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效湯
JIN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麻科活人》(附錄)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8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近效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近效湯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白朮能補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助於疾病康復。
- 燥濕止瀉: 近效湯常用於腹瀉、水瀉等症,白朮能燥濕止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止瀉止痢的效果。
白朮在近效湯中起到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近效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近效湯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性質各異,甘草可起到緩和藥性、減少副作用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平和、穏定。
- 增強療效: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能增強人參的補氣作用,或與黃芪配合,提高免疫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近效湯」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近效湯」主要用於治療麻疹因過服涼劑而導致的變症。麻疹初期,患者體內熱盛,醫者常使用涼劑以清熱解毒。然而,若涼劑使用過多,則會損傷人體陽氣,導致實熱轉化為虛寒。此時,患者會出現神目昏暗、手足抽搐、寒熱交替、吐瀉等症狀,舌苔雖黑但仍有津液,嘴唇雖焦但觸感偏涼。
「近效湯」由白朮和甘草兩味藥物組成。方中以白朮為君,健脾益氣,利水消腫,旨在恢復脾胃運化功能,培補後天之本;甘草為臣,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並能輔助白朮益氣健脾。兩藥合用,共奏峻補脾胃之效,以扶正祛邪,扭轉虛寒之勢。
古文指出,「近效湯」適用於「吃緊之時」,需「急用峻補」以挽回危局。其後,還可配合「理中湯」進行平補,以鞏固療效。這體現了中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內容,結合藥物組成分析,「近效湯」的主治功效可歸納為:
峻補脾胃,回陽救逆,用於麻疹過服涼劑導致的虛寒變症,症見神目昏暗、手足瘛疭、寒熱乍發、吐瀉交作,舌雖黑而有液,唇雖焦而帶涼等。
總結
「近效湯」是中醫治療麻疹虛寒變症的有效方劑。其以峻補脾胃為主要手段,迅速扭轉因過用寒涼而導致的陽氣衰敗之勢,為後續治療奠定基礎。
傳統服藥法
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朮(焦朮不用)、炙甘草。
生薑3片,紅棗4個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近效湯, 出處:《麻科活人》(附錄)。 組成: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朮(焦朮不用)、炙甘草。 主治:麻疹多服涼劑,變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瘲,或寒熱乍發,或吐瀉交作,舌雖黑而有液,唇雖焦而帶涼,實熱化爲虛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