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脾丸中加入白朮,乃因其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故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對於脾虛濕困、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白朮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更好地發揮補脾益氣、健運脾胃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補脾丸中加入赤石脂,其主要原因在於:
1. 收斂止瀉: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減少腸液分泌,並吸附腸道內多餘水分,有助於止瀉。
2. 補脾止瀉:補脾丸旨在補脾益氣,而赤石脂則能固澀腸道,防止脾氣外泄,協同補脾功效,達到止瀉效果。
因此,赤石脂的加入不僅能止瀉,更能與藥方其他成分協同作用,達到補脾止瀉的功效。
補脾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原因有二:
- 溫脾止瀉: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溫脾止瀉的作用,配合補脾丸中的其他藥物,增強其補脾健胃的效果。
- 降逆止嘔: 肉荳蔻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上逆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肉荳蔻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補脾丸中加入肉荳蔻,除了補脾健胃之外,還能溫脾止瀉、降逆止嘔,進一步提升藥效。
補脾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消積的功效。脾胃濕濁,則易導致脾胃氣滯,影響消化功能。厚朴可有效去除脾胃濕氣,化解痰濁,促進脾胃運化。
- 降逆止嘔: 厚朴可降逆止嘔,緩解脾胃不和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脾虛不運,易導致氣逆上衝,引發嘔吐。厚朴能降逆氣,和胃止嘔,改善脾胃功能。
因此,補脾丸中加入厚朴,旨在通過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等功效,改善脾胃功能,達到補脾健胃的治療目的。
補脾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脾胃喜溫惡寒,若脾胃虛寒,則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生薑溫脾散寒,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 調和藥性: 生薑能解藥性,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補脾丸中其他藥物可能存在寒涼之性,生薑的加入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藥對脾胃造成損傷,提高藥效。
總之,生薑在補脾丸中起到溫脾散寒、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提升補脾丸的療效。
補脾丸中加入蓽茇,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 溫脾止瀉: 蓽茇性溫,味辛,入脾經,能溫中散寒,燥濕止瀉,適合脾陽不足,寒濕內盛所致的泄瀉。補脾丸多用於脾虛泄瀉,而蓽茇能溫脾止瀉,協同其他藥物提升療效。
- 行氣消脹: 蓽茇還有行氣消脹的作用,能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補脾丸中加入蓽茇,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藥效。
補脾丸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者,神麴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
2. 溫和補脾,緩解氣虛:神麴與補脾丸中的其他藥物,如黨參、白朮等,共同作用,溫和補益脾氣,緩解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補脾丸方劑中加入大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和胃: 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管運化水谷精微,大麥能促進脾胃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改善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
- 利水消腫: 大麥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脾虛濕困所致的水腫、腹水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補脾丸常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腹瀉、消化不良、水腫等症狀,加入大麥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達到更好的療效。
補脾丸為一傳統中醫方劑,用於治療脾虛所致之諸多症狀,如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其組成中含有附子,附子性熱味辛,歸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在補脾丸中加入附子,主要目的在於溫煦脾陽,因脾喜燥惡濕,溫煦脾陽有助於改善脾虛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同時,附子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效果,使整個方劑溫而不燥,補而不滯。但由於附子含有烏頭鹼等有毒成分,使用時必須注意炮製方法及劑量控制,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補脾丸中合理使用炮製後的附子,既可發揮其溫陽健脾的作用,又能確保用藥安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脾丸」
【主治功效】 滑泄是指大便次數頻繁,且糞便稀薄、不成形。
【中藥方劑組成】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蓽茇:**具有溫裡溫中、降氣、補陽、止嘔、利尿等功效。
-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神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 **大麥:**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補脾丸」是以生薑、白朮、蓽茇、赤石脂、附子、厚朴、肉荳蔻、神麴和大麥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溫中散寒、健脾止瀉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滑泄,以及慢性腹瀉、腸炎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脾丸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口乾、便秘等症狀,應停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脾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白朮半斤,蒼朮3兩,茯苓3兩,陳皮3兩。 主治:傷食。
補脾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組成:肉豆蔻(炮,去殼,爲末)1枚,龍骨(燒,研)1錢,乳香(研)1錢,蕪荑仁(炒,研)1錢,麝香(研)1錢。 主治:小兒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補脾丸,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白朮1兩,赤石脂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川厚朴1兩(去粗皮,薑汁塗炙),川白薑(炮)1兩,蓽茇(炒)半兩,神曲(炒)半兩,麥糵(炒)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主治:滑泄。
補脾丸, 出處:《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驗方》。 組成:附子(炮)1兩,蜀椒(汗)1兩,桂心2兩,赤石脂2兩,黃連2兩,人參2兩,乾薑2兩,茯苓2兩,大麥糵2兩,陳面(炒)2兩,石斛2兩,當歸2兩,鍾乳3兩(研)。 主治:脾滑,胃虛弱,泄下不禁,飲食不消,雷鳴絞痛。
補脾丸,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厚朴(去皮)1兩(生薑1兩,同杵令爛,焙乾),白朮1兩,石脂1兩,肉豆蔻1兩,麥糵半兩,蓽茇半兩,訶子半兩,附子半兩,神曲半兩,乾薑1兩。 主治:久痢不止,體重羸瘦,腹中脹急,飲食不化,遇寒則極,脈弦而遲,此脾胃素弱,爲風冷則谷不化而水勝,久久不止,成虛勞。
補脾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白朮(去蘆)10兩(分4分,一肉蔻、二五味、三故紙、四吳茱萸,各2兩,拌炒,去4味,隻用白朮),蓮肉(去心,炒)1兩,人參1兩,甘草5錢,白芍(炒)5錢,木香(煨)4錢,山藥(炒)7錢,陳皮7錢,乾薑3錢(炒)。 主治:滑瀉,日夜無度,腸胃虛寒不禁,老人、弱人脾泄、飧泄。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