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解毒丸

JIU JI JIE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肝經 17%
胃經 13%
脾經 12%
心經 8%
小腸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2%
腎經 1%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百藥的功效,能緩解其他藥材的毒性或副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峻猛而傷及正氣,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2.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中毒、炎症等病症。

甘草作為中藥中的重要藥材,在救急解毒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保障藥物的安全,還能提升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利咽: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之功效,可使肺氣通暢,緩解喉嚨腫痛、咳嗽等症狀,尤其適用於因熱毒壅肺引起的急症,配合其他解毒藥物,可更有效地清除肺部毒素,緩解病情。
  2. 引藥下行: 桔梗能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肺部及下焦,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同時,也能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呼吸道阻塞,使病患更容易呼吸,加速康復。

救急解毒丸中包含荊芥,主要源於其解表散風、清熱解毒之功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肝經,善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此外,荊芥亦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輔助治療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等急症。

因此,救急解毒丸中加入荊芥,不僅可解表散風,迅速緩解病症,更可清熱解毒,促進病體康復,符合其緊急救治的功效定位。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防風,可以幫助散發外感風寒之邪,緩解患者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同時也輔助其他藥物發揮解毒功效。
  2. 調和藥性: 救急解毒丸中包含多味藥材,性味偏寒涼,而防風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損傷正氣的作用。同時,防風也具有引藥入經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發揮,提高整體療效。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瘡瘍腫毒等症狀,連翹能有效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
  2. 疏散風熱:連翹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疏散風熱。對於風熱感冒、風疹、濕疹等症,連翹能清熱解毒,同時疏散風熱,達到止癢消腫的效果。

因此,救急解毒丸中加入連翹,不僅能有效清熱解毒,也能疏散風熱,促進身體康復。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可緩解由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
  2. 開竅醒神: 薄荷具有芳香開竅的功效,可使人神志清醒,解除因熱毒造成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此外,薄荷的清涼感還可以緩解熱毒引起的皮膚灼熱不適,有助於整體的解毒效果。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升麻,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功效: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溫熱病邪毒熾盛所致的發熱、神昏、煩躁等症狀。
  2. 升陽散寒: 升麻還具有升陽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救急解毒丸以升麻為藥,不僅能解毒散邪,更能提升正氣,促進機體的抗病能力,故可用於治療各種急癥。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火之效。對於因熱毒內盛導致的發熱、口渴、便祕、腹痛等症狀,大黃能迅速清熱解毒,通泄大便,起到解毒排毒的作用。
  2. 促進藥物吸收:大黃具有通便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藥物吸收,提高藥效。在救急解毒丸中,大黃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使其更快發揮解毒功效。

救急解毒丸中含有白僵蠶,主要基於其解毒功效。白僵蠶性寒,味辛,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定驚止痙之效。

白僵蠶能夠清熱解毒,對於因外感熱毒、火毒引起的瘡瘍、疔腫、丹毒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其也能解蛇毒、蟲毒,對於一些由毒蟲叮咬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白僵蠶在救急解毒丸中發揮著解毒、清熱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急症,緩解中毒症狀。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蒲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止血化瘀: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瘀血腫痛等症狀,蒲黃能有效止血消腫,促進血液循環。
  2. 清熱解毒:蒲黃亦能清熱解毒,對於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熱黃疸等症狀,可起到清熱排毒的作用。

因此,將蒲黃加入「救急解毒丸」中,不僅能有效止血化瘀,更能清熱解毒,起到快速緩解中毒症狀的作用。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青黛」的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青黛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活血化瘀: 青黛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總之,青黛在「救急解毒丸」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各種急症、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芒硝,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瀉熱解毒: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腸胃積滯所致的急症,如食物中毒、中暑、熱毒瘡瘍等,芒硝能迅速瀉熱解毒,起到急救作用。
  2. 引藥下行:芒硝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藥效發揮。在救急解毒丸中,芒硝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作用,能更快更有效地將毒素排出體外,達到解毒的目的。

「救急解毒丸」中加入射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射干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痄腮等症狀,射干可以有效緩解。
  2. 化痰散結: 射干具有化痰散結的作用,可以治療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

因此,在「救急解毒丸」中加入射干,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外感熱毒和痰熱壅肺所致的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救急解毒丸 」

組成:

  1. 甘草
  2. 薄荷
  3. 大黃
  4. 防風
  5. 白殭蠶
  6. 桔梗
  7. 荊芥
  8. 連翹
  9. 芒硝
  10. 蒲黃
  11. 青黛
  12. 射干
  13. 升麻

功效: 流行的瘟疫,導致咽喉腫痛,頸部筋脈粗大,舌頭僵硬,聲音嘶啞,鼻子阻塞,呼吸不暢,難以下嚥。同時治療頭面浮腫,疙瘩堅硬,濕疹浸淫,耳內流膿,眼睛紅腫,口內糜爛。

各藥材功效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1. 薄荷:
  • 性味:辛涼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
  1. 大黃:
  • 性味:苦、寒
  • 歸經:脾、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
  1. 防風:
  • 性味:溫、苦
  • 歸經:肺、脾、膀胱經
  • 功效: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
  1. 白僵蠶:
  • 性味:辛、寒
  • 歸經:肝、肺經
  • 功效: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
  1. 桔梗:
  • 性味:微寒、甘辛
  • 歸經:肺、胃經
  •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1. 荊芥:
  • 性味:微溫、味辛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
  1. 連翹:
  • 性味:苦、寒
  • 歸經:肺、胃、心、三焦經
  • 功效: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
  1. 芒硝:
  • 性味:寒、苦鹹
  • 歸經:肺、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
  1. 蒲黃:
  • 性味:甘、寒
  • 歸經:脾、胃、肝、腎經
  • 功效: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
  1. 青黛:
  • 性味:苦、寒
  • 歸經:肝、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
  1. 射干:
  • 性味:辛、苦、甘,微寒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散血、散結等
  1. 升麻:
  • 性味:辛、苦、甘,微寒
  • 歸經:肝、膽、脾、胃經
  • 功效: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

總結: 中藥方劑「 救急解毒丸 」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等功效,臨牀上可應用於治療流行的瘟疫,導致咽喉腫痛、頸部筋脈粗大、舌頭僵硬、聲音嘶啞、鼻子阻塞、呼吸不暢、難以下嚥;同時可用於治療頭面浮腫、疙瘩堅硬、濕疹浸淫、耳內流膿、眼睛紅腫、口內糜爛等。

傳統服藥法


甘草2兩,桔梗2兩,荊芥1兩,防風1兩,連翹1兩,酒芩1兩,酒連1兩,薄荷1兩,升麻1兩,酒大黃1兩,僵蠶5錢,蒲黃5錢,青黛5錢,盆消5錢,射乾5錢。
上為極細末,以烏梅湯調柿霜為丸,如龍眼大。
噙化;煎湯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咽喉痛全身性水腫面部浮腫舌頭僵硬,活動不靈耳內流出膿液

相同名稱方劑


救急解毒丸, 出處:《傷暑全書》卷下。 組成:甘草2兩,桔梗2兩,荊芥1兩,防風1兩,連翹1兩,酒芩1兩,酒連1兩,薄荷1兩,升麻1兩,酒大黃1兩,僵蠶5錢,蒲黃5錢,青黛5錢,盆消5錢,射乾5錢。 主治:時行疫氣,咽喉腫痛,項筋粗大,舌強聲啞,鼻塞氣悶,水漿難進。兼治頭面浮腫,疙瘩堅硬,浸淫濕瘡,耳內流膿,眼弦赤腫,口內糜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