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脾經實證案例學習良導絡判讀之3:從經絡型態度探討

- 最後更新:2021-05-28首次發表:

此篇延續上一篇探討脾經實證的案例議題,某位會員在FB社團連續貼了6張經絡圖,由於每次脾經都是出現實證而感到疑惑。這篇文章從這位會員貼出的所有圖型,從「經絡型態」的角度探討脾經實證在這種經絡型態下的意義,甚至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經絡型態。

經絡型態判讀是雲端中醫獨特的方法

市面上良導絡的系統,判讀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單經絡」與「多經絡」分析。全世界各地都有良導絡的開發商,甚至藉此來診斷的器官疾病,刻意將良導絡導入類西醫的診斷工具,最終卻依然無法成為一種醫療診斷器材。

雲端中醫曾發表一系列教學專文,第一篇就是明確指出「良導絡所檢測的是經絡,不是疾病!」如果說良導絡真可以診斷出西醫的疾病,最多只能算是一種假設或推斷而已。例如,肝經嚴重實證且已經有不舒服症狀,這時候如果去進行驗血檢測GOT或GPT,可能已經得到肝炎,更可能根本就沒病!

既然良導絡檢測的是「經絡」,這明顯不是現代醫學技術可以驗證的抽象概念!最多只能落於「預防養生」的範疇。在肝經實證時,不論有沒有得到肝炎,只要運用中醫養生法(針灸、拔罐、拍打推拿、中藥…等等),肝經實證嚴重程度就是會減緩,不舒服症狀也會消失,進而預防肝炎於無形之中。

在透過不斷觀察大量的數據之後發現,經絡彼此之間除了多經絡之間的連動關係之外,整體性的經絡也會出現一定的型態現象,這裡舉出雲端中醫文章中經常提到的「一派陽虛」經絡型態模型,如下圖:

常見的一派陽虛典型經絡型態
常見的一派陽虛典型經絡型態

許多人看到這張圖,會心想:「我的沒這麼多紅色,一定不屬於這種經絡型態!」然而,運用程式技術去判斷經絡型態,往往不一定要完全吻合,也會被歸屬於這一類型態。以下圖為例,每一張圖都是屬於不同會員的經絡圖,卻都被歸類於這種經絡型態。

看起來不一樣的圖,其實都屬於同一種經絡型態
看起來不一樣的圖,其實都屬於同一種經絡型態

從這9張圖中會發現,有些看起來好像不太一樣,為什麼也會被歸類為同一種?除了有些是誤判外,多數的時候如果這些會員經常進行檢測,就會在其他檢測紀錄中逐漸確認自己的經絡型態,常常與模型會是相符合的。只是因為不同的天氣、食物、運動、生活習慣..等等差而產生部分變化,就型態的本質是不變的。

從這個角度來判讀經絡圖,是用整張圖的樣貌來分析的,就不會去探討單一經絡異常與相關症狀。一種長期不變的「經絡型態」,首先將先出現一系列的異常「症狀」,久了之後會出現一系列的可能「疾病」,最終產生不可逆的各種器質性病變。

當一個人的經絡型態固定不變時,就可以被定義成為「經絡體質」,事實上這種經絡體質現象,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例如某一位會員的女兒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這種經絡型態,而小朋友常出現的症狀是:經常感冒、皮膚起疹子、鼻子過敏、手腳冰冷、消化不良…等等症狀。

後天透過各種養生法改變體質,經絡型態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雲端中醫所提出預防疾病的現代化方法,每個人其實都有完全足夠的時間可以預防各種疾病。

從「上虛下實」經絡型態進行反向判讀及預測

上面提到,雖然每張經絡圖看似不同,而其背後可以被歸類為幾種主要的經絡型態。以這位會員為例,從她分享的 6張經絡圖可以看出,幾乎都呈現一致性的經絡型態(可到FB社團取得全部圖形)。雖然她的問題主要在於脾經,而事實上真正需要注意的經絡卻可能不是脾經!

類似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比對
類似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比對

若運用肉眼,比對其他6張圖形來推斷,這應該屬於「上虛下實」經絡型態,而這位會員的腳部經絡有4條經絡並沒有明顯往上,並不屬於典型的「上虛下實」經絡型態。

從雲端中醫發表過的一些文章可知,現代人經絡能量的常態偏於「上實下虛」,而「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應該某種原因(例如:整個胸部或腹部的局部氣血經絡瘀阻)所造成,出現整張經絡圖展現大量異常經絡,所以這時候針對單一經絡異常來分析可能意義不大。

如果該會員運用各種養生法(例如:刮痧拔罐拍打..等),將胸部、腹部所瘀阻的經絡氣血消除之後,將會快速轉變成為另一種型態,從此脫離「上虛下實」經絡型態,真正異常的經絡才會就此浮現,而甚至可以進行預測!

預測的方法與原理也很簡單:因為上虛下實經絡型態,只是因為某種原因造成上半身經絡能量明顯低於下半身,所以腳部的經絡都會明顯高於手部。而這位會員腳部卻有4條經絡能量卻上不去,因此真正異常經絡可能不是紅色的經絡,而是那些「綠色的正常經絡」!

改善上虛下實經絡型態後,預測未來經絡型態
改善上虛下實經絡型態後,預測未來經絡型態

在可見的未來,當她努力養生改善這種「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之後,手部的經絡將回歸正常,腳部能量不足的經絡也將會呈現,可以預期的應該會轉變成為上圖右邊的經絡型態,這又是進行另一種養生法的開始!

運用經絡數據可以進行統計、分類型態,更可以進行預測,至於未來如何就留待這位會員持續觀察與回報了。本系列文章到此初步結束,藉此會員案例導引良導絡研究者,從不同觀點來思考判讀的方法,以期拋磚引玉,期待更多人透過FB社團提問或分享心得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