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白朮散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在於白朮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益氣,固攝胎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固攝中氣。孕婦若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則易導致胎兒不穩,白朮可補脾益氣,使胎兒安穩成長。
- 燥濕健脾,止嘔安胎: 孕婦常有妊娠反應,如噁心嘔吐,這與脾胃濕困有關。白朮能燥濕健脾,化解脾胃濕氣,減輕孕婦嘔吐,有助於安胎。
綜上所述,白朮在安胎白朮散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通過健脾益氣、固攝胎氣和燥濕健脾等功效,有效地安胎保胎。
安胎白朮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活血化瘀,安胎止痛: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孕婦胎動不安,腹痛墜脹,多因氣滯血瘀所致,川芎可活血化瘀,緩解疼痛,使胎兒安穩。
- 疏通經絡,養血安神:川芎入肝經,可疏通肝經,調理氣血運行,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胎動不安。同時,川芎還能養血安神,改善孕婦情緒,利於胎兒生長發育。
總而言之,川芎在安胎白朮散中發揮着活血化瘀、安胎止痛、疏通經絡、養血安神的作用,幫助孕婦安胎保胎。
安胎白朮散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止嘔: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逆,對於孕婦因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胎動不安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固腎安胎:吳茱萸具有固腎止瀉之效,可協助白朮、茯苓等藥物固腎安胎,減少胎兒滑脫的風險。
整體而言,吳茱萸在安胎白朮散中發揮溫中止嘔、固腎安胎的功效,有助於穩定胎兒,確保母子平安。
安胎白朮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白朮性燥,容易傷陰,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白朮的燥性,避免傷及胎兒。同時,甘草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平和,更利於安胎。
- 補脾益氣,增強體質: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的功效,能增強孕婦體質,提高抵抗力,有助於穩定胎兒,預防流產。
主治功效
安胎白朮散主治功效分析
安胎白朮散,為歷代醫家所推崇的安胎名方,其主治功效明確指向妊娠期間因宿有寒冷、胎元發育遲緩、或因失於調護而導致的胎萎不長,甚至有墮胎之虞的狀況。綜觀各醫家論述,其核心功效可歸納為:補榮衛,養胎氣,溫經散寒,健脾安胎。
治療原理分析
1. 補榮衛,養胎氣
多部醫書皆提及「補榮衛,養胎氣」,此乃安胎白朮散的核心治療思路。所謂「榮衛」,即指人體氣血,為胎兒生長發育之根本。妊娠期間,氣血充足與否,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狀況。《資生集》中更以「天地以大氣春生夏長,人身以心肝應之」來比喻,若母體氣血不足,如同春氣不溫,夏氣不大,則胎兒發育受阻。安胎白朮散透過調補母體氣血,提供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從而達到養胎之效。其中,白朮和甘草具備補益脾胃、補氣健中的功效,能夠強健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從根本上增強母體氣血的充盈度,為胎兒發育提供充足保障。
2. 溫經散寒
「妊娠宿有冷」為此方的主治要點之一。中醫認為,寒邪侵襲子宮,可導致氣血凝滯,影響胎元發育。《資生集》中以「若宿有冷者,春氣不溫也,以吳萸溫之」闡述此理,指出吳茱萸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驅散子宮內的寒邪,使氣血運行暢通。吳茱萸辛熱,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能夠溫暖子宮,驅散寒邪,改善因寒冷引起的胎痿不長。
3. 健脾安胎
白朮在此方中,不僅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更兼有健脾利水、固腎安胎的作用。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強健,則氣血充足,胎元得養。且白朮可利水濕,有助於消除體內水濕阻滯,間接改善胎萎不長的狀況。
4. 行氣活血
川芎在此方中,雖用量較少,但其活血調經的作用不可忽視。《資生集》以「胎痿不長者,夏氣不大也,以川芎大之」闡釋其作用,川芎能活血行氣,改善子宮內氣血運行不暢的狀況,有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
5. 調和諸藥
甘草不僅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更具有調和諸藥之功。它可以緩和藥性,使各藥之間協同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峻烈,進一步增強全方的安胎效果。
綜合分析
安胎白朮散以補益脾胃氣血為基礎,透過溫經散寒、活血行氣、健脾利水等作用,全面調理母體氣血,改善因宿有寒冷、氣血不足、或失於調護導致的胎萎不長等症狀,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從而達到安胎的目的。此方配伍精當,溫而不燥,補而不膩,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唸的治療思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體質虛熱者不宜使用。
- 本方有活血作用,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白朮散, 出處:《杏苑》卷八。 組成:白朮1錢,橘紅1錢,人參1錢,前胡7分,川芎7分,麥冬7分,赤茯7分,甘草5分,半夏5分。 主治:妊娠煩熱頭疼,煩悶,胎氣不安,吐逆不食。
安胎白朮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組成:白朮1兩,川芎1兩,吳茱萸(湯泡)半兩,甘草(炙)1兩半。 主治:補榮衛,養胎氣。主治:妊娠宿有冷,胎痿不長,或失於將理,傷胎多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