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白朮湯

HUANG QIN BAI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心經 14%
脾經 14%
肝經 14%
肺經 14%
膽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芩白朮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之功,可用於治療濕熱內蘊導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腹痛、泄瀉等。
  2. 瀉火解毒: 黃芩還能清泄心火,解毒消腫,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等亦有療效。

黃芩與白朮相配,一清一補,相輔相成,能更好地達到清熱利濕、健脾益氣的效果,廣泛應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各種疾病。

黃芩白朮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利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方中黃芩苦寒,清熱燥濕,易傷脾胃,白朮可補脾胃之氣,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同時協同黃芩利濕,達到清熱利濕而不傷正氣的效果。
  2. 固護中氣: 黃芩白朮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之證,患者常伴有脾氣虛弱,容易氣虛乏力,白朮可補脾益氣,固護中氣,使機體有足夠的能量來抵抗濕熱,促進疾病康復。

黃芩白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由黃芩、白朮兩味藥物組成,用於清熱燥濕、健脾和胃。在某些具體配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是因為紫蘇葉具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能增強整個方劑的治療範圍和效果。

黃芩性味苦寒,主歸肺、膽、大腸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二者相配,可有效改善濕熱困脾所導致的各種症狀。而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能解表散寒、行氣和胃,對於外感風寒或脾胃氣滯所致的不適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將紫蘇葉加入黃芩白朮湯中,不僅可以增強方劑對風寒感冒初期的應對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因脾胃功能不佳所引發的消化不良等問題。此外,紫蘇葉還能調和藥性,使整個方劑更加平衡協調,適用於更廣泛的臨床情況。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芩白朮湯」

白朮

性味甘、微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黃芩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紫蘇葉

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在妊娠期間,如果因早上外出沾染了霧露之氣,或者冒雨被淋濕,或者長時間居住在有濕氣的地方,或者因為汗流得太多,在用冷水洗澡,可能就會出現發熱、骨節疼痛、身體沉重、頭痛鼻塞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黃芩白朮湯」具有清熱燥濕,利水滲濕,固表止汗,安胎等功效,可治療妊娠期間因外感風寒濕邪引起的發熱、骨節疼痛、身體沉重、頭痛鼻塞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鼻塞原發性高血壓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鼻息肉身體沉重

相同名稱方劑


黃芩白朮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二。 組成:黃芩5錢,白朮5錢,蘇葉2錢5分。 主治:妊娠中濕,或因早行感霧露之氣,或冒雨,或久居下濕之地,或汗出取冷水浴之,其證發熱,骨節煩痛,身體重著,頭痛鼻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