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麻黃湯

XI JIAO M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七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2%
胃經 11%
膀胱經 9%
腎經 7%
大腸經 5%
膽經 3%
心包經 1%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麻黃湯乃治熱病之名方,其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可有效清除因熱病引起的邪熱毒素,並減輕發熱、頭痛、口渴等症狀。
  2. 鎮驚安神:犀角亦具鎮驚安神之效,對於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可起到鎮靜安神作用,使患者病情得以緩解。

犀角麻黃湯中犀角的應用,體現了古人對藥物性狀和功效的深刻理解,其藥效至今仍為人們所推崇。

犀角麻黃湯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之效,可發散風寒,疏通肺氣,用於治療風寒表證,如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等。
  2. 配合犀角: 犀角性寒,味苦,入心、肝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麻黃與犀角配伍,一寒一溫,相輔相成,可更好地發揮解表清熱之功,治療風寒表證兼有熱象的病症。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防風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本方以麻黃為君藥,辛溫發散,主治風寒表證,而防風則能協同麻黃,增強其疏散風寒之效,使藥力更透達,更有效地緩解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等症狀。

2. 和解表裏,避免傷陰: 麻黃性辛溫,發散力強,易傷津液。防風性溫和,可緩解麻黃的燥烈之性,避免因過度發散而傷陰,使藥力更加平和,更好地調節氣血,達到治療目的。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通利關節:獨活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作用。與麻黃、桂枝等藥物配合,能更好地疏散外感風寒,並通利關節,緩解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2. 配合犀角,清熱解毒:獨活雖為辛溫之品,但其亦具有一定清熱解毒之功,能配合犀角清熱解毒,緩解因外感風寒引起的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防己,主要是為了加強其清熱解表利水消腫的作用。

防己味苦寒,入膀胱、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犀角麻黃湯以犀角、麻黃為主,用於治療風熱感冒,但若患者兼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則可加入防己,加強利水消腫之功,使藥效更為全面。此外,防己亦可輔助麻黃發散風寒,達到疏風解表的效果。

因此,犀角麻黃湯加入防己,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兼水腫的患者,提高療效。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之效。與犀角、麻黃等藥材配合,可有效解除風寒閉塞鼻竅、頭面疼痛等症狀,達到清熱解表、通竅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亦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改善因風寒所致的頭面部氣血運行不暢,進一步緩解疼痛症狀。

總而言之,川芎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疏散風寒,還可活血化瘀,促進氣血流通,進一步增強了犀角麻黃湯的療效。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健脾:白朮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健脾、燥濕止瀉的功效。犀角麻黃湯主治風寒表證,常伴隨脾胃虛弱、氣虛乏力的情況。白朮能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正氣,有助於抵禦風邪,促進疾病痊癒。
  2. 調和藥性:犀角麻黃湯中麻黃性溫,容易耗氣傷津。白朮能補氣健脾,與麻黃相配,可以緩解麻黃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犀角性寒,麻黃性溫,兩者配伍易傷陰耗氣。當歸性溫,味甘,能補血活血,又能緩和犀角麻黃湯的寒溫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過度耗傷正氣。
  2. 增強療效:犀角麻黃湯主治風寒感冒,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進一步提高藥效,加速病症的康復。

犀角麻黃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熱毒所致的高燒、斑疹、咽喉腫痛等症狀。方中犀角(現多用羚羊角替代,以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犀牛),性味咸寒,入肝、心包經,擅長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犀角之所以被選用,是因其具有強大的清熱涼血之效,能直擊病灶,迅速降低體內火熱,對抗熱毒侵襲,特別適用於熱入營血的危重情況。

麻黃則辛溫發汗,能開腠理、宣肺氣,與犀角合用,一寒一熱,一升一降,既可疏散表邪,又能內清熱毒,使邪有出路,病勢得以緩解。兩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了犀角麻黃湯清熱解毒、透疹止痛的功效,成為治療熱病的良方。然而,由於犀牛角的保護問題,現代臨床多以羚羊角作為替代品,其清熱解毒的效果亦佳,符合現代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犀角麻黃湯主治風熱感冒,症狀多為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而黃芩可以清熱解毒,緩解這些症狀,使患者體內熱毒得以消散。
  2. 保護肺氣: 黃芩還能保護肺氣,防止風熱邪氣過度損傷肺陰。犀角麻黃湯中麻黃性溫,容易耗傷肺陰,而黃芩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避免過度使用麻黃造成肺陰虛損。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麻黃則辛溫發散,兩者搭配可迅速解表散寒。但麻黃發散之力較強,容易耗傷津液,導致內熱上升。石膏性寒,入肺經,可清熱瀉火,平衡麻黃的燥熱之性,避免傷津耗氣,並防止熱邪內陷。
  2. 清熱解毒:犀角麻黃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伴有高熱、頭痛、汗出、惡寒等症狀。石膏除了清熱瀉火外,還能清熱解毒,配合犀角清熱解毒之功,共同清除體內的熱毒,達到更好的療效。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麻黃性溫,犀角性寒,二者合用,寒熱相濟,可避免寒涼過度,傷及脾胃,亦能避免溫燥傷陰。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可調和麻黃之溫燥,犀角之寒涼,使藥性更加平和,有利於藥效發揮。

二、 增強療效: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與麻黃相輔相成,可增強發汗解表之效,促進風邪排出,緩解外感風寒症狀。同時,生薑亦可緩解麻黃所致的胃氣上逆,避免嘔吐等副作用。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減緩毒性: 犀角性寒,麻黃性溫,甘草性甘平,能緩和犀角的寒性和麻黃的燥性,使其藥性更平和,避免藥性過於峻猛,減輕對人體的刺激和副作用。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調和藥性的作用,與犀角和麻黃相配合,能增強其清熱解毒、宣肺透表、止咳化痰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犀角麻黃湯中包含杏仁,其原因在於杏仁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治療風寒束肺之證。

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降氣止咳、潤肺平喘之功效。配合犀角清熱解毒、麻黃發散風寒、石膏清熱瀉火,可有效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此外,杏仁還可潤燥滑腸,與其他藥材共同緩解因風寒束肺所致的肺燥咳嗽、咽喉乾燥等症狀。因此,杏仁的加入,可以提高犀角麻黃湯的整體療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束肺之證。

犀角麻黃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協調藥性: 麻黃性辛溫發散,犀角性寒清熱,桂枝性溫和,可緩和麻黃的發散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同時亦能增強犀角清熱解毒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平和、協調。
  2. 溫陽散寒: 犀角麻黃湯主要針對外感風寒,症狀如發熱、頭痛、鼻塞等。桂枝具有溫陽散寒之效,可助麻黃驅散寒邪,溫通經絡,使汗出解表,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犀角麻黃湯 」,主要成分是:犀角、麻黃、防風、獨活、防己、川芎、白朮、當歸、羚羊角、黃芩、石膏、生薑、甘草、杏仁、桂枝,主治功效是:腳氣症毒氣衝擊到心臟,化而為水,導致全身水腫,呼吸困難,瀕臨死亡,服用大犀角湯,如氣息急促,病情不定者。

犀角麻黃湯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如下: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犀角麻黃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補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腳氣症毒氣衝擊到心臟,化而為水,導致全身水腫,呼吸困難,瀕臨死亡等症狀。但請注意,服用中藥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犀角屑2兩,麻黃(去節)2兩,甘草(炙)1兩,茯苓2兩,防己2兩,黃芩1兩,石膏3兩,附子(炮)1兩,白朮1兩,芎藭1兩,防風1兩,當歸1兩,生薑3分,細辛1兩,桂心1兩。
上切。
以水1鬥,先煮麻黃,去沫,取汁8升,下諸藥,煎取2升7合,分3服,相去十里久。服訖,覆取汗。待3-4日後,若其皮膚不仁,愈即停;不愈,宜更服之,不得過3劑,即愈。愈訖,腳中無力者,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犀角麻黃湯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 本方有發汗、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在服用時應注意補充水分。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在服用時應注意避免出血。
  • 本方有抗凝血的作用,因此在服用時應注意避免服用抗凝血藥物。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犀角麻黃湯,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組成:犀角屑2兩,麻黃(去節)2兩,甘草(炙)1兩,茯苓2兩,防己2兩,黃芩1兩,石膏3兩,附子(炮)1兩,白朮1兩,川芎1兩,防風1兩,當歸1兩,生薑3分,細辛1兩,桂心1兩。 主治:腳氣衝心,煩悶。

犀角麻黃湯, 出處:《千金》卷七。 組成:犀角2兩,麻黃2兩,防風2兩,獨活2兩,防己2兩,川芎2兩,白朮2兩,當歸2兩,羚羊角2兩,黃芩2兩,石膏4兩,生薑3兩,甘草3兩,杏仁3兩,桂心3兩。 主治:腳氣毒衝心,變成水,身體遍腫,悶絕欲死,服大犀角湯,氣急不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