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紫蘇葉是紫蘇和胎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紫蘇葉中的揮發油能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有助於緩解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 理氣寬中,和胃止嘔: 紫蘇葉能理氣寬中,和胃止嘔,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當引起的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因此,紫蘇葉在紫蘇和胎飲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理氣寬中,是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虛弱等症狀的有效藥材。
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黃芩,主要是針對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清熱解毒: 胎飲多因風寒束表,內蘊濕熱所致,表現為發熱、咳嗽、口渴等。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體內濕熱,緩解發熱、咳嗽等症狀。
- 涼血止血: 若胎飲伴有血熱妄行,則可見咳血、咯血等症。黃芩具有涼血止血之效,可清解血熱,止血止咳,改善咳血、咯血等症狀。
因此,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黃芩,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幫助治療胎飲所致的各種病症。
紫蘇和胎飲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固護胎兒: 胎飲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不能滋養胎兒,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白朮性溫味甘,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補氣固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增強母體氣血,進而促進胎兒生長發育。
- 止瀉止嘔,安胎護母: 胎飲患者常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影響母體健康,進而影響胎兒。白朮能燥濕健脾,止瀉止嘔,有助於緩解孕婦不適,穩定胎兒狀態,保障母子平安。
紫蘇和胎飲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紫蘇性辛溫,善於散寒解表;胎飲方則偏於清熱化濕。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緩解紫蘇的辛溫之性,防止藥性過於燥烈,同時也能增強清熱化濕的效果,使藥性更為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緩解脾虛的作用,可增強紫蘇的解表功效,並促進胎飲的吸收和代謝,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同時,甘草也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能減輕紫蘇引起的口乾舌燥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藥體驗。
主治功效
紫蘇和胎飲主治功效分析
紫蘇和胎飲,由紫蘇葉、黃芩、白朮、甘草四味藥組成。主要功效為:清熱和胎、理氣止嘔、健脾止瀉。
治療原理分析
從多部古籍的記載中,可歸納出紫蘇和胎飲的主要應用場景及加減變化,進而推斷其治療原理:
妊娠傷寒(外感表證):
- 《胎產指南》、《羅氏會約醫鏡》、《萬氏女科》皆指出,妊娠期間感受外邪,出現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時,可用紫蘇和胎飲為主方。
- 原理:紫蘇葉辛溫解表,可發散風寒;黃芩清熱,可制約紫蘇葉的溫燥之性,防止傷胎;白朮健脾,扶助正氣以祛邪;甘草調和藥性。此組合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兼顧妊娠期的特殊生理狀態。
- 加減:根據不同經絡的症狀,可加入相應的藥物。如太陽經的頭痛、項強、腰脊痛,可加羌活、藁本、川芎、防風;少陽經的寒熱往來、口苦、嘔吐、脅痛、耳聾,可加柴胡、枳殼、桔梗、杏仁等。
妊娠霍亂(上吐下瀉):
- 《胎產心法》、《羅氏會約醫鏡》皆記載加味紫蘇和胎飲可治療妊娠期間的心腹絞痛、上吐下瀉,即霍亂症狀。
- 原理:霍亂的病機多為脾胃升降失司,清濁相干。紫蘇葉、藿香可行氣化濕,和中止嘔;陳皮、砂仁理氣和胃,降逆止嘔;黃芩清熱燥濕,防止濕熱下注;白朮、甘草健脾益氣,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 加減:根據具體症狀,可進行加減。如轉筋加木瓜;胎動不安加土炒白朮;夏季加黃芩、黃連、香薷;冬季加人參、白朮、炮姜等。
妊娠食復:
- 《萬氏女科》提到紫蘇和胎飲可加減治療因飲食失節導致的妊娠食復發熱。
- 原理:食復乃飲食停滯胃腸,郁而化熱所致。原方基礎上加枳實、黃連、陳皮、神麯,可消食導滯、清熱和胃。
總結
綜上所述,紫蘇和胎飲以其清熱和胎、理氣止嘔、健脾止瀉的功效,廣泛應用於妊娠期間的外感表證、霍亂、食復等病症。其治療原理在於:
- 針對妊娠期的特殊生理狀態,選用藥性平和、兼顧扶正與祛邪的藥物組合。
- 根據不同病因、病機和症狀,靈活加減,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基於古籍文獻,具體應用仍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紫蘇1錢半,條芩1錢半,白朮1錢半,甘草1錢。
如惡寒,頭痛,項強,腰脊痛,此病在足太陽膀胱經也,本方加羌活、藁本、川芎、防風各1錢,連須蔥3根,薑引,熱服得汗而解;如惡寒,卻不發熱,只頭痛,鼻乾,或項強,此病在陽明胃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蘇和胎飲, 出處:《會約》卷十四。 組成:紫蘇1錢半,條芩1錢半,白朮1錢半,甘草1錢。 主治:妊娠傷寒,勿拘日數,但見惡寒,發熱,頭痛,病在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