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中醫經常都在探討,每個季節會出現的疼痛與疾病及應對知道。這篇文章要反過來探討,哪些疼痛與疾病在夏季很容易自然會痊癒?
只要運用中醫的經絡智慧,透過夏季天時之力,提升特定經絡能量,自然地讓身體恢復暢通無阻,達到真正的自癒,這是大自然賜予現代人的天然療癒法。
疼痛是經絡在求救的訊號
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擁有十二條主要經絡,像高速公路一樣傳遞氣血與能量。
當經絡阻塞、氣血不通,身體便會發出「疼痛」這個警報訊號。阻塞的部位不同,疼痛的表現也會不同。
所以,「不通則痛,不痛則通」這句流傳千年的中醫箴言,在過去千年來總是獲得印證。
要印證經絡不通會疼痛的現象實在是是非常容易,只要運用經絡檢測就可以印證。

例如,經常臀部疼痛的人,膽經與膀胱經通常是阻塞的,經絡圖上呈現虛證。經常偏頭痛的人,與膽經虛證有高度關聯。
現代人最常見的肩膀脖子、手臂痛,最常見於三焦經、大腸經異常。腳跟痛、腳內側痛,也可以透過最多人出現的腎經氣血不足來加以印證。
夏季經絡氣血旺盛,是自癒的黃金時間
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某些疼痛會在特定時間點出現,但因未特別留意,它們往往又會自行消失。
中醫講求「天人合一」,認為人體與自然節氣息息相關,這其中必定隱藏著某種運行的規律。
《黃帝內經》中多次提到,夏季陽氣最旺,氣血運行最為暢通。假設在進入夏季後,由於能量提升,體內經絡逐漸疏通,疼痛自然得以緩解。
若能善用夏季陽氣充盛的特性,正是調理經絡、治療疼痛的最佳時機。以下舉出三個實例作為說明:
1.三焦經、大腸經
從雲端中醫所提供的經絡圓運動能量趨勢圖中可以清楚看出,三焦經與大腸經在進入夏季後能量迅速上升。
這兩條經絡所影響的部位主要包括肩膀、脖子、肩關節、手肘、手臂與手指。常見症狀如肩頸僵硬、五十肩、手指麻木、高爾夫球肘、滑鼠手...等。
一位會員在2024年秋冬期間,因騎腳踏車摔倒後,肩關節與手臂長期疼痛,常常在清晨被痛醒,整隻手無法彎到背後去。
整個冬季到初春,他嘗試過多種療法與中藥,但疼痛仍斷斷續續,無法根治。
在這段期間,他經常呈現出「一派陽虛經絡」經絡型態,「三焦經」與「大腸經」穩定出現虛證。

然而到了2025年4月底、進入5月夏季之際,他卻只有操作了社群網站上常見的簡單運動(見下方連結),肩關節與上臂的疼痛竟完全消失,手臂也可以輕鬆彎到背後。
有趣的是,他的經絡圖上可見,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已轉為實證,不再出現冬春時期的虛證現象。
這個案例顯示,凡是因三焦經、大腸經虛證所引發的疼痛,在夏季能量上升後,往往可輕鬆地順勢得到顯著緩解。
2.膽經、胃經
與三焦經、大腸經對應的下肢經絡是膽經與胃經,進入夏季後,這兩條經絡的能量也會同步上升,雖然提升幅度不如上半身明顯,但氣血運行仍持續增強。
膽經與胃經所影響的部位包括側邊頭部、眼睛、髖部、腰部、腿部與腳踝。常見症狀如偏頭痛、腰痛、臀部疼痛(如坐骨神經痛)、膝蓋外側痛、腳踝痠痛等。
其中腳踝附近的疼痛最具觀察指標,這類不適通常出現在冬末至初春之際,而進入夏季後常會自然消失。
每逢天氣寒冷的時期,經常有會員反映偏頭痛困擾,而相當比例的人在進入夏季之後,症狀便自然緩解。

若觀察這些人的經絡數據都會發現,他們在冬季時期膽經與胃經的能量普遍偏低。
在天氣寒冷時,即使透過各種療法,往往也僅能暫時改善;然而隨著夏季氣溫升高、經絡能量上升,這些疼痛便能隨之獲得明顯緩解。
3.腎經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可以發現,腎經在四季之中幾乎長期處於虛證狀態,僅在夏季略有改善。
腎經虛證幾乎可以與各種經絡型態結合,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類型的經絡型態,都有可能伴隨腎經虛弱的情況。
腎經對應的部位包括腳底、腳跟、內側腿部、下腹與胸口,常見症狀則有腳跟疼痛、腳底刺痛、胸悶、心悸、怕冷等。
其中以腳跟痛為例,從系統中數百個腳跟痛數據,幾乎都能清楚看到腎經虛證的存在,顯示其高度相關性。

因此,許多人的腳跟痛在進入夏季後會自然消失,每年似乎都依循著某種規律在運行。
例如,有一位會員在冬季時,經常在早上起床踏出第一步時感到腳跟劇烈疼痛,彷彿踩到鐵釘一般。
他的經絡圖長期顯示腎經虛證,雖然也持續服用補腎的中藥,但當時效果並不穩定。
然而到了2025年5月,他回報這種疼痛現象已顯著改善,幾乎完全消失。他感慨地說:「有時候,不治療反而會自己好起來?」
夏季順勢改善疼痛
根據上述原理,如果你在冬季經常感到疼痛,無論怎麼治療效果都不理想,那很可能與冬季經絡的特殊運行狀態有關。
隨著夏天陽氣漸旺,體內經絡的運行模式也會自然轉變。此時若能順勢運用夏季自然增強的經絡能量,不僅能提升氣血流動的效率,也能有效改善疼痛問題。
方法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的疼痛位於三焦經、大腸經、膽經、胃經或腎經上,而且冬季都是出現虛證,只需每天花10~15分鐘拍打這些經絡,整個夏天都必須堅持。
若不熟悉經絡路線,可以打開「雲端中醫」的3D銅人(開啟連結),只要依照顯示的經絡位置拍打即可。
如果場地與條件允許,也可以進行艾灸療法,針對疼痛的部位艾灸10~15分鐘。艾灸本身帶有強大的陽性能量,若能結合夏季的陽氣力量,更能發揮加倍的療效。
不要錯過夏季強化陽氣與活化經絡的黃金時機,利用拍打、艾灸、熱水泡腳等這些古老而簡單的方法,幫助自己從疼痛中解放出來。
你將會發現,身體其實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只要你願意給它一點支持。
夏季養生陷阱與例外
不少人因為避暑,整個夏天都待在冷氣房裡,整天喝冰水,這對寒性體質的人而言,實在是非常可惜,因為這樣會錯過夏季最適合養生與自我療癒的大好時機。
要驗證這件事並不難,只要在夏天讓冷氣直吹體內陽氣聚集位置「大椎穴」,很快就會感到肩頸酸痛。

而如果在夜晚熬夜,吹冷氣、吃冰品,那更是為來年冬季的各種疼痛埋下隱患。
本文雖然提到許多疾病在進入夏季後會自然緩解,但也有一些疼痛症狀,卻是在夏季更容易出現,會在另一篇文章中深入探討。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