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氣扶正:異功散本身以滋陰降火為主,而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加入人參能補益氣血,扶正固本,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藥性更加平和。
二、 緩解虛弱:加味異功散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各種症狀,而陰虛火旺患者往往伴隨氣虛體弱。人參補氣益血,能增強患者體力,緩解虛弱症狀,促進身體康復。
加味異功散中包含白朮,主要是因為白朮具有以下功效: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加味異功散針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而白朮能改善脾胃吸收功能,有助於氣血生化。
- 燥濕利水: 白朮亦具燥濕利水功效,能排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加味異功散常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水濕停滯等症狀,白朮的利水作用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緩解水腫。
綜上所述,白朮在加味異功散中,既能健脾益氣,又能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濕熱內蘊等症狀,故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大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此方多用於治療脾虛濕盛導致的泄瀉、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從而改善濕盛之症。
- 配合其他藥物: 茯苓能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起到更好的療效。例如,方中還有蒼朮、厚朴等燥濕健脾藥物,茯苓能助其燥濕,並減少其燥性對脾胃的損傷。此外,茯苓還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利水消腫、寧心安神等功效。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異功散中包含一些較為峻猛的藥物,如半夏、蒼朮等,甘草可以減緩其毒性,防止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增強其藥效。例如,甘草可以提高半夏的止嘔效果,增強蒼朮的祛濕作用。此外,甘草還可以補益脾氣,有助於提高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升整體療效。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和胃,健脾消食: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行氣,健脾消食之效,能幫助消化吸收,緩解脾胃氣滯、消化不良等症狀。
- 降逆止嘔,化痰止咳: 陳皮具有降逆止嘔之效,能緩解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陳皮還具化痰止咳功效,能有效緩解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
因此,在加味異功散中加入陳皮,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時緩解相關症狀。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止痛: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其芳香走竄,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胃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陳皮、枳殼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 溫中止嘔:砂仁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並能止嘔。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砂仁能起到溫中降逆的作用,配合方中其他溫中散寒藥物,共同改善脾胃功能。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芳香化濕: 藿香氣味芳香,辛溫性,具有化解濕邪、理氣止嘔的功效。加味異功散主治脾胃濕阻,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藿香的加入有助於疏散濕氣,緩解脾胃不適,達到止嘔止瀉的目的。
- 解表止嘔: 藿香亦有解表散寒之功,對於因外感風寒引起的嘔吐,藿香能起到解表散寒,止嘔的作用。加味異功散的組成中,也有其他具有解表功效的藥物,如防風、蒼朮等,藿香的加入加強了藥方的解表功效,進一步提升其止嘔作用。
加味異功散中加入神麴,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消食化積:神麴性溫,能消食導滯,化解積滯,有助於改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與異功散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增強其消食化積之功效。
- 健脾和胃:神麴味甘,能健脾和胃,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加味異功散中加入神麴,既能增強其消食化積之功效,又能健脾和胃,達到更佳的療效。
主治功效
加味異功散
加味異功散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胃部虛弱、容易嘔吐、沒有食慾的方劑。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砂仁、藿香、神麴組成。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砂仁: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加味異功散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止嘔止瀉、化痰和胃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以及虛寒嘔吐等症狀。
總結
加味異功散是中醫常用的治療胃部虛弱、容易嘔吐、沒有食慾的方劑。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砂仁、藿香、神麴組成。該方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止嘔止瀉、化痰和胃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以及虛寒嘔吐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 、 白朮(蜜炙)、 當歸 、 川芎、 陳皮(去白)、 茯苓 、 阿膠(蛤粉炒珠)、 麥冬(去心) 、 炙甘草各等分。
預防妊娠五月以前墮胎。
加生薑3片,大棗2個,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異功散性味甘平,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嘔吐、呃逆等症狀。但脾胃虛寒、嘔吐清水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異功散, 出處:《醫家心法》。 組成:人參、黃耆、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煨薑、大棗。 主治:小兒痘瘡至7-8日
加味異功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二十。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甘草3分,陳皮5分,砂仁(研)5分,藿香5分,神曲(炒)1錢,陳米(年久者佳)1合。 主治:胃虛而嘔,不喜食。
加味異功散,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四。 組成:黨參(去蘆,米炒)2錢,白朮(淨)1錢5分,陳皮1錢,麥芽(炒)1錢,茯苓1錢,神曲(炒)1錢,炙草1錢。 主治:補脾消食。主治:産後傷食,吞酸噯腐,滿悶者。
加味異功散, 出處:《會約》卷十九。 組成:人參、白朮2錢,茯苓1錢半,甘草(炙)1錢,當歸2錢,陳皮(去白)1錢,鉤藤鉤錢半(此味後入,過煎無力)。 主治:補脾胃。主治:小兒慢驚風證。脾胃虛弱,肝木所勝,外虛熱而內真寒。
加味異功散,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四。 組成:黨參(去蘆,米炒)1錢5分,陳皮1錢,扁豆(炒,杵)1錢5分,生薏米3錢,白朮(淨)2錢,山藥(炒)2錢,澤瀉(鹽水炒)1錢,白茯苓1錢5分,炙草1錢。 主治:脾虛有濕所致帶下病。
加味異功散,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 加味異功散(《葉氏女科》卷二。)出處:《葉氏女科》卷二。組成:人參、白朮(蜜炙)、當歸、川芎、陳皮(去白)、茯苓、阿膠(蛤粉炒珠)、麥冬(去心)、炙甘草各等分。主治:預防妊娠五月以前堕胎。 。 主治:預防妊娠五月以前墮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