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牛蒡湯

JING FANG NIU B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5%
肝經 15%
心經 9%
脾經 8%
大腸經 7%
膽經 6%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荊防牛蒡湯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其 疏散風熱、解表透疹 的功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發汗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可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荊芥還有 透疹 的功效,對於麻疹、風疹等疹出不暢的疾病,可以促進疹子透發,減輕病情。

因此,荊防牛蒡湯中加入荊芥,可有效地 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疾病,並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

荊防牛蒡湯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兼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其疏散風寒之功,與荊芥、牛蒡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解表散寒、祛風止痛之效。
  2. 調和藥性,提高療效: 防風藥性溫和,能緩解荊芥、牛蒡等藥物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不易傷及脾胃,且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防風在荊防牛蒡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疏散風寒,又可調節藥性,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荊防牛蒡湯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基於其 疏散風熱宣肺解表 的功效。牛蒡子味辛、苦,性微寒,入肺經,具有 解表散風、宣肺透疹 的作用,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麻疹初起等症狀。

此外,牛蒡子還能 清熱解毒,對於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將牛蒡子加入荊防牛蒡湯中,可增強其 疏風散熱、宣肺解表 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與荊防、牛蒡等藥材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對於外感風熱、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疏散風邪:金銀花能疏散風邪,與荊防、牛蒡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驅散外感風邪,減輕風寒襲肺所致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

總而言之,金銀花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荊防牛蒡湯的清熱解毒之力,更能提升其疏散風邪的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外感風熱及風寒感冒。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助藥力達邪: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荊防牛蒡湯主治風寒感冒,症狀多為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加入陳皮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提高藥效。
  2. 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 荊防牛蒡湯以辛涼解表為主,藥性偏寒涼,加入陳皮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減少對脾胃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服用,提高患者耐受性。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止痛的功效。與荊芥、防風、牛蒡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清熱解毒,散風止痛,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2. 利濕消腫: 天花粉亦具利濕消腫之效。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體內濕熱,或因濕熱阻滯而導致的咽喉腫痛、口渴等症狀,天花粉可起到利濕消腫的作用,進一步緩解病症。

荊防牛蒡湯中包含黃芩,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荊防牛蒡湯中,黃芩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抑制風邪熱邪的蔓延,防止病情加重。此外,黃芩還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起到增強療效的作用。

總之,黃芩的加入,使得荊防牛蒡湯的清熱解毒功效更為顯著,有利於治療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等病症。

在中藥方劑「荊防牛蒡湯」中,蒲公英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蒲公英性寒味甘,能夠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適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高熱、水腫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蒲公英能夠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改善熱性疾病和水腫非常有益。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與荊防、牛蒡等藥材共同作用,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消腫散結:連翹亦有消腫散結的功效。與牛蒡、荊防等藥材合用,可促進體內毒素的排泄,消散局部炎症,緩解腫痛。

因此,連翹在荊防牛蒡湯中起著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的功效。

在中藥方劑「荊防牛蒡湯」中,皂刺的加入是因為其具有散結消腫、解毒止痛的功效。皂刺性寒味甘,能夠散結消腫、解毒止痛,適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腫塊、疼痛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皂刺能夠增強方劑的散結消腫作用,對改善腫塊和疼痛非常有益。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解表透邪: 柴胡性微寒,味苦,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邪的功效。當風邪外襲,與濕熱相搏,引起表證,如發熱、頭痛、惡寒、鼻塞等症狀時,柴胡能疏散表邪,使邪氣從表透出,緩解症狀。

2. 和解少陽,調暢氣機: 柴胡入肝膽經,可調理肝膽氣機,和解少陽之氣。當肝膽氣機鬱滯,引起胸脅脹滿、脘腹痞悶、口苦咽乾等症狀時,柴胡可以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使氣機通暢,症狀緩解。

荊防牛蒡湯中的柴胡,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等病症。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香附,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可緩解因肝氣鬱結而引發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狀,配合荊芥、防風、牛蒡等藥物,更能增強散風解表、清熱解毒之功效。
  2. 行氣消腫,活血化瘀: 香附亦具行氣消腫、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因寒邪阻滯、氣血瘀滯導致的腫痛、痺痛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荊防牛蒡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荊防牛蒡湯以荊芥、防風、牛蒡等辛涼解表藥為主,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藥性寒涼之弊,避免過於傷脾胃,使藥性更溫和,服用更安全。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氣益脾、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功效。其補氣益脾之性,有助於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其和中緩急之性,可緩解藥物對腸胃的刺激,提高藥物吸收率;其解毒生津之性,可減輕藥物毒性,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牛蒡湯」,主要成分是:荊芥,防風,牛蒡子,金銀花,陳皮,天花粉,黃芩,蒲公英,連翹,皁刺,柴胡,香附,甘草。

本湯方證:外吹乳初起是由於乳母的肝胃之氣濁,再加上嬰兒吮乳睡著了,鼻孔的涼氣侵襲乳房,與熱乳凝結成寒熱交替、腫硬且煩躁口渴的症狀。

方中荊芥辛散溫通,解表透疹,散風寒,定風止痙,解毒透疹,有透疹去表邪,疏散荊芥中的揮發油能增強皮膚及粘膜的抗病毒和抗菌能力,有散風寒、透疹解毒的功效,臨牀上是治療風疹、感冒、頭風、頭痛、風寒感冒、一身搔癢等症的常用藥。

防風性溫,味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熱毒瘡瘍、感冒、水腫、腎疾、喉嚨疼痛、口乾舌燥、咳嗽、麻疹、風疹等病症。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它可以治療各種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疾病。此外,金銀花還能降低人羣咽喉部帶菌率,治療肺炎等疾病。金銀花對一些細菌、病毒、真菌等有抑制效果,並幫助毒素中和和清除,調節免疫系統功能,增強抵抗力。此外,金銀花還可以透疹,使疹毒外發,治療蕁麻疹,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

傳統服藥法


荊芥1錢, 防風1錢, 牛蒡子(炒,研)1錢, 金銀花1錢, 陳皮1錢, 花粉1錢, 黃芩1錢, 蒲公英1錢, 連翹(去心)1錢, 皂刺1錢, 柴胡5分, 香附子5分, 甘草(生)5分。
上用水2鐘,煎至8分,食遠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忽冷忽熱口乾口渴多痰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荊防牛蒡湯, 出處:《金鑑》卷六十六。 組成:荊芥1錢,防風1錢,牛蒡子(炒,研)1錢,金銀花1錢,陳皮1錢,花粉1錢,黃芩1錢,蒲公英1錢,連翹(去心)1錢,皂刺1錢,柴胡5分,香附子5分,甘草(生)5分。 主治:外吹乳初起。因乳母肝胃氣濁,更兼子吮乳睡熟,鼻孔涼氣襲入乳房,與熱乳凝結,以致乳房腫痛,寒熱往來,煩躁口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