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聖惠》卷五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21%
心經 20%
腎經 15%
胃經 11%
大腸經 0%
三焦經 0%
肝經 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補脾人參散

整體功效: 補脾益氣健脾化濕

主治: 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

本方由人參、石斛、黃耆、桔梗、白朮、附子、桂枝、茯苓、橘皮、丁香、草荳蔻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補脾益氣、健脾化濕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少便溏、腹脹腸鳴、神疲乏力等症。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補脾人參散,治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
  • 中醫方劑學》:“補脾人參散,具有補脾益氣、健脾化濕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少便溏、腹脹腸鳴、神疲乏力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去蘆頭),石斛2分(去根),黃耆3分(銼),桔梗3分(去蘆頭),白朮3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去皮),白茯苓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忌生冷、油膩、濕面。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石斛:養陰生津,益胃生津。
  •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消腫。
  •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附子:溫陽散寒,補火助陽。
  • 桂枝:溫經通絡,解肌發汗。
  •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 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丁香: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 草荳蔻:化濕行氣,健脾和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益肺生津的功效,適合脾虛氣弱、食少便溏、腹脹腸鳴、神疲乏力等症患者服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四肢麻痺癱瘓
腹中有鳴叫聲

相同名稱方劑

補脾人參散,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石斛2分(去根),黃耆3分(銼),桔梗3分(去蘆頭),白朮3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去皮),白茯苓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 主治: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補益黃耆丸

相似度 61%

理中人參散

相似度 60%

逐寒返魂湯

相似度 58%

丁香溫氣湯

相似度 58%

十一味木香散

相似度 57%

五噎丸

相似度 57%

十正湯

相似度 57%

熟乾地黃湯

相似度 5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