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飲

HE Q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脾經 17%
大腸經 14%
肝經 12%
肺經 12%
心經 8%
膽經 6%
小腸經 4%
腎經 1%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氣飲」介紹

和氣飲是中醫中藥中的一種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朮、黃芩、大腹皮、枳殼、紫蘇葉和砂仁。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大腹皮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黃芩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砂仁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紫蘇葉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和氣飲的主治功效是子滿,即懷孕七到八個月,孕婦被照顧的太好了,休息得太多,胎兒過於肥大,內熱過盛,肚子像鼓一樣大,肚子往下墜,壓迫子宮,坐臥不安。

總結

和氣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由白朮、黃芩、大腹皮、枳殼、紫蘇葉和砂仁組成,具有子滿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蒼朮1兩4錢,桔梗1兩2錢,枳殼(去瓤,麩炒)6錢,橘紅6錢,白芍藥3錢,白芷3錢,川芎3錢,當歸3錢,赤茯苓3錢,桂(去粗皮)3錢,半夏(湯洗7次)3錢,甘草(炙)3錢,厚朴(去粗皮,薑制)4錢,乾薑4錢,吳茱萸(炒)半兩。
上銼散。
每服4錢,水1盞半,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並煎。

方劑組成解釋


  • 白朮:味甘、苦,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黃芩:味苦、寒。歸肺、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大腹皮:味苦、辛,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燥濕化痰、寬胸利膈的功效。
  • 枳殼:味苦、辛,性微溫。歸肺、大腸經。具有行氣破脹、消食導滯的功效。
  • 紫蘇葉: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散寒解表、行氣和胃的功效。
  • 砂仁:味辛、甘,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服用和氣飲前,應先諮詢醫生。
  • 和氣飲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等。
  • 和氣飲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胰臟炎月經腹痛神經性厭食症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舌頭痛胃腸脹氣腹瀉腹中有鳴叫聲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和氣飲,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四。 組成:當歸6分,川芎6分,白芍6分,人參6分,蘇梗6分,陳皮6分,腹皮6分,甘草3分,木香2分。 主治:妊娠心胃脹滿。

和氣飲, 出處:《金鑑》卷五十二。 組成:蒼朮、紫蘇、防風、赤苓、豆豉、藿香、陳皮、厚朴(薑炒)、炙甘草。 主治:溫散。主治:小兒斷臍失護,風冷乘入,傳於大腸,遂成臍寒瀉,糞色青白,腹痛腸鳴。

和氣飲, 出處:《雞鳴錄》。 組成:白朮(土炒)1錢5分,鹽橘紅1錢,鹽香附2錢(研),茯苓8分,炒白芍1錢,酒芩1錢,川芎5分,炙草5分,酒歸身1錢6分。 主治:妊娠4月,倦卧不安,或口舌頭痛,腳弱及腫者。

和氣飲, 出處:《女科萬金方》。 組成:厚朴5錢,香附5錢,白朮4錢,枳殼4錢,黃芩4錢,小茴香3錢,陳皮3錢,藿香3錢,甘草3錢,玄胡索3錢,砂仁2錢,草果2錢。 主治:婦人血氣不和,飲食少進,肚腹膨脹,嘔吐惡心。

和氣飲, 出處:《廣嗣紀要》卷九引李東垣方。 組成:白朮1錢半,黃芩1錢半,大腹皮1錢,枳殼(炒)1錢,蘇葉莖5分,砂仁(炒)5分,炙草3分。 主治:子滿。妊娠7-8月,其婦奉養本厚,安居太過,胎元肥壯,溫熱內盛,腹大如鼓,腹滿下墜,逼迫子戶,坐卧不安。

和氣飲, 出處:《續易簡》卷二。 組成:蒼朮1兩4錢,桔梗1兩2錢,枳殼(去瓤,麸炒)6錢,橘紅6錢,白芍藥3錢,白芷3錢,川芎3錢,當歸3錢,赤茯苓3錢,桂(去粗皮)3錢,半夏(湯洗7次)3錢,甘草(炙)3錢,厚朴(去粗皮,薑制)4錢,乾薑4錢,吳茱萸(炒)半兩。 主治:腹痛,腸鳴,泄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