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天麻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有助於治療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與天麻、辰砂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 行氣開竅,疏散風寒: 川芎性辛溫,能行氣開竅,疏散風寒,有助於治療風寒襲腦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症狀。在辰砂天麻丸中,川芎可以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促進藥效發揮。
辰砂天麻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能有效改善中風、昏迷、癲癇等症狀,與方中天麻、辰砂等藥物協同作用,起到開竅醒神、止痙定驚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有助於改善腦血管循環,促進血瘀消散,進而改善腦部供血不足,減輕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
辰砂天麻丸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通絡: 白芷味辛溫,具有祛風通絡、止痛消腫的功效,與辰砂、天麻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風邪侵襲所致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助於緩解肝風內動、血脈瘀阻所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病症。
- 開竅醒神: 白芷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與天麻、川芎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神經傳導受阻而引起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有助於提高藥效,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辰砂天麻丸中包含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 活血化瘀: 天麻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活血化瘀的功效,與硃砂搭配使用,可增強鎮靜安神作用,並能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痛、眩暈等症狀。
辰砂天麻丸中硃砂的加入,能發揮其鎮心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並與天麻相輔相成,提高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辰砂天麻丸中加入白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鎮靜安神功效: 白附子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痙攣、鎮痛等功效。與天麻、辰砂等藥物相配伍,可加強鎮靜安神、平肝熄風之效,尤其針對肝風內動、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 緩解毒性,安全保障: 白附子雖有毒性,但適量使用,可有效緩解辰砂的毒性,並能加強辰砂的鎮靜安神作用,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辰砂天麻丸中加入天麻,是基於其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藥理作用。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止痙鎮痛的功效。
對於肝陽上亢、風痰內擾引起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天麻能有效平息肝陽、祛除風痰,達到鎮靜安神、止痛止痙的效果。因此,天麻成為辰砂天麻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有助於整體藥效的發揮。
辰砂天麻丸中加入天南星,是基於其祛風止痙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更佳的療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痙攣、散結消腫等功效。方中辰砂、天麻以鎮心安神、祛風止痙為主,天南星則可助其散風止痙、開竅醒神,進一步增強鎮靜、止痙效果,並有助於改善痰濁阻滯所致的頭暈、肢麻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天麻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諸風痰盛」及其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包括:
- 風痰上擾清竅:頭痛目眩、眩暈欲倒、恍惚健忘、神思昏愦(痰蒙心神)。
- 痰阻經絡:肢體疼倦、頸項拘急、手足麻痹(風痰流注筋脈)。
- 痰濕壅滯氣機:嘔哕惡心(痰阻中焦)、頭面腫癢(痰濕泛溢肌表)。
其功效強調「鎮養心神,擒截諸風,和流榮衛,滋潤筋絡」,顯示此方以「祛風化痰」為主,兼能安定心神、疏通氣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君藥:天麻、丹砂(辰砂)
- 天麻:「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本草綱目》),善平肝息風,針對頭暈目眩、肢體拘急等風動之症。
- 丹砂(辰砂):重鎮安神,清心定驚,治「恍惚健忘、神思昏愦」等心神不寧之象。
(2)臣藥:半夏、天南星、白附子
- 半夏+天南星: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專攻「痰盛嘔哕」。
- 白附子:祛風痰、逐頭面風濕,改善頭面腫癢、眩暈(引藥上行)。
(3)佐藥:蠍蛸、僵蠶、牛黃、硼砂、麝香
- 蠍蛸(全蠍)+僵蠶:搜風通絡,止痙止痛,針對手足麻痹、頸項拘急。
- 牛黃+麝香:開竅醒神,增強丹砂之安神效,且麝香通行十二經,助藥力透達。
- 硼砂:清熱化痰,防諸燥藥助火。
(4)使藥:荊芥湯送服
- 荊芥:辛散風邪,引諸藥外達表腠,協同祛風解表。
治療原理總析
此方以「風痰同治」為核心:
- 祛風:天麻、全蠍、白附子平息內風,解除經絡拘急。
- 化痰:半夏、南星、硼砂瓦解痰濁,從根源減少風動之因。
- 開竅安神:丹砂、牛黃、麝香組合,既鎮靜又醒神,調和心神紊亂。
- 通絡透表:僵蠶、荊芥疏通氣血,使痰風無所滯留。
特色:全方寒溫並用(如丹砂性涼,南星性溫),動靜結合(麝香走竄配天麻鎮靜),展現風痰證「標本兼顧」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丹砂半兩,天麻1兩,半夏(湯煮軟,焙乾)半兩,天南星半兩,蠍蛸1分(炒),白附子半兩,白僵蠶半兩(炒),牛黃半兩(研入),硼砂1分(研入),麝香1分(研入)。
鎮養心神,擒截諸風,和流榮衛,滋潤筋絡,開通關膈,肥密表腠。
上為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荊芥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祛風通絡的作用,風寒感冒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天麻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 組成:丹砂半兩,天麻1兩,半夏(湯煮軟,焙乾)半兩,天南星半兩,蠍蛸1分(炒),白附子半兩,白僵蠶半兩(炒),牛黃半兩(研入),硼砂1分(研入),麝香1分(研入)。 主治:鎮養心神,擒截諸風,和流榮衛,滋潤筋絡,開通關膈,肥密表腠。主治:心中風。
辰砂天麻丸, 出處:《局方》卷一。 組成:川芎2兩半,麝香(研)1兩1分,白芷1兩1分,辰砂(研,飛,一半入藥,一半爲衣)5兩,白附子(炮)5兩,天麻(去苗)10兩,天南星(齑汁浸,切,焙乾)20兩。 主治:除風化痰,清神思,利頭目。主治:諸風痰盛,頭痛目眩,眩暈欲倒,嘔噦惡心,恍惚健忘,神思昏憒,肢體疼倦,頸項拘急,頭面腫癢,手足麻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