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助散寒解表: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和胎飲方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白朮等配合,能更好地驅散外寒,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
2. 疏肝解鬱:紫蘇葉還能行氣解鬱,對於脾胃氣滯、胸悶氣短等症狀也有輔助療效。配合胎飲方中其他藥材,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抵抗力。
加味紫蘇和胎飲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方劑中加入黃芩,可清熱解毒,抑制因外感風熱或內熱壅盛引起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止咳化痰: 黃芩可清肺熱,並能化痰止咳。方劑中加入黃芩,有助於緩解因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
總而言之,加味紫蘇和胎飲中加入黃芩,旨在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以達到治療外感風熱或內熱壅盛引起的咳嗽、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的效果。
加味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紫蘇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止咳之效,而胎飲方偏寒涼,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甘草性甘平,味甘而潤,可調和藥性,避免方劑寒涼過度,避免損傷脾胃。
- 緩解副作用:紫蘇和胎飲方中某些藥材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紫蘇可能引起口乾舌燥,胎飲方中的蒼朮可能傷胃。甘草具有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保護脾胃,提高藥效的安全性。
加味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紫蘇和胎飲方主治風寒感冒,而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並能燥溼化痰,緩解風寒所致的痰飲咳嗽。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方中紫蘇辛溫解表,生薑辛溫解表散寒,白朮則偏於健脾益氣。白朮的加入,可以協調藥性,使藥物更加溫和,避免辛溫之品過於燥烈,並能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
加味紫蘇和胎飲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紫蘇和胎飲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而陳皮可輔助理氣散寒,促進藥效發揮。
- 調和藥性:紫蘇和胎飲中部分藥物如紫蘇葉、生薑等偏於溫熱,而陳皮性溫,能緩解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加味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增強解表散寒之力: 藿香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化濕和中之效。與紫蘇、生薑等藥物配合,可更有效地驅散外感風寒,解除表寒症狀。
- 助於和中理氣: 藿香氣味芳香,能開胃止嘔,並可理氣解鬱,協調脾胃功能。與和解脾胃的茯苓、半夏等藥物合用,可改善因脾胃失和而引起的惡心、嘔吐等症狀。
加味紫蘇和胎飲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和中: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紫蘇和胎飲本身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氣喘等症,砂仁的加入可助其理氣化痰,溫中散寒,進一步增強療效。
- 緩解脾胃不適:砂仁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紫蘇和胎飲的藥性偏寒,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脾胃虛寒,影響消化功能。砂仁的加入可溫補脾胃,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保持機體平衡。
主治功效
加味紫蘇和胎飲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紫蘇葉(紅者真)
- 條芩
- 甘草(各一錢)
- 白朮(錢半)
- 陳皮
- 藿香(須梗連葉者真。各八分)
- 砂仁(五分)
主治: 妊娠霍亂,寒熱之盛,邪正交爭,心腹絞痛,或吐或利,氣血俱傷,子母不安者。
分析內容:
根據《羅氏會約醫鏡》記載,此病症乃因感受寒熱之邪,導致邪正交爭,引起心腹絞痛。根據邪氣所在部位不同,症狀也有所差異:
- 邪在上胃脘:心痛而吐。
- 邪在下胃脘:當臍痛而利。
- 邪在中:腹痛,吐利俱致。
由於嘔吐過多會損傷氣機,腹瀉過多會耗傷血液,進而導致氣血俱傷,母子皆不得安寧,屬於危急證候。
治療原理:
加味紫蘇和胎飲針對妊娠霍亂的病機,以溫中散寒、理氣和胃、安胎為主要治療原則。
- 紫蘇葉: 作為君藥,發揮其辛溫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以散除表寒,舒暢氣機,緩解疼痛。
- 黃芩: 清熱燥濕,輔助紫蘇葉清除體內濕熱之邪,並可安胎。
- 白朮、陳皮、藿香: 健脾燥濕,理氣和胃。白朮健脾益氣,陳皮理氣化痰,藿香芳香化濕,三藥合用,可改善脾胃功能,減輕吐利症狀。
- 砂仁: 溫中行氣,止嘔止瀉,並具有安胎作用。
- 甘草: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並可益氣補中。
諸藥合用,共奏散寒解表、行氣化痰、清熱燥濕、健脾益胃、溫中行氣、安神定志之功,以達到緩解妊娠霍亂,保障母子平安的效果。
總結:
加味紫蘇和胎飲,通過精準的藥物配伍,針對妊娠霍亂的病因病機,達到溫中散寒,理氣和胃,清熱安胎的功效。是治療妊娠霍亂,寒熱交爭,吐利傷及氣血,母子不安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紫蘇葉(紅者真)1錢,條芩1錢,甘草1錢,白朮錢半,陳皮8分,藿香(須梗連葉者真)8分,砂仁5分。
水煎,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紫蘇和胎飲, 出處:《會約》卷十四。 組成:紫蘇葉(紅者真)1錢,條芩1錢,甘草1錢,白朮錢半,陳皮8分,藿香(須梗連葉者真)8分,砂仁5分。 主治:妊娠霍亂,寒熱之盛,邪正交爭,心腹絞痛,或吐或利,氣血俱傷,子母不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