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胃經 16%
心經 15%
脾經 13%
肺經 7%
腎經 6%
三焦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小腸經 2%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排經散

整體功效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主治

婦人38-39歲,經水斷絕,腹中有塊疼痛,頭暈眼花,飲食不思,氣血兩虛,惡血不散。

婦人38-39歲,經水斷絕,腹中有塊疼痛,頭暈眼花,飲食不思,氣血兩虛,惡血不散。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莪朮1錢,玄胡索1錢,熟地1錢,枳殼1錢(麩炒),青皮1錢,白朮1錢(蜜炙),黃芩1錢,川芎5錢,山梔5錢(炒黑),小茴香5錢,砂仁5錢,乾漆4錢(炒令煙盡),紅花4錢,香附(童便制)2錢,甘草(炙)2錢。
散瘀血,溫調血脈。
上為末。
每空心酒調下2錢。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當歸、莪朮、延胡索、熟地黃、枳殼、青皮、白朮、黃芩、川芎、梔子、茴香、砂仁、乾漆、紅花、香附、甘草等組成。

當歸、莪朮、延胡索、熟地黃、枳殼、青皮、白朮、黃芩、川芎、梔子、茴香、砂仁、乾漆、紅花、香附、甘草等均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因此,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38-39歲,經水斷絕,腹中有塊疼痛,頭暈眼花,飲食不思,氣血兩虛,惡血不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
月經稀少

相同名稱方劑

排經散, 出處:《竹林女科》卷一。 組成:當歸1錢,莪朮1錢,玄胡索1錢,熟地1錢,枳殼1錢(麸炒),青皮1錢,白朮1錢(蜜炙),黃芩1錢,川芎5錢,山梔5錢(炒黑),小茴香5錢,砂仁5錢,乾漆4錢(炒令煙盡),紅花4錢,香附(童便制)2錢,甘草(炙)2錢。 主治:散瘀血,溫調血脈。主治:婦人38-39歲,經水斷絕,腹中有塊疼痛,頭暈眼花,飲食不思,氣血兩虛,惡血不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減莪朮散

相似度 93%

小溫經湯

相似度 64%

四物調經湯

相似度 62%

和氣八物湯

相似度 62%

瀹經湯

相似度 60%

調經育子方

相似度 59%

潤經湯

相似度 57%

止經湯

相似度 57%

助陰孕子丸

相似度 5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