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楊敬齋針灸全書

中醫古代典籍:楊敬齋針灸全書

作者:陳言

朝代:明朝

基本介紹:

針灸著作。二卷。又名《秘傳常山敬齋楊先生針灸全書》。原題陳言撰(實系托名著作)。刊於1591年。本書內容與徐鳳《針灸大全》基本相同,僅各節的編排次序互有先後。根據本書原刊本在文字校勘上頗多錯訛來看,似較徐書晚出。但本書卻增入各種病證的針穴圖達104幅之多,具有一定的特色,從而提高了該書的價值。1949年後有影印本。

內容補充: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論述針灸的理論基礎,包括經絡、腧穴、氣血、陰陽等內容;下卷論述針灸的臨床應用,包括各種病證的針灸治療方法。

本書在針灸理論方面,主要繼承了《黃帝內經》的學說,並吸收了後世醫家的觀點,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在針灸臨床應用方面,本書內容豐富,論述詳盡,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本書是研究針灸學的重要文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以下是本書內容的摘要:

上卷

第一章 經絡

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是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的基礎。經絡分為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五絡脈、孫絡、浮絡、十二井穴、十二腧穴、十五合穴、十二經筋之合穴、十二經筋之郄穴、十二經筋之輸穴、十二經筋之原穴、十二經筋之絡穴、十二經筋之骨空穴、十二經筋之結穴、十二經筋之骨節穴、十二經筋之筋肉穴、十二經筋之血肉穴、十二經筋之皮膚穴、十二經筋之爪甲穴等。

第二章 腧穴

腧穴是經絡上的重要穴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部位。腧穴分為五輸穴、十二原穴、十二經穴、八會穴、五腧穴、十二經筋之腧穴、十二經筋之郄穴、十二經筋之輸穴、十二經筋之原穴、十二經筋之絡穴、十二經筋之骨空穴、十二經筋之結穴、十二經筋之骨節穴、十二經筋之筋肉穴、十二經筋之血肉穴、十二經筋之皮膚穴、十二經筋之爪甲穴等。

第三章 氣血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的基礎。氣血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血液、津液等。

第四章 陰陽

陰陽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的基礎。陰陽分為陰、陽、寒、熱、虛、實等。

下卷

第一章 針灸的臨床應用

針灸的臨床應用分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

第二章 針灸的治療方法

針灸的治療方法分為直刺、斜刺、平刺、透刺、補刺、瀉刺、灸刺、溫針、拔罐、放血、點穴、按摩、推拿、拔火罐、刮痧、艾灸等。

第三章 針灸的注意事項

針灸的注意事項包括針灸的禁忌症、針灸的操作方法、針灸的保健作用等。

本書是研究針灸學的重要文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希望對大家學習針灸學有所幫助。


卷之上 (1)

卷之上 (2)

卷之上 (3)

卷之上 (4)

卷之上 (5)

卷之上 (6)

卷之上 (7)

卷之上 (8)

卷之上 (9)

卷之上 (10)

卷之上 (11)

卷之上 (12)

卷之上 (13)

卷之上 (14)

卷之下 (1)

卷之下 (2)

卷之下 (3)

卷之下 (4)

卷之下 (5)

卷之下 (6)

卷之下 (7)

卷之下 (8)

卷之下 (9)

卷之下 (10)

卷之下 (11)

卷之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