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中湯

BAO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脾經 20%
肺經 17%
心經 13%
肝經 8%
膽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4%
三焦經 3%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保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保中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滯食積,陳皮的加入可以幫助理氣健脾,促進消化,緩解食積脹滿等症狀。
  2. 降逆止嘔: 陳皮還可以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引起的嘔吐,陳皮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在保中湯中,陳皮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其降逆止嘔的作用。

總之,陳皮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緩解食積脹滿和嘔吐等症狀,是保中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保中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個原因:

  1. 降逆止嘔:半夏性辛溫,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保中湯主治脾胃虛寒、氣逆嘔吐,半夏可助其降胃氣,止嘔逆,恢復脾胃功能。
  2. 和胃止瀉:半夏能燥濕化痰,亦可燥濕止瀉,對於因脾胃虛寒、濕邪內阻導致的泄瀉,半夏可配合其他藥材,起到和胃止瀉的作用。

因此,保中湯中加入半夏,既能降逆止嘔,又能和胃止瀉,可有效改善脾胃虛寒、氣逆嘔吐、泄瀉等症狀。

保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保中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水濕停滯所致的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症,而茯苓則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化解水濕,達到止瀉止嘔的效果。

2. 寧心安神:茯苓還具有一定的寧心安神作用。保中湯中加入茯苓,有助於緩解患者因脾胃虛弱、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使患者安神定志,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保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其一,甘草性味甘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保中湯為溫補脾胃之劑,加入甘草能增強其補氣健脾之效,並能緩解藥性,使藥物更加平和,避免過於燥烈。

其二,甘草在中藥配伍中常起着調和的作用,可使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效用。保中湯中含有多種藥物,甘草能調和藥性,使各藥物相得益彰,發揮最佳療效,並能防止藥物相剋,保障患者安全。

保中湯中使用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保中湯旨在補益脾胃、固護中氣,白朮有助於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而提升身體抵抗力,達到保中之效。
  2. 燥濕止瀉: 保中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等症,白朮的燥濕利水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脾胃濕氣,減少腹瀉發生。此外,白朮還有固澀止瀉之效,能有效緩解腹瀉症狀。

保中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暑化濕: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闢穢、解暑化濕之效。保中湯用於治療暑濕之邪侵襲所致的中暑、嘔吐、腹瀉等症,藿香可驅散暑濕,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解暑化濕功效。
  2. 理氣和中:藿香還具理氣和中之效,能緩解暑濕所致的胃腸氣機阻滯,改善消化不良,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緩解嘔吐、腹痛等症狀,進一步達到保中和胃的效果。

保中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心火、瀉胃火、解毒燥濕之效。保中湯為治療熱毒蘊結,心煩口渴,脘腹脹痛,大便祕結等症的方劑,其中黃連可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緩解熱毒蘊結之症。同時,黃連還能降胃火,緩解脘腹脹痛,並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

總之,黃連在保中湯中起到清熱瀉火、解毒燥濕、降胃火、通便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保中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保中湯用於治療溫熱病症,常伴有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黃芩可清熱瀉火,緩解這些症狀。

2. 抑制邪氣:黃芩性寒,可抑制邪氣的蔓延。保中湯用於治療溫熱病症,以清熱解毒為主,同時需抑制邪氣,防止病情加重。黃芩可抑制邪氣的傳播,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扶正祛邪的效果。

保中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味苦寒,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梔子,可針對熱毒熾盛、心煩不寐、口渴便祕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二、緩解心悸氣喘: 梔子能清心火,降肺氣,緩解心悸氣喘等症狀。保中湯中加入梔子,可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降火止咳、平心安神之目的,改善因熱毒內擾所致的心悸氣喘。

保中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止嘔:砂仁味辛溫,能溫中散寒,行氣止嘔。保中湯為溫中和胃之劑,適用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嘔吐、腹痛、腹脹等症狀。砂仁溫脾止嘔,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溫中和胃的效果。
  2. 行氣消食:砂仁具有行氣消食的作用,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緩解食積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保中湯常用於食積不化、脾胃虛寒所致的各種症狀,砂仁的加入可增強其行氣消食的效果。

主治功效


保中湯

組成: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朮、藿香、黃連、黃芩、梔子、砂仁

性味:辛、苦、甘、微寒

歸經:肺、脾、胃、心

功效:和胃降逆,止嘔止吐,消積化痰

主治:嘔吐不止,食慾不振,噁心反胃,腹脹腹痛,腹瀉泄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藥理作用

  1. 陳皮:理氣行氣,燥濕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
  2.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3.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4.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5.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6.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7.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8.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9.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10.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臨牀應用

本方常用於治療嘔吐不止,食慾不振,噁心反胃,腹脹腹痛,腹瀉泄瀉等症。

禁忌

  1. 孕婦慎用。
  2. 脾胃虛弱者慎用。
  3. 服用本方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保中湯**是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朮、藿香、黃連、黃芩、梔子、砂仁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和胃降逆,止嘔止吐,消積化痰的功效,主治嘔吐不止,食慾不振,噁心反胃,腹脹腹痛,腹瀉泄瀉等症。

傳統服藥法


陳皮8分,半夏(薑制)8分,茯苓8分,甘草3分,白朮(土炒)2錢,藿香1錢,黃連(土炒)2錢,黃芩(土炒)1錢,山梔子(薑汁炒)2錢,砂仁3分。
吐逆甚,加伏龍肝1塊同煎;因氣,加香附、枳實;心煩,加竹茹。
上銼一劑。
加生薑3片,長流水和膠泥澄清水2鐘,煎至1鐘,稍冷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保中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 組成:陳皮8分,半夏(薑制)8分,茯苓8分,甘草3分,白朮(土炒)2錢,藿香1錢,黃連(土炒)2錢,黃芩(土炒)1錢,山梔子(薑汁炒)2錢,砂仁3分。 主治:嘔吐不止,飲食不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