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齋針灸全書》~ 卷之上 (2)
卷之上 (2)
1. 論一穴有三名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 禾髎(一名長類,一名禾窌); 童子(一名太陽,一名前關); 上關(一名客主人,一名客主); 前關(一名太陽,一名童子窌); 聽會(一名聽河,一名後關);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扁骨);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膻中(一名亶中,一名元見); 鳩尾(一名尾眵,一名骭鶻); 上脘(一名上管,一名胃脘); 關元(一名丹田,一名太中桓);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 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 太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 天樞(一名長溪,一名谷門); 日月(一名神光,一名昭募); 京門(一名氣俞,一名氣府); 溫溜(一名地頭,一名逆注); 勞宮(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窌); 陽關(一名關陽,一名關陵); 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 復溜(一名昌陽,一名伏白)。
白話文:
絡卻穴,又名強陽穴,也叫腦蓋穴; 禾髎穴,又名長類穴,也叫禾窌穴; 童子穴,又名太陽穴,也叫前關穴; 上關穴,又名客主人穴,也叫客主穴; 前關穴,又名太陽穴,也叫童子窌穴; 聽會穴,又名聽河穴,也叫後關穴; 肩髃穴,又名中肩井穴,也叫扁骨穴; 脊中穴,又名神宗穴,也叫脊俞穴; 膻中穴,又名亶中穴,也叫元見穴; 鳩尾穴,又名尾眵穴,也叫骭鶻穴; 上脘穴,又名上管穴,也叫胃脘穴; 關元穴,又名丹田穴,也叫太中桓穴; 氣海穴,又名脖胦穴,也叫下肓穴; 中極穴,又名玉泉穴,也叫氣原穴; 氣穴,又名胞門穴,也叫子戶穴; 太赫穴,又名陰維穴,也叫陰關穴; 天樞穴,又名長溪穴,也叫谷門穴; 日月穴,又名神光穴,也叫昭募穴; 京門穴,又名氣俞穴,也叫氣府穴; 溫溜穴,又名地頭穴,也叫逆注穴; 勞宮穴,又名五里穴,也叫掌中穴; 陽交穴,又名別陽穴,也叫足窌穴; 陽關穴,又名關陽穴,也叫關陵穴; 承筋穴,又名腨腸穴,也叫直腸穴; 復溜穴,又名昌陽穴,也叫伏白穴。