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朮散

QIN Z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虺後方》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心經 13%
肝經 13%
膽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13%
脾經 8%
腎經 3%
胃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芩朮散中包含黃芩,主要是因為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在芩朮散中,黃芩主要起到清熱燥濕的作用,與白朮、茯苓等藥物相配伍,共同達到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的功效。此外,黃芩還能解毒消腫,對於濕熱所致的腹痛、腹瀉、黃疸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芩朮散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配合黃芩清熱燥濕,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濕濁內阻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狀。
  2. 固表止汗: 白朮還具備固表止汗的功效。在芩朮散中,白朮能協同黃芩清熱解毒,進一步收斂固表,防止汗液過多流失,對於暑濕傷表所致的汗出不止、體虛乏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芩朮散方中加入砂仁,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一、溫脾止瀉: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脾止瀉、理氣和胃之效。芩朮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泄瀉,而砂仁能溫暖脾胃,助消化,緩解腹瀉症狀。

二、行氣消脹:砂仁還具備行氣消脹的功效,能緩解因脾胃虛寒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芩朮散中含有黃芩、蒼朮等寒涼藥材,加入砂仁可以中和寒性,避免寒涼過度對脾胃造成損傷。

主治功效


芩朮散是由黃芩、白朮、砂仁三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健脾利濕的功效。其中,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白朮性味甘、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芩朮散具有清熱燥濕,健脾利濕的功效。臨牀應用上,芩朮散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型腹瀉,其症狀包括大便稀溏、腹痛、口渴、小便黃赤等。此外,芩朮散還可被用於治療濕熱型黃疸,其症狀包括皮膚和鞏膜黃染、小便黃赤、口苦、口乾舌燥等。

芩朮散的用法用量為,每次服用6~9克,一日服用2~3次。水煎服或研末,空腹溫服。芩朮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藥。

芩朮散的使用禁忌症包括孕婦、嬰幼兒、虛寒體質者。芩朮散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口乾、口渴、便祕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芩朮散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藥方劑,在臨牀應用上具有良好的療效。然而,芩朮散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芩朮散之前,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總結:芩朮散是由黃芩、白朮、砂仁三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健脾利濕的功效。芩朮散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型腹瀉、濕熱型黃疸等症狀。芩朮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芩朮散, 出處:《虺後方》。 組成: 芩朮散(《虺後方》。)出處:《虺後方》。組成:小條黃芩(酒浸,炒)1兩,白朮(去蘆,陳壁土炒,去土)1兩,砂仁(炒)3錢。主治:安胎。 。 主治:安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