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肝茵陳散
WEI GAN YIN CH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煨肝茵陳散中包含茵陳蒿,是因其具有清熱利濕、退黃、解毒的功效。茵陳蒿性味苦寒,入肝、膽經,善於清泄肝膽濕熱,對於黃疸、濕熱帶下、肝炎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其苦寒之性,可清熱利濕,退黃解毒,並能疏肝利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肝臟功能的恢復。因此,茵陳蒿是治療肝膽濕熱相關疾病的重要藥材,在煨肝茵陳散中起到關鍵作用。
煨肝茵陳散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和養肝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犀角,其主要成分來源於犀牛的角。犀角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爭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使用於多種病症的治療,尤其在清熱、解毒及消炎方面表現突出。煨肝茵陳散的主要用途是針對肝臟疾病及相關的病症,而犀角的加入,能夠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在這方劑中,犀角能夠加強對肝膽的滋養,尤其對由於肝火旺盛引起的黃疸、肝炎等症狀,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此外,犀角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出體內毒素,使肝臟功能恢復更為迅速。因此,在煨肝茵陳散的組成中,犀角不僅具備重要的藥理特性,其獨特的功效也使得整體方劑在臨牀應用中更加全面有效。
煨肝茵陳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所引起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方中包含茵陳蒿、車前子、澤瀉等清利濕熱之品,而加入石斛則是出於增強整體方劑滋陰養肝之效的考量。
石斛,在中醫中被譽為「仙草」,性味甘淡微寒,歸胃、腎經,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明目、健脾和胃的功效。在煨肝茵陳散中,石斛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滋補肝腎之陰,防止清利濕熱過程中可能對肝腎陰液的傷害;二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輔助消化吸收,使藥物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石斛的加入不僅調和了方中藥物的寒涼特性,還兼顧了滋補與清利,使得整個方劑在清熱利濕的同時,也能滋養肝腎,保護正氣,達到了治療與調理並重的目的。
煨肝茵陳散為一傳統中醫處方,其組方精妙,旨在調理肝膽,疏肝利膽,尤其適用於肝膽濕熱所致之黃疸、脹滿等症狀。方中含有的人參,乃一味補氣之佳品,性溫味甘,歸脾肺經,擅長大補元氣,復甦脾胃功能,增強人體正氣。在本方中,人參與茵陳相輔相成,茵陳清熱利濕,專治黃疸;人參則補益中氣,防止因清熱利濕過度而損傷正氣。兩者合用,既可清除濕熱,又能固本培元,達到扶正祛邪之效。此外,人參還能促進肝臟代謝,增強肝臟解毒能力,對保護肝細胞具有重要意義,故在治療肝膽疾病時,人參不可或缺。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 緩解肝火:茵陳有清熱利濕之效,但性偏苦寒,容易傷陰耗氣。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可養血柔肝,緩解茵陳的寒性,防止其過度清熱傷陰,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 調和脾胃:白芍能益氣健脾,與茵陳配合,可促進脾胃運化,有效提高藥效吸收,使清熱利濕作用更顯著。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疏散肝氣,利膽退黃:
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氣機、消痰止咳之功。肝膽相表裏,肝氣鬱結易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引起黃疸。桔梗疏散肝氣,利膽退黃,可協同茵陳蒿等藥清熱利溼,促進膽汁排泄,緩解黃疸症狀。
二、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
桔梗又具有引經下行之效,可引藥力直達肝膽部位,增強茵陳蒿等藥的清熱利溼效果,提高治療效率。
綜上,桔梗的加入不僅能疏散肝氣,利膽退黃,還能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基於其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 的功效。
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膽之效,但其性寒,容易傷脾胃,而防風性溫,可 緩解茵陳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損傷。同時,防風亦可 助茵陳疏散風邪,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此外,防風亦能 止痛,可緩解因肝膽濕熱引起的疼痛症狀,進一步提升藥方的療效。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柴胡,主要原因如下:
- 疏肝解鬱,和胃止痛: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胃止痛之功效。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之功,但單用茵陳易傷肝氣,而柴胡則能疏肝氣,避免茵陳過於寒涼而損傷肝陽。
- 升清降濁,協調陰陽: 茵陳善於清熱利濕,柴胡則能升清降濁,二者相配,既能清熱利濕,又能疏肝理氣,協調陰陽,增強療效。
因此,柴胡的加入,可以協調茵陳的寒涼之性,促進肝氣疏泄,達到清熱利濕、疏肝解鬱的功效,更利於治療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肝痛等症。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散寒: 細辛性溫,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肝為風木之髒,易受寒邪侵襲,而茵陳則偏於清熱利濕,加入細辛可溫和肝氣,緩解寒邪對肝臟的損害,更利於茵陳發揮清熱利濕作用。
- 助茵陳疏肝利膽: 細辛辛散溫通,有助於促進肝氣運行,疏通肝膽經絡,配合茵陳清熱利濕,可有效改善肝膽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茵陳疏肝利膽: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茵陳味苦性寒,善於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白朮可補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正常,進而促進茵陳藥力發揮,更好地達到疏肝利膽之效。
- 扶正祛邪,增強療效:肝膽濕熱多因脾胃失調,濕濁內生所致。白朮健脾益氣,可改善脾胃功能,降低濕邪生成,從而減少肝膽濕熱的病因。同時,白朮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肝膽濕熱的清除,進一步提高療效。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茵陳性寒,擅長清熱利濕,但若脾胃虛寒者,單用茵陳易傷脾胃。肉桂性熱,溫陽散寒,可溫脾胃,助茵陳發揮利濕退黃之效,避免寒性藥物損傷脾陽。
- 促進血液循環:肉桂具有溫通血脈之效,可促進肝臟血液循環,加速肝臟排毒,進一步提升茵陳的利濕退黃效果,並有助於恢復肝臟功能。
煨肝茵陳散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肝散寒,理氣止痛:吳茱萸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對於因寒邪客肝,導致肝氣鬱結、寒凝血瘀而引起的肝區疼痛、脅肋脹滿等症,吳茱萸能起到溫肝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與茵陳蒿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疏肝解鬱、消炎止痛的效果。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方中茵陳蒿性寒,善於清熱利濕,但寒性偏重,容易傷及脾胃陽氣。吳茱萸溫性,與茵陳蒿配伍,可以中和茵陳蒿的寒性,避免其過寒傷脾,同時又能增強其清熱利濕的效果,使藥性更加協調,療效更加顯著。
煨肝茵陳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改善肝臟血液循環: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血液供應,有助於肝臟功能恢復。
二、和肝脾,協調藥性:方劑中茵陳蒿性寒,善於清熱利濕,但寒性偏重,容易損傷脾陽。當歸性溫,可以溫陽補脾,和茵陳蒿的寒性相配,使藥性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煨肝茵陳散」,主要成分是:茵陳蒿,犀角,石斛,人參,白芍,桔梗,防風,柴胡,細辛,白朮,肉桂,吳茱萸,當歸,主治功效是:婦女氣血虛弱,四肢疼痛,心腹脹滿而想吐,臉色蒼白,經脈不調。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n\n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中藥的傳統代功效,包括:\n\n1. 散風熱、發汗解表:\n -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n - 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n\n2. 止咳化痰:\n - 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n\n3. 平肝息風:\n - 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n\n4. 補陽:\n - 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n\n5. 清熱瀉火:\n - 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n\n6. 疏肝解鬱:\n -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n\n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胃陰不足、胃痛乾嘔、肺燥乾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氣血虛、乏力疲勞、腎精虧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滑精等症狀。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犀角能有效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濕痹,骨節痠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犀角在中藥中被認為具有解毒功能,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特性。犀角性寒,味苦、澀,入心、肝二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定驚,解毒清肝之功效。另外,犀角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能清退溫熱,涼血止血。用於溫病熱入血分、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斑疹、吐血、衄血、下血等症。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
傳統服藥法
茵陳蒿、犀角(屑)、石斛(去根)、人參、芍藥、桔梗(炒)、防風(去叉)、柴胡(去苗)、細辛(去苗葉)、白朮、桂(去粗皮)、吳茱萸(湯洗,焙乾,炒)、當歸(切,焙)1兩。
上為散。
每服5錢匕,用豬肝1具,切作5段,每服用1段,薄切作小片子,入藥末拌令勻,以濕紙裹,慢火煨熟,取出細嚼,以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煨肝茵陳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茵陳蒿1兩,犀角(屑)1兩,石斛(去根)1兩,人參1兩,芍藥1兩,桔梗(炒)1兩,防風(去叉)1兩,柴胡(去苗)1兩,細辛(去苗葉)1兩,白朮1兩,桂(去粗皮)1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兩,當歸(切,焙)1兩。 主治:婦人血風勞,四肢疼痛,心腹脹滿吐逆,面無顔色,經脈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