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經絡圓運動
中醫資料庫
經絡檢測
系統教學
登入
首頁
/
中醫養生
/
所有關於〈最新文章〉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Articles For Health
所有關於〈最新文章〉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搜尋
自學中醫也能實戰,從奔豚症驗證經絡與中醫典籍!
有一種極為罕見、甚至讓人難以想像的病例,保證多數人一輩子都沒親眼見過,但卻真實存在,而且有人親身體驗過,這個病叫做「奔豚病」。透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能建立一套自我調理的方法,未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疾病,都不至於手足無措;同時,也能以實證方式體會古書中的理論,自然就不再感到困惑了。
2025-06-03
艾草的7種強大功效,一定要了解!(防疫驅邪通經絡)
艾草(艾葉)被中國人運用兩千多年以上,無論內服或外用,皆具多種保健療效,包括疏通經絡氣血、抗老化、祛寒除濕、活血化瘀,以及改善氣喘、婦科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膚病與各類虛勞慢性病等。尤其艾草對多種傳染性病毒與細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瘟疫、避邪與驅蚊的效果。因此,在流感與新冠病毒仍不斷變異的當下,艾草的應用價值更加值得重視與推廣。
2025-05-31
肝氣鬱結?疏通肋間部位的疏肝原理與方法,必學!
現代人普遍肝不好,這裡所說的「肝」,是指中醫概念中的肝。中醫認為,疏肝是調養身心的重要方式,而最簡單的疏肝方法就是按摩肋間部位。只要經常進行操作,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舒適感與健康效果。本文將從中醫的經絡與臟腑理論出發,結合現代醫學對神經、肌肉、筋膜及內臟功能調節的認識,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並提出具體的養生方法,供作日常養生的參考。
2025-05-30
疼痛位置暗藏深層訊號你理解了嗎?自學中醫必學!
每個人體內都蘊藏著許多尚未被發現的「秘密開關」。只要我們願意持續探索、經常啟動這些關鍵穴位與經絡,便能在潛移默化中達到預防疾病與自我療癒的效果。本文透過會員實際觀察自己經絡的案例,發掘出許多更深奧的疾病關聯。代表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體的任何一個小症狀,就可以切入全身的完整的經絡整體思維,用多維度的角度來理解經絡。
2025-05-28
中醫演繹與現代醫學歸納統計,找出自學中醫的方法!
雲端中醫的許多會員,往往都有四處看診的經驗。他們經常困惑地詢問:「為什麼每一位中醫師的看法都不一樣?到底該相信誰?」此象源自於中西醫在診斷邏輯上的根本差異,傳統中醫以「演繹法」為核心,而現代醫學則是建立在「歸納統計」的基礎上。
2025-05-26
為什麼台灣總在5月爆發疫情?從經絡數據找解決方案!
從2020年至2025年,幾乎每年4-5月期間,台灣地區的新冠疫情都會爆發,這絕非巧合。從經絡的角度來看,背後的原因其實可以被合理解釋。透過本文的分析可知,每年5月及10月,正是人體經絡型態劇烈變化的關鍵時期,免疫力在這段時間內會出現明顯波動,進而導致免疫力低下,成為感染新冠的根本原因,解決之道也將自然浮現。
2025-05-21
耳朵悶耳鳴?運用經絡檢測改善季節性疾病原理與方法!
很多人會在特定時間出現特定症狀,卻始終無法理解背後的原因。其實,只要掌握經絡數據中的季節性規律,就能清楚應對生命各階段出現的不適症狀。許多會員過去一直無法理解這種超簡單的養生原理,透過這篇文章「夏季耳朵悶、耳鳴」案例,手把手引導你釐清整個思路。一旦理解了這套邏輯,就能輕鬆掌握專屬於自己的養生規則,進而快速改善體質,並精準預防疾病。
2025-05-20
應付季節轉換的6類中藥及改善原理(春轉夏篇)
進入夏季之後,多數人體內經絡產生劇烈變化,許多人因為沒有觀察自己的經絡數據,都不知道這種變化性,隨之產生各種不舒服的疼痛與症狀。只要理解自己的體質,在第一時間運用適當的中藥,只要運用1-3天就可以快速改善,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嘗試。此篇文章探討春季轉入夏季這個階段。
2025-05-19
春困夏倦秋疲冬乏?從經絡破解一年四季慢性疲勞的原因!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網友或會員詢問,他們突然感到極度嚴重疲勞,不知道該怎麼辦?「慢性疲勞症候群」至今原因不明,從大量經絡數據中發現,這是原來有規則可尋的。本文依照月份時間及經絡現象變化來分析,精確掌握不明原因疲勞的來龍去脈,只要順勢調整便可以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精神奕奕的狀態!
2025-05-14
炎熱夏季出現疼痛是怎麼回事?從經絡理解原理!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多數人體能數值也隨之提升,原本體內的疼痛往往會自然緩解。然而,卻有人在這時候反而開始出現疼痛症狀。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疼痛背後的成因,一旦操作方式錯誤,反而讓身體逆勢而行。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順應季節之勢,夏天完全可以成為無痛的季節,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健康狀態。
2025-05-13
運用夏季自然治癒疼痛的原理與方法,每個人都可學習!
雲端中醫經常都在探討,每個季節會出現的疼痛與疾病及應對知道。這篇文章要反過來探討,哪些疼痛與疾病在夏季很容易自然會痊癒?只要運用中醫的經絡智慧,透過夏季天時之力,提升特定經絡能量,自然地讓身體恢復暢通無阻,達到真正的自癒,這是大自然賜予現代人的天然療癒法。
2025-05-12
現代人為什麼難見單純「陽明病」?4個原因探討
過去十幾年來,無論是專業或非專業的會員皆發現,幾乎很難見到《傷寒論》所描述的單純「陽明病」,這一現象很可能與當代人獨特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本文從4個層面深入探討其成因,並進一步分析傷寒後遺症的改善與調理方法,提供中醫養生人士作為參考。
2025-05-06
學會傷寒論六經病,可應付一生所有感冒及預防疾病!
雲端中醫常強調,多數疾病可能源自「感冒傷寒的後遺症」。若想深入理解這一概念,必須對漢朝經典《傷寒論》的六經病有基本的認識。掌握這本書的核心,不僅能輕鬆應對日常感冒,還能預防並改善各種慢性病。透過本文單純從症狀來認識六經病,您將能輕鬆進入《傷寒論》的世界。
2025-04-30
良導絡經絡檢測法,是否可驗證艾灸的神奇療效?
過去十年來,許多艾灸工作室的會員經常希望能在艾灸前後進行經絡檢測,以驗證艾灸的療效。然而,檢測結果往往不如預期,這與「良導絡檢測法」本身的特性有關。儘管如此,艾灸作為一種療法,歷經千年而長盛不衰,背後必然有其深厚的根據。本文將從不同角度重新詮釋艾灸的價值,提供中醫養生愛好者參考。
2025-04-29
從經絡體質,理解「傷寒後遺症」形成疾病的原理
現代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許多疾病,可能正是從小到大反覆感冒或傷寒留下的後遺症。由於多數人未曾學習《傷寒論》,自然難以理解其中深層的原理。不過,透過大量經絡數據的觀察,已能發現許多線索,進一步印證了傷寒後遺症的存在。如果每個人從小就能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傷寒,就能預防一輩子超過一半的疾病。這也是每位追求中醫養生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
2025-04-28
從經絡理解,大腦與脾胃腸道系統有什麼關聯?
經過部分會員實際觀察與驗證後發現,脾胃腸道系統確實對腦部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顯著影響,而這背後的原理,正是中國千年來《脾胃論》的核心思想。本文將從經絡的角度出發,結合現代醫學對「腦腸軸」的研究,深入探討脾胃腸道系統與大腦之間的密切關聯,提供現代中醫養生愛好者作為參考。
2025-04-23
1
2
3
4
5
…
12
注意:
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