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味吳萸湯

BEI WEI WU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9%
脾經 29%
肝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8%
心經 8%
肺經 8%
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北味吳萸湯中包含吳茱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功效。方中以吳茱萸為主藥,用於治療寒邪客胃,引起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
  2. 配伍增效:吳茱萸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其療效。例如,與乾薑、附子等藥材配伍,可加強溫中散寒的作用;與陳皮、半夏等藥材配伍,可增強止痛止嘔的作用。

北味吳萸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藥力: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吳萸性寒,易傷脾胃,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力更易於吸收和發揮。
  2. 調和藥性,減少副作用: 白朮性溫,可緩解吳萸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傷及脾胃,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使藥效更穏和。

總之,白朮在北味吳萸湯中起到健脾益氣,調和藥性,輔助藥物發揮作用,降低副作用的作用。

北味吳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吳萸性溫燥,易傷胃陰,而甘草性甘平,能緩解吳萸的燥熱之性,保護胃氣,避免藥物對胃的刺激。
  2. 增強療效: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例如,甘草能增強吳萸的止痛、止瀉、止嘔功效,提高藥物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北味吳萸湯

組成:

  • 吳茱萸:6克
  • 白朮:10克
  • 甘草:6克

製法:

將吳茱萸、白朮、甘草放入水中煎煮,去渣取汁,即可服用。

性狀:

黃褐色液體,微苦微甘,略有香氣。

功能主治:

補腎固精,溫陽止瀉。

適應症:

腎虛,早上五點多就腹瀉,多年來一直無法治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勞累、熬夜。
  • 服藥期間,如果出現腹痛、腹瀉加重等症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藥理作用: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臨牀應用:

  • 北味吳萸湯主治腎虛,早上五點多就腹瀉,多年來一直無法治癒。
  • 本方亦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陽虛畏寒、手足厥冷、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夜尿多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北味吳萸湯」,主要成分是吳茱萸、白朮、甘草,具有補腎固精,溫陽止瀉的功效。主治腎虛,早上五點多就腹瀉,多年來一直無法治癒。

傳統服藥法


肉蔻霜1錢,北味6分,吳萸(泡)5分,白朮(淨炒)1錢5分,炙甘草5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腎虛所致的泄瀉,若是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大便溏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北味吳萸湯,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三。 組成:肉蔻霜1錢,北味6分,吳萸(泡)5分,白朮(淨炒)1錢5分,炙甘草5分。 主治:腎泄,五更即溏瀉,經年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