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塞散

NEI SA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8%
肺經 16%
肝經 13%
腎經 9%
胃經 9%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內塞散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脫: 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益氣補虛、固脫生津。內塞散治療的是氣虛下陷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等症,人參能補益元氣,提升臟腑機能,使氣血充盈,避免臟器下垂。
  2.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內塞散除了治療氣虛下陷,亦需考慮患者體質虛弱,容易感受外邪,人參能增強患者正氣,避免病情加重。

因此,內塞散中加入人參,是為了補氣固脫、扶正祛邪,全面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促進病情恢復。

內塞散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益氣固表: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內塞散以治療脾虛濕阻、氣虛外泄之證為主,白朮可健脾燥濕,提高脾胃運化功能,並益氣固表,防止濕邪外侵。
  2. 佐助君藥,增強療效:內塞散中君藥為[藥名待補],白朮可佐助君藥發揮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白朮可與君藥共同[作用機制待補],從而更好地[療效待補]。

內塞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內塞散常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腹脹、食少、便溏等症狀,茯苓可幫助利水消腫,改善脾胃運化,減輕濕熱對人體的影響。
  2. 健脾寧心:茯苓同時具有健脾寧心的作用。內塞散中的其他藥物可能對脾胃造成一定負擔,茯苓可起到健脾和胃,安神寧心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整體狀態,提高藥物療效。

內塞散方劑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內塞散多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腸燥便祕,而熟地黃可滋養陰血,使腸道潤滑,促進排便。
  2. 調和藥性:內塞散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燥熱之藥,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腸胃。

熟地黃在內塞散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便祕的目的。

內塞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鎮痛、解痙的作用。內塞散常用於治療腹痛、腹脹等症,白芍可以緩解腸胃痙攣,減輕疼痛。
  2. 滋陰養血:白芍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內塞散的組成中往往含有其他燥性藥物,白芍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平衡藥性,防止燥邪傷陰。

內塞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毒性或副作用,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提高補氣效果。

總而言之,甘草在內塞散中起著調和藥性和增強療效的作用,使方劑更為安全有效。

內塞散中加入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內塞散多用於治療因氣虛導致的瘡瘍內陷,潰後難以癒合,甚至出現膿血滲出等症狀。黃耆可補益脾肺之氣,提升機體抵抗力,固護瘡瘍周圍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2. 助藥力: 方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皆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而黃耆能補氣助陽,使藥力更易滲透至病竈,提高藥效,加速瘡瘍的消退。

內塞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適合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腰痛、肢冷等症狀。內塞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腸胃疾病,肉桂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寒邪對腸胃的侵襲,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消化功能。
  2. 引藥入經: 肉桂氣味芳香,能引藥入經,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內塞散中其他藥物,如厚朴、枳實等,需要藥力深入腸胃,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肉桂的引藥入經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內塞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功效為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內塞散常用於治療血虛、氣滯所致的便祕,而當歸可補血養血,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便祕。

二、潤腸通便:當歸中含有豐富的揮髮油、有機酸等成分,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當歸可滋潤腸道,改善腸道水分,促進糞便排出,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地治療便祕。

內塞散中含有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內塞散用於治療濕熱下注、腸道積熱等症狀,黃芩可有效清熱解毒,消除腸道濕熱,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止血生肌:黃芩亦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幫助緩解腸道損傷,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濕熱引起的腸道潰瘍、出血等問題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黃芩在內塞散中發揮清熱燥濕、止血生肌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腸道疾病。

內塞散方中包含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排膿的作用。內塞散主治喉痹、咽痛、聲音嘶啞,桔梗可宣肺利咽,使氣道通暢,有利於藥物直達病竈。
  2. 散結消腫: 桔梗有散結消腫之效。內塞散方中,桔梗可配合其他藥物,如川貝母、半夏等,共同起到散結消腫的作用,消散喉部腫痛,改善咽喉不適。

總而言之,桔梗在內塞散方中起到宣肺利咽、散結消腫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喉痹、咽痛的療效。

內塞散方劑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痙之效。內塞散主治風寒束肺所致的鼻塞、頭痛、流涕等症,防風能有效疏散風寒,開通鼻竅,緩解症狀。
  2. 止痛止癢: 防風兼具止痛止癢之效。內塞散除了治療鼻塞外,還可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防風能止癢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塞散」

中藥方劑「內塞散」是一種中藥複方製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熟地黃、白芍、甘草、黃耆、肉桂、當歸、黃芩、桔梗、防風等。

  •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

  • 熟地黃: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養肝益腎等功效。

  • 白芍: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養血、調經、止痛等功效。

  • 甘草:性平,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氣、潤肺、止咳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生陽、固表等功效。

  • 肉桂:性大熱,味甘、辛,歸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止痛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

  •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

  • 防風:性溫,味辛、甘,歸肺、脾、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

內塞散主治功效

內塞散自古以來即為治療穿心冷瘻的主要中藥,其配方適當地調節各味藥,不但可消除穿心冷瘻的症狀,還可治療其它皮膚病。

總結

中藥方劑「內塞散」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複方製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熟地黃、白芍、甘草、黃耆、肉桂、當歸、黃芩、桔梗、防風等。內塞散主要用於治療穿心冷瘻,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白茯苓、熟地黃、芍藥、甘草、黃耆、肉桂、當歸、黃芩(酒炒)、桔梗、防風。
水煎服。連服10劑,次服黃礬丸、護心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內塞散具有溫補脾腎、散寒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

相關疾病


肺結核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內塞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熟地黃、芍藥、甘草、黃耆、肉桂、當歸、黃芩(酒炒)、桔梗、防風。 主治:穿心冷瘻。

內塞散, 出處:《外台》卷二十四引《深師方》。 組成:黃耆2兩,細辛2兩,芍藥2兩,薏苡仁2兩,白芷2兩,瞿麥2兩,赤小豆7兩,乾地黃2兩,人參2兩,防風2兩。 主治:癰疽潰漏,血脈空竭。

內塞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五。 組成:黃耆2兩,當歸2兩,川芎2兩,白芷2兩,乾薑2兩,黃芩2兩,芍藥2兩,續斷2兩,附子半兩,細辛1兩,鹿茸3兩。 主治:金瘡,金瘡去血多,虛竭,疼痛羸弱。

內塞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熟乾地黃(焙)1兩,續斷1兩,人參1兩,芍藥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甘草(炙,銼)1兩,芎勞1兩,細辛(去苗葉)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1兩半,黃耆(銼)2兩,當歸(切,焙)2兩,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3分。 主治:癰疽日漸焮長。

內塞散, 出處:《急救仙方》卷一。 組成:人參(去蘆)2錢半,當歸(去蘆,酒浸)2錢半,黃耆(鹽湯浸)2錢半,川芎(洗去土)2錢半,茯苓(去皮)2錢半,防風(去蘆)2錢半,桂心2錢半,桔梗1兩,遠志1兩,甘草1兩,白芷1兩,縮砂2兩,香附子2兩,厚朴2兩,赤小豆5合(酒浸),附子2枚(去皮,煨)。 主治:排膿定痛生肌,內補托裏。主治:諸惡瘡癤,熱退,膿血不止,瘡內虛證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