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必安丹

HUANG QI BI A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7%
腎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2%
膀胱經 7%
胃經 7%
膽經 4%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必安丹

組成: 沒藥、全蠍、羌活、虎骨、獨活、防風、川芎、當歸、薏苡仁、半夏、烏頭、天麻、枳殼、前胡、陳皮、細辛、硃砂、白朮、麝香 性味: 辛、溫 歸經: 肝、脾、肺、腎 功用: 益氣養血、祛風化痰、活絡止痛 主治: 血氣虛弱而生風,導致半身不遂,左邊癱瘓,右邊麻痺,嘴巴和眼睛歪斜,言語不清等疾病。

各味藥材功效:

  • 白朮:益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 1 次,每次 10 丸。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總結: 中藥方劑「黃耆必安丹」具有益氣養血、祛風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氣虛弱而生風,導致半身不遂,左邊癱瘓,右邊麻痺,嘴巴和眼睛歪斜,言語不清等疾病。方中各味藥材配合使用,相輔相成,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該方劑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但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沒藥2兩,全蠍2兩(酒浸,焙乾),羌活2兩,虎骨2兩(酥炙),獨活2兩,防風2兩(去蘆),川芎2兩,當歸2兩,薏苡仁2兩,半夏(薑制)2兩,川烏頭1兩(炮,去皮尖),天麻1兩,枳殼1兩(去白,麩炒),前胡1兩,陳皮紅1兩,細辛1兩,朱砂(別研為衣)1兩,白朮半兩,麝香1錢(別研),腦子半錢(別研)。
上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龍眼大,朱砂為衣。
每服1丸,食後以酒嚼下,或荊芥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耆、當歸、白朮、人參、熟地黃為君藥,補氣生血;川芎、羌活、防風、獨活、天麻、細辛、烏頭、全蠍、沒藥、麝香為臣藥,祛風通絡;陳皮、枳殼為佐藥,理氣和胃;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氣活血、祛風通絡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貝爾氏癱瘓顏面神經麻痺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必安丹,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生家寶》。 組成:沒藥2兩,全蠍2兩(酒浸,焙乾),羌活2兩,虎骨2兩(酥炙),獨活2兩,防風2兩(去蘆),川芎2兩,當歸2兩,薏苡仁2兩,半夏(薑制)2兩,川烏頭1兩(炮,去皮尖),天麻1兩,枳殼1兩(去白,麸炒),前胡1兩,陳皮紅1兩,細辛1兩,朱砂(别研爲衣)1兩,白朮半兩,麝香1錢(别研),腦子半錢(别研)。 主治:血虛生風,左癱右瘓,口眼歪斜,語言謇澀諸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