠子方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 的作用。
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具有清利頭目、疏散風熱、止癢止痛的功效。僻巽錠子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而薄荷可以有效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並能緩解頭痛、咽喉腫痛等不適,因此被納入方劑中,以增強其療效。
僻巽錠子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僻巽錠子多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而木香能疏通氣機,緩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故為方中必備之藥。
- 燥濕健脾: 木香亦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內困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僻巽錠子中常與其他健脾藥物搭配使用,以加強健脾效果,提升療效。
「僻巽錠子」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的功效。僻巽錠子方劑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白朮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氣血虛弱。
- 燥濕化痰:白朮同時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僻巽錠子方劑可能含有其他清熱化痰的藥物,白朮的燥濕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祛除痰濕,改善呼吸系統疾病。
僻巽錠子方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僻巽錠子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或痰濕阻肺之症。茯苓可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氣排出體外,有助於消除濕邪,改善症狀。
- 健脾益氣:茯苓同時具有健脾益氣之效。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濕邪困脾,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氣虛。茯苓可健脾益氣,補益脾胃,增強其運化功能,從而促進水濕的代謝,改善症狀。
僻巽錠子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益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僻巽錠子多用於治療虛損乏力、氣血不足等病症,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調和藥性:僻巽錠子中可能含有寒涼或苦燥的藥物,人參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於傷陽,或苦燥之品過於耗氣,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療效發揮。
僻巽錠子中含有硃砂,這與其治療目的息息相關。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古人認為,硃砂能鎮心安神,平肝熄風,對於治療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有良好效果。此外,硃砂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病、瘡瘍腫毒等。因此,僻巽錠子中加入硃砂,正是為了發揮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僻巽錠子方中包含麝香,主要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對於昏迷、神志不清、心悸等症,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痺痛等症。
僻巽錠子方中添加麝香,正是利用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特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僻巽錠子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化痰止咳: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化痰止咳、解痙平喘的功效。僻巽錠子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白僵蠶可有效化解痰液,緩解呼吸道阻塞,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清熱解毒: 白僵蠶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僻巽錠子中可能存在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與白僵蠶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
僻巽錠子中加入冰片,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
-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有助於提升藥效。
因此,僻巽錠子中加入冰片,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僻巽錠子方劑功效主治分析
根據《銀海精微》孫思邈所載,僻巽錠子主治「肝膽受風,痰盛,瞳人開大,眼不收而展縮者;及小兒通睛,瞳人闊大」。其治療原理,可從藥物組成分析:
1. 清熱解毒,散風除痰: 方中包含牛黃、紅硃砂、薄荷、白僵蠶等清熱解毒、散風除痰之品。牛黃清熱解毒,鎮驚安神,可熄肝火;紅硃砂清熱解毒,安神定志,可平肝陽;薄荷清熱解毒,疏肝解鬱,可疏散肝經鬱熱;白僵蠶散風除癢,清熱解毒,能祛除風邪。此四藥合用,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散風除痰之效,針對肝膽受風所致的炎症反應及痰濁壅滯。
2. 活血散瘀,通絡止痛: 方中紅烏頭活血散瘀,止痛消癥,可改善肝經氣血瘀滯;麝香開竅醒腦,散結止痛,可通利經絡,改善眼部疼痛及視力障礙。 此二藥合用,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眼部血流,緩解疼痛和視力問題。
3. 溫陽散寒,化痰止咳: 幹薑溫胃散寒,暖肝散結,可溫通肝陽,驅除寒邪;天南星、白附子化痰散結,止痛散癥,能祛除痰濁;白芷排風散寒,消炎止痛,可溫經散寒。此組藥物針對寒邪客肝,痰濁壅滯的情況,溫陽散寒,化痰止咳,從根本上解決病因。
4. 健脾益氣,調和氣血: 方中加入人參補氣固本,養生益智,補益正氣;白朮健脾益氣,化溼止瀉,健運脾胃,以化痰濕;茯苓利水滌痰,安神養心,有助於運化水濕,消除痰濁。此組藥物益氣健脾,調和氣血,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進一步增強抗病能力。
總結: 僻巽錠子通過清熱解毒、散風除痰、活血散瘀、溫陽散寒及健脾益氣等多重作用機制,協同治療肝膽受風所致的瞳人開大、眼不收展縮等症狀。方中藥物配伍精當,標本兼治,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思想。 尤其針對痰盛、肝膽受風所致的瞳孔異常,藥物選擇上兼顧了清熱解毒、散風化痰、活血通絡等多方面功效,故能有效改善症狀。 小兒通睛,瞳仁闊大,也屬於本方適應症,其治療原理亦同。
傳統服藥法
牛膽南星7錢,防風3錢,乾薑3錢,白附子5錢,牛黃3分,川烏5錢,白芷5錢,薄荷5錢,木香5錢,白朮5錢,白茯苓5錢,人參5錢,朱砂1錢,麝香5錢,白僵蠶20個(生用),片腦5分。
上為細末,冬用蜜2斤,甘草半斤煎作膏,稀稠得宜,將次藥末和作錠子,金箔為衣。約1錢1個,或7分1個,夏用麻黃1斤,甘草半斤,用水3-4碗砂鍋內煎至1鐘之時,入蜜1斤,緩緩熬煉,滴水內成珠,方將前藥搜和為丸,即作錠子也。
小兒急慢驚風,手足搐搦,金銀箔磨湯化下1錠;大人破傷風,酒化下3-4錠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用量不可過大。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僻巽錠子,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牛膽南星7錢,防風3錢,乾薑3錢,白附子5錢,牛黃3分,川烏5錢,白芷5錢,薄荷5錢,木香5錢,白朮5錢,白茯苓5錢,人參5錢,朱砂1錢,麝香5錢,白僵蠶20個(生用),片腦5分。 主治:痰盛,肝膽受風,瞳人開大,眼不收而展縮者;及小兒通睛,瞳人闊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