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利氣散方中包含香附,主要基於其 行氣止痛 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的作用。其能 理氣解鬱,疏通肝氣鬱結,並 活血化瘀,改善血瘀阻滯,緩解疼痛。
因此,香附在利氣散方中可有效 緩解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整體療效。
利氣散中包含黃芩,主要由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以治療氣滯濕阻所致的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經,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對於利氣散中所要治療的氣滯濕阻,黃芩能清熱燥濕,減少濕邪對氣機的阻礙,並能解毒,防止濕熱毒邪加重病情。同時,黃芩也能起到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緩解因氣滯濕阻引起的嘔吐。
利氣散方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理氣寬中: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其辛散之性,可行氣解鬱,疏肝理氣,緩解胸悶氣滯;苦燥之性,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解除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胸膈滿悶。
- 降逆止嘔: 陳皮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可治療脾胃氣逆、嘔吐呃逆等症。利氣散用於治療胸悶氣滯、食積不化等症,陳皮的降逆止嘔作用,可避免氣逆上衝,加強療效。
利氣散方劑中包含藿香,主要原因如下: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藿香辛溫芳香,入脾、胃經,能疏肝理氣,解鬱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胃脘脹痛等症狀,藿香能有效緩解。
- 化濕解暑,止嘔消食:藿香性涼,能化濕解暑,對於暑濕困脾、胃氣不和引起的嘔吐、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藿香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利氣散中加入藿香,一方面可疏肝理氣,緩解氣滯血瘀;另一方面可化濕解暑,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氣滯、濕阻、脾胃不和等症狀的目的。
利氣散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其芳香走竄之性,能疏肝理氣,緩解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利氣散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 溫陽散寒:茴香還兼具溫陽散寒的作用,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痛經、腹痛、肢冷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效果。利氣散常用於治療寒凝氣滯之痛症,茴香的加入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力,提高藥效。
利氣散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利氣散主治氣滯血瘀,而脾氣虛弱則易導致氣機不暢,氣血運行不順。白朮入脾經,能補脾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促進氣血生成,有利於氣機的疏通。
- 燥濕化痰:利氣散亦兼治痰濕阻滯,而白朮兼具燥濕之效,能化解痰濕,使氣道通暢,更利於氣機運行。同時,白朮還能補氣升陽,有助於提升機體正氣,抵抗病邪入侵,進一步促進氣機通暢。
因此,利氣散方劑中加入白朮,可起到健脾益氣、燥濕化痰之功效,有助於疏通氣機,改善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等病症。
利氣散方劑中加入延胡索,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利氣散旨在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腹痛脹滿等症,延胡索可幫助疏通氣血,緩解瘀阻,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 舒肝解鬱:延胡索亦具有舒肝解鬱之效。氣滯血瘀常與肝氣鬱結相關,延胡索能起到疏肝解鬱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肝鬱所致的胸悶、心煩等症狀。
利氣散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止痛: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脾止嘔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砂仁能有效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 溫脾和胃: 利氣散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機阻滯所致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砂仁溫脾散寒,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達到利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利氣散中加入砂仁,既能疏通氣機止痛,又能溫脾和胃,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利氣散方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草果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草果能有效緩解,與利氣散中其他藥材如厚朴、枳殼等配合,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 燥濕化痰,消食健胃: 草果具有燥濕化痰、消食健胃的功效。對於濕阻中焦、食積不消等引起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草果能起到化痰消食、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與利氣散中其他藥材如陳皮、半夏等配合,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利氣散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 利氣散方劑多以辛溫燥烈之藥材為主,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正氣的作用,可避免辛溫藥材過度損傷人體。
二、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利氣散中的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與茯苓搭配,可加強利水消腫的功效;與陳皮搭配,可增強理氣健脾的作用。
利氣散方中包含厚朴,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 行氣化痰: 厚朴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能行氣消積,化痰止咳。利氣散主治胸悶氣短、痰多咳嗽,厚朴在此可有效疏通氣機,化解痰飲,改善呼吸道症狀。
- 燥濕降逆: 厚朴具燥濕作用,可除濕化痰,並能降逆止嘔。利氣散中,厚朴可協同其他藥物,改善脾胃濕濁,止嘔止逆,提升藥效。
厚朴在利氣散方中,發揮行氣化痰、燥濕降逆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胸悶氣短、痰多咳嗽等症狀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利氣散」,由香附、黃芩、陳皮、藿香、茴香、白朮、延胡索、砂仁、草果、甘草、厚朴等多味中藥組成。
香附辛散苦降,能夠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藿香性溫,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草果性溫、味辛,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利氣散的主治功效是:年輕女性月經初潮時,天癸水到來,如果沒有注意調養,受到寒氣影響,導致血氣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心腹脹滿、惡寒發熱、頭身遍疼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香附(炒)5錢,黃芩4錢,炒枳殼(去瓤)4錢,陳皮3錢,藿香3錢,小茴(酒炒)3錢,白朮(去蘆)3錢,玄胡索3錢,砂仁3錢,草果3錢(去殼炒),甘草8分,厚朴1錢。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米湯調且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利氣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六。 組成:綿黃耆、陳皮、甘草各等分。 主治:老人小便秘澀不通。
利氣散,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五。 組成:木通3兩,枳殼1兩半(炒),陳皮1兩半,草梢1兩半。 主治:膀胱氣滯,小便不通,小腹滿,脈沉澀者。
利氣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七。 組成:香附(炒)5錢,黃芩4錢,炒枳殼(去瓤)4錢,陳皮3錢,藿香3錢,小茴(酒炒)3錢,白朮(去蘆)3錢,玄胡索3錢,砂仁3錢,草果3錢(去殼炒),甘草8分,厚朴1錢。 主治:室女經脈初動,天癸水至,失於調理,感寒血氣不順,心腹脹滿,惡寒發熱,頭身遍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