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養心湯

JIA WEI YANG X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17%
脾經 15%
肺經 13%
腎經 11%
胃經 6%
心包經 4%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膽經 1%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之效。加味養心湯主治心陰不足、心悸失眠等症,而天門冬的滋陰功效可補益心陰,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
  2. 清熱降火: 天門冬亦有清熱降火之效。若心陰不足伴有心火亢盛,如口舌生瘡、煩躁易怒等,天門冬可清熱降火,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滋陰清熱的效果。

因此,天門冬在加味養心湯中發揮著滋陰潤肺、清熱降火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治療心陰不足、心悸失眠等症。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心安神之功效。對於心陰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口渴、心煩、虛熱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清熱生津:麥門冬能清肺熱,生津液,對於陰虛火旺所致的咽乾口渴、燥熱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

因此,加味養心湯中加入麥門冬,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養心安神功效。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心陰不足、心火熾盛所導致的心煩失眠、心悸不安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陰降火,起到平衡陰陽的作用。
  2. 養血安神: 生地黃能養血滋陰,改善血液循環,進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對於因心血不足、心神不寧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慌等症狀,生地黃能起到滋養心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心: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心之功效。加味養心湯主治心氣虛弱、心悸、失眠等症,人參可補益心氣,改善心臟功能,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2. 扶正固本:加味養心湯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黃芪、麥冬等,共同起到補氣養陰、滋陰降火的作用。人參的加入,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整體療效,使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病竈。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之效,可改善心血瘀阻導致的心悸、胸悶、失眠等症狀。
  2. 養心安神:丹參亦有養心安神之功效,可緩解心神不安、心煩失眠等症狀。其與其他藥材如遠志、茯苓等配合使用,可增強安神效果,達到養心安神之目的。

丹參的加入,使加味養心湯在活血化瘀的同時,更兼具養心安神之效,對於心血瘀阻導致的心悸、胸悶、失眠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筋、收斂固澀的功效。對於心陰不足、心火偏亢、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等症狀,龜板能滋陰降火,緩解心神不寧,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補腎強筋:龜板富含膠原蛋白,具有補腎強筋的功效。對於心臟功能失調、氣血不足、肢體乏力等症狀,龜板能補益腎氣,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改善整體體質。

因此,龜板在加味養心湯中起到滋陰降火、補腎強筋的協同作用,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養心安神: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養心安神之功效,可改善心血不足導致的心悸、失眠、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2. 與其他藥物配伍,增強療效:加味養心湯中含有黃芪、川芎、芍藥等藥材,與當歸搭配,可以協同補氣養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鬱,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達到心血雙補、氣血和暢的功效。

加味養心湯中添加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安神定志,益心脾:茯神味甘性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益心脾的功效。對於心悸失眠、心神不寧等心神不安的症候,茯神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並能補益心脾,使心氣充足,心神安定。

二、配伍增強功效:茯神與加味養心湯的其他藥物,如酸棗仁、柏子仁等,共同發揮安神養心、補益氣血的功效。茯神與酸棗仁、柏子仁等藥材相配伍,可以增強安神鎮靜的效果,更有效地改善心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候。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柏子仁能有效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質量。
  2. 滋陰潤燥:柏子仁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滋養心陰,緩解心火亢盛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不安等症狀。對於因心陰不足、心火亢盛導致的心悸失眠,柏子仁能起到滋陰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安神寧心、養血斂汗的功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能滋養心血,安神定志。心血不足,心神不安,則容易失眠、多夢、心悸、心慌。酸棗仁能滋養心血,使心神安寧,從而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

此外,酸棗仁還有斂汗的作用,對於氣血不足、津液外泄導致的盜汗、自汗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加味養心湯中加入酸棗仁,可以更好地發揮方劑的安神養心、斂汗止汗功效,達到治療效果。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安神定志:遠志味甘性溫,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開竅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症狀,遠志能起到緩解作用,與養心湯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養心安神之效。

二、助心氣:遠志性溫,可溫補心陽,有助於改善心氣不足、心血瘀阻等情況,進而增強心臟功能,改善氣血循環。此功效與養心湯中其他補益心氣的藥材相得益彰,共同提升整體療效。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其他藥材的烈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或偏寒,使藥效更為平和,更適合心氣虛弱患者服用。
  2. 增強補益作用: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與其他補氣養心藥材配合,可增強補益效果,促進心氣恢復,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此外,甘草還具備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綜合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提升治療效果。

加味養心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除煩: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除煩、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於心煩失眠、口渴心燥等症狀,淡竹葉能起到清熱解毒、安神定志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改善心火亢盛、神志不安等症狀。

二、利水滲濕:淡竹葉亦能利水滲濕,對於心悸、水腫等症狀,有助於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輕水腫,改善心臟負擔。

因此,加味養心湯中加入淡竹葉,能有效改善心熱煩躁、失眠多夢、水腫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加味養心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加味養心湯主要用於治療 心血大虧,心陽鼓動,舌絳無津,煩躁不寐 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 心肺有火 引起的病症,例如 大病後虛煩不寐,或 方臥即大聲鼾睡,少頃即醒 等。

治療原理

加味養心湯的組成為: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人參、丹參、龜板、當歸、茯苓、柏子仁、酸棗仁、遠志、甘草等。以下是方劑中各藥材的功效及方劑的配伍:

  • 滋陰清熱
    • 天門冬、麥門冬:滋陰潤燥。
    • 生地黃:補血、清熱涼血。
    • 龜板:滋陰潛陽。
  • 補益氣血
    • 人參:大補元氣、補益心脾。
    • 當歸:補血活血。
    • 生地黃:補血。
  • 活血化瘀
    • 丹參:活血化瘀。
  • 寧心安神
    • 柏子仁、酸棗仁:養心安神,助眠。
    • 遠志:寧心安神。
    • 茯苓:寧心安神。
  • 調和脾胃
    • 茯苓:健脾利濕。
    • 甘草:調和諸藥。

在《校注醫醇賸義》中提到加味養心湯時寫到:「心血大虧,心陽鼓動,舌絳無津,煩燥不寐,加味養心湯主之。」,而方劑組成則沒有犀角、羚羊角、肉桂、五味子等藥材,而是加入了龜板、遠志、淡竹葉等藥材,可知此方用於心血大虧時,以滋陰補血、寧心安神為主,也體現中醫辨證論治、隨症加減的精神。

綜合而言,加味養心湯通過滋陰清熱、補益氣血、活血化瘀、寧心安神等作用,達到滋養心血、平抑心陽、清心安神的效果。針對心血虧虛、心火亢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煩躁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同時,茯苓和甘草的加入,也兼顧了脾胃的調和,體現了中醫整體治療的理念。

在其他古文中,也提到加味養心湯在治療心肺有火時,會加入黃耆、半夏、川芎、肉桂、五味子,薑、棗,以及羚羊角、犀角俱磨沖等藥材,更強化了益氣、化痰、活血、清熱的功效,使方劑更為全面。

傳統服藥法


茯苓2錢半,茯神2錢半,黃耆2錢半,半夏2錢半,歸身2錢半,川芎2錢半,炙甘草2錢,柏子仁1錢2分,遠志1錢2分,肉桂1錢2分,人參1錢2分,五味子1錢2分,棗仁1錢2分,生薑、大棗。
水煎,加羚羊角、犀角,俱磨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養心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二。 組成:天冬1錢5分,麥冬1錢5分,生地5錢,人參1錢,丹參2錢,龜版5錢,當歸1錢5分,茯神2錢,柏子仁2錢,棗仁1錢半,遠志5分,甘草4分,淡竹葉20張。 主治:心血大虧,心陽鼓動,舌繹無津,煩躁不寐。

加味養心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組成:茯苓2錢半,茯神2錢半,黃耆2錢半,半夏2錢半,歸身2錢半,川芎2錢半,炙甘草2錢,柏子仁1錢2分,遠志1錢2分,肉桂1錢2分,人參1錢2分,五味子1錢2分,棗仁1錢2分,生薑、大棗。 主治:不寐,心肺有火,方卧即大聲鼾睡,少頃即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