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頰散

HUAN JI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18%
心經 17%
肺經 13%
胃經 9%
腎經 6%
膽經 3%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緩頰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消腫散結: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消腫散結、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口舌生瘡、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天南星能起到消散腫塊、緩解疼痛的作用。
  2. 化痰止咳: 天南星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能有效清除痰液,緩解因痰阻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對於痰多粘稠、咳之不出者,天南星能起到化痰通竅的作用。

因此,緩頰散中加入天南星,能有效地消腫散結、化痰止咳,達到緩解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的目的。

緩頰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半夏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緩頰散所治療的病症多與濕熱蘊結、痰濁內阻相關,而半夏能燥濕化痰,解毒止癢,有助於緩解口腔黏膜炎症狀,如口舌生瘡、口角糜爛等。
  2. 消腫止痛:半夏除了燥濕止癢外,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引起的頰部腫痛,半夏能有效消腫止痛,加速康復。

總而言之,半夏在緩頰散中,一方面能燥濕化痰,止癢消腫,另一方面能消腫止痛,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緩頰散方中含有烏頭,主要基於其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烏頭性溫,入足太陽膀胱經,可溫經散寒,通絡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導致的頰部腫痛、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烏頭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腫脹消退。因此,在緩頰散中加入烏頭,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溼邪侵襲或跌打損傷引起的頰部腫痛,起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

緩頰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面部腫脹、疼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腫痛。
  2. 通竅止痛: 川芎還具有通竅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解除面部經絡阻滯,緩解疼痛。對於面部疼痛,特別是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緩頰散中加入川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竅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面部腫痛有較好的療效。

緩頰散中使用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 白附子性溫,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口舌腫痛、腮腺炎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白附子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消除炎症和水腫,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白附子在緩頰散中可有效發揮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因風寒濕邪、外傷等因素導致的口舌腫痛、腮腺炎等疾病。

緩頰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消腫: 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消腫的功效。緩頰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外襲引起的頰部腫痛,而防風能有效驅散風寒,緩解疼痛,並促進腫脹消退。
  2. 通絡止痛,活血化瘀: 防風入肝經,可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緩頰散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可更有效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防風在緩頰散方劑中起到疏風散寒、止痛消腫、通絡活血的作用,是治療風寒外襲引起的頰部腫痛的重要組成部分。

緩頰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由於風濕、陰寒導致的面部不適或疼痛。方劑中的雄黃,雖然在現代醫學中因其含有砷而受到一些爭議,但在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認為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其辛熱的特性可以有效驅逐寒邪,減輕疼痛,特別是在面部和頸部的病症中,能夠迅速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腫脹。因此,雄黃在緩頰散的組成中,主要是通過溫陽祛寒、解毒消腫來達到療效。當然,使用雄黃時必須謹慎,確保用量合適,並注意患者的體質及反應。此外,對於某些特定的羣體,如孕婦或有特殊過敏史的人,則需要更為謹慎。而這樣的搭配也彰顯了中醫在用藥方面的獨特智慧和經驗,強調了辨證施治的重要性。

緩頰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因虛火內旺而導致的面頰潮紅、口舌燥燥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了硃砂,這是因為硃砂性涼,味甘、苦,主要用於清熱安神、鎮靜的作用。傳統中醫認為,硃砂具有清心火的功效,能夠有效緩解虛火引起的面部潮紅與不適感,並且有助於維持情緒的穩定。

硃砂中含有的汞成分,其特性可促進血液循環,調理氣血,從而改善因虛火上升所引起的各種不適,輔助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此外,硃砂的清涼特性能夠對抗陽熱,達到降火的效果,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舒適的體驗。因此,將硃砂納入緩頰散的配方之中,是根據其在治療上所需的特定藥效與功能,進一步增強了整體方劑的 therapeutic 作用。

緩頰散中包含牛黃,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鎮痛止癢之效。

牛黃為牛膽結石,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強,可散瘀止痛,且能消腫止癢。

緩頰散治療口瘡、頰腫等症,牛黃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效果。

緩頰散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透骨止痛: 麝香性溫,氣味辛香,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頰部腫痛,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者,麝香可透過開竅透骨的作用,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2. 引藥入藥: 麝香氣味濃鬱,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提高藥效。在緩頰散中,麝香可以引導其他藥物深入頰部,更有效地消炎止痛,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緩頰散

緩頰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等功效。其組成包括:

  1.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2.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3.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4.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5. 白附子:性溫,具有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的功效。可散寒化痰、祛風除濕,適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等寒痰阻滯引起的症狀;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可疏通痰凝、消散結節,適用於瘰癧痰核、毒蛇咬傷等痰結氣滯引起的症狀;具有定驚搐的作用,可鎮靜安神、平息痙攣,適用於癲癇、驚厥等神經系統疾病。

  6.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7.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8.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9. 牛黃:具有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等傳統代功效。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清熱解毒力強,能清心瀉火、化痰熄風,常用於咽喉腫痛、潰爛及癰疽療毒等。此外,牛黃還能鎮靜安神,對治療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10.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主治功效

  1. 中風口噤:中風病人緊閉著牙關,無法言語或進食。

  2. 婦人洗頭中風:婦女在洗頭時突然中風,牙關緊閉。

  3. 牙關緊急:牙齒咬緊,無法張開。

  4. 小兒急慢驚風:小兒因受驚嚇或其他原因,突然昏迷或抽搐的病症。

總結

緩頰散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可以治療中風口噤、婦人洗頭中風、牙關緊急、小兒急慢驚風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1枚(重半兩者,用酒同生薑自然汁浸49日,切破,焙乾),半夏(亦如天南星浸,切,焙乾)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芎藭半兩,白附子(炮)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雄黃(研)半兩,丹砂(研)半兩,牛黃(研)1分,麝香(研)1分。
上藥前六味為細末,入雄黃以下四味,同研勻。
每服半錢,溫酒調下;如小兒急慢驚風,薄荷湯調下1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劑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本方劑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四肢抽搐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緩頰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 組成:天南星1枚(重半兩者,用酒同生薑自然汁浸49日,切破,焙乾),半夏(亦如天南星浸,切,焙乾)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川芎半兩,白附子(炮)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雄黃(研)半兩,丹砂(研)半兩,牛黃(研)1分,麝香(研)1分。 主治:中風口噤,及婦人洗頭中風,牙關緊急,小兒急慢驚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