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拌肝散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利濕: 茵陳蒿味苦性寒,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有效改善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拌肝散多用於治療肝膽濕熱,而茵陳蒿正是此方劑中清熱利濕的關鍵藥物。
- 疏肝利膽: 茵陳蒿還具備疏肝利膽的作用,能促進肝膽氣機的疏泄,改善肝膽功能,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此功能亦有助於治療拌肝散所針對的肝膽濕熱病證。
拌肝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疏肝理氣。方中包含犀角,這是因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血的功效。犀角主要成分中的犀牛角酸和氨基酸,對於清熱涼血、平肝潛陽有顯著效果,特別適用於熱病引起的高燒、神昏或出血等症狀。
在中醫理論中,肝臟主疏泄,與情緒及血液循環息息相關。當身體因外部熱邪或內部火熱而影響肝的功能時,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煩躁、頭痛等情況,而犀角的清熱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肝臟恢復正常功能。因此,犀角在拌肝散中擔任重要角色,協助達到疏肝解鬱的療效,尤其是針對熱盛損肝的情形,具有顯著的治療價值。
拌肝散中包含石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養胃: 石斛性寒味甘,具有滋陰生津、益胃健脾的功效。肝臟屬陰,肝火過旺容易導致肝陰不足,而石斛能滋養肝陰,緩解肝火,同時也能保護胃氣,促進肝臟功能恢復。
- 清熱解毒: 石斛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當肝臟受到損傷時,容易導致毒素積聚,影響肝臟功能。石斛能清熱解毒,幫助肝臟排毒,促進其恢復正常功能。
拌肝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肝臟喜燥惡濕,若肝氣鬱結,脾失健運,則容易導致濕氣內生,影響肝臟功能。白朮入藥可健脾胃,助運化水濕,從而達到疏肝利濕、健脾和胃之效。
- 補氣固表,提高免疫力:白朮還具有補氣固表、提高免疫力之功效。肝氣鬱結常伴隨氣虛表弱,容易導致外邪入侵。白朮補氣固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外邪侵襲,從而有利於肝氣疏泄,恢復肝臟功能。
「拌肝散」方劑中使用「赤芍」的主要原因在於其 涼血止痛、活血化瘀 的功效。
赤芍 性寒,味苦,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肝臟喜涼不喜熱,而「拌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肝脾不和等症狀。
因此,赤芍 的加入,可以起到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效果,緩解肝鬱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症狀。
拌肝散中包含柴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裏之效。肝鬱氣滯是導致肝病的重要原因,柴胡可以疏解肝氣,解除鬱結,使肝氣條達,促進肝臟功能恢復。
- 調和營衛,升降氣機: 柴胡可以調和營衛,升降氣機,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利於肝臟的氣血循環。此外,柴胡還能改善肝臟的血液供應,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對於肝病的治療具有輔助作用。
拌肝散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健脾和胃: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行氣消脹,止痛止嘔。肝氣鬱滯,脾胃不和,常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等症狀,砂仁可疏肝解鬱,調和脾胃,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不適。
- 溫脾散寒,助藥力: 砂仁具有一定溫脾散寒作用,有助於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拌肝散中其他藥物可能偏寒涼,加入砂仁可中和寒性,使藥效更為溫和,且更易於藥物進入肝臟發揮作用。
拌肝散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肝臟功能失調,常伴有氣血不足、虛弱乏力等症狀,人參能補益氣血,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肝臟細胞再生,改善肝臟的代謝功能。
- 扶正固本: 人參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防止肝病的反覆發作。對於肝病患者,人參能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肝臟功能的恢復。
「拌肝散」中加入「桔梗」的用意,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 宣肺利咽: 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對於因肝氣鬱結、痰濁阻滯所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桔梗可以起到疏通氣道、化痰利咽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緩解肝病引起的喉嚨不適。
二、 散結消腫: 桔梗還具有散結消腫的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肝臟周圍的瘀血和腫脹,有利於肝臟的恢復。
因此,桔梗在「拌肝散」中不僅起到宣肺利咽的作用,更能促進肝臟的健康,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拌肝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癢止痛: 防風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癢止痛的功效,對於肝經風熱引起的瘙癢、疼痛,以及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等症狀,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引藥入肝: 拌肝散主要針對肝臟疾病,而防風性輕微,可以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肝經,提高藥效。同時,防風還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減輕其他藥物對肝臟的刺激。
拌肝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肝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之效。對於因寒凝血瘀所致的肝病,如肝氣鬱結、肝陽不足等,肉桂能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功能。
- 補腎壯陽,助陽升肝:肉桂有補腎壯陽之效,能提升陽氣,助陽升肝,對於肝腎不足、陽氣虛弱所致的肝病,肉桂能溫補腎陽,提高肝臟的抵抗力,改善肝病症狀。
「拌肝散」中加入「蕪荑」的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蕪荑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肝熱濕毒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殺蟲止癢: 蕪荑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蟲咬或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
因此,「拌肝散」中加入「蕪荑」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殺蟲止癢,達到治療肝熱濕毒所致皮膚病的目的。
「拌肝散」方劑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脾止瀉,理氣止痛: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溫脾止瀉、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因脾胃虛寒、寒邪客胃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可起到溫中散寒、止瀉止痛的作用。
- 平肝安神: 肉荳蔻還具平肝安神之效,可緩解因肝氣不舒、心神不安所致的頭暈、失眠、心悸等症狀。
因此,「拌肝散」中加入肉荳蔻,旨在溫脾止瀉、理氣止痛,並平肝安神,以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拌肝散 」介紹
拌肝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以茵陳蒿、犀角、石斛、白朮、赤芍、柴胡、砂仁、人參、桔梗、防風、肉桂、蕪荑、肉荳蔻等藥材組合而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白朮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肺經。具有補益脾胃、利水滲濕、健脾益氣、補中益氣、止瀉、固表止汗、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柴胡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升陽舉陷、平肝熄風、補陽、止咳化痰、散風熱、發汗解表等功效。
赤芍
赤芍性涼,味苦,歸肝、心、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防風
防風性溫,味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肉荳蔻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人參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肉桂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砂仁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石斛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犀角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
茵陳蒿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總結
拌肝散是由茵陳蒿、犀角、石斛、白朮、赤芍、柴胡、砂仁、人參、桔梗、防風、肉桂、蕪荑、肉荳蔻等中藥組成,主要治療脾胃虛弱而寒冷,導致大腸滑泄,不想吃東西,口腔和舌頭上有瘡,四肢無力,身體日漸虛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茵陳1兩,犀角屑半兩,石斛半兩(去根,銼),白朮3分,赤芍藥半兩,柴胡3分(去苗),縮砂半兩(去皮),人參3分(去蘆頭),桔梗3分(去蘆頭),防風半兩(去蘆頭),肉桂3分(去皺皮),白蕪荑仁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
上為細散。
用豬肝1葉,淨去筋膜,不洗,薄切作片子,蔥白3莖細切,入散5錢,重重摻在肝上,用濕紙5-7重裹,以慢火煨令熟,空心食,食後吃暖酒半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拌肝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六。 組成:茵陳1兩,犀角屑半兩,石斛半兩(去根,銼),白朮3分,赤芍藥半兩,柴胡3分(去苗),縮砂半兩(去皮),人參3分(去蘆頭),桔梗3分(去蘆頭),防風半兩(去蘆頭),肉桂3分(去皺皮),白蕪荑仁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 主治:脾勞虛冷,大腸滑泄,不思飲食,口舌生瘡,四肢無力,日漸羸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